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2课时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教案第2课时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课题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单元 3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5学习 目标 1.知道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为了民主共和理念的实现做出的努力。 2.学习和继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的意识。重点 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之路,感悟革命精神难点 探究孙中山的革命精神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欣赏视频《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学生观看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视频中的黄花岗烈士墓,你了解多少?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视频中的黄花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纪念公园。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那么,你了解黄花岗这个烈士墓园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黄花岗 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同学们对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教师: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知道黄花岗这个烈士墓园,那么你知道黄花岗起义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黄花岗和黄花岗起义相关资料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公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是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广州三·二九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教师:你所知道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 学生分享后教师多媒体展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资料 教师:为了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但是这些起义都失败了,那么它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虽然起义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屡败屡战,表现出与清政府决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广州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又采取了什么行动? 学生回答时教师予以点拨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武昌起义资料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教师提问: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辛亥革命?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911年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因为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教师继续点拨:辛亥革命并不是一次起义,而是指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地址、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教师提问: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呢? 学生回答时老师予以点拨,可以采用的纪念方式有主题班会、黑板板、手抄报、演讲赛、观看爱国电影等。 教师继续提问:假如你在这样的活动现场,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参加这样的活动,应该感到激动、愤慨、自豪等,同时要将自己的爱国激情化为行动。 多媒体播放歌曲《碧血黄花》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自由回答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孙中山事迹 学生了解纪念孙中山的地方和形式 帮助学生认识武昌起义 帮助学生认识辛亥革命 引导学生体会、传播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辛亥革命,为了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给了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尤其是武昌起义的胜利,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1911年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总结语中有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板书设计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黄花岗起义: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推进民主共和 课堂练习 反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的情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2课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新知导入视频中的黄花岗烈士墓,你了解多少?欣赏视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视频中的黄花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纪念公园。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新知讲解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公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是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广州三·二九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黄兴率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进攻两广总督署。革命党人奋勇冲杀,与清军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后,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拟退。起义失败后,人们找到了在这次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党人的遗骸72具,将其合葬于广州郊外的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起义 喻培伦在广州起义前夕赶制了300多枚炸弹,为起义作出了突出贡献。起义爆发后,喻培伦胸前挂着满满一区炸弹,一边冲锋一边投弹,最后身负重伤,弹尽力竭,不幸被俘。在敌人面前,他拒不吐露革命机密,最后英勇就义。 林觉民,别号意洞、抖飞,福建闽县人,日本庆应大学学生,革命前的《与妻书》广为流传。还有《禀父书》内容: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林文素有大志,为人豪迈任侠,不早娶妻。1905年,留学日本,1905年8月参加中国同盟会,任福建分会会长。后多次参加中国同盟会所发动与领导的武装起义,为革命奔走往来于南洋和香港之间。1911年应黄兴与赵声之约由日本回国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4月23日潜入广州。4月27日起义发动,林文随黄兴当先抵清总督署,即疾扑总督署卫队,冲锋陷阵,锐不可当。返至东辕门遇李准部下,林文向前招呼谓:“我辈皆汉人,当同心戮力不用打”,不料言未毕,林文、林尹民、刘元栋均中弹牺牲,黄兴亦负伤,右手两指垂断,其余牺牲者尚有数人。林文欲招降反被还击,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为了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但是这些起义都失败了,那么它有什么影响呢?虽然起义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屡败屡战,表现出与清政府决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辛亥革命? 1911年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因为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并不是一次起义,而是指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地址、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呢?可以采用的纪念方式有主题班会、黑板板、手抄报、演讲赛、观看爱国电影等。假如你在这样的活动现场,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参加这样的活动,应该感到激动、愤慨、自豪等,同时要将自己的爱国激情化为行动。欣赏歌曲《碧血黄花》本课小结课堂练习一、判断题1.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革命精神影响着很多人。( )2.辛亥革命指的就是黄花岗起义。( )3.辛亥革命虽然已经过去了100多年,但是革命者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答案:1. √ 2. × 3. √二、选择题1. 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这些起义都成功了B给了清政府以极大打击,夸大了革命影响C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答案:A1.) 二、选择题2.右图反映的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甲午战争答案:B 二、选择题3. (多选题)武昌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起义,下列对其活动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 A此事件发生在1911年B武昌起义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C武昌起义后,全国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答案:ABC拓展提高三、简答题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你知道这些起义结果如何?又有什么影响?答案:这些起义都失败了。虽然起义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屡败屡战,表现出与清政府决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辛亥革命,为了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给了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尤其是武昌起义的胜利,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1911年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作业布置 国家的兴亡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今天的我们该做些什么,才能继承革命先驱的精神??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 2课时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同步练习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革命精神影响着很多人。( )2.辛亥革命指的就是黄花岗起义。( )3.辛亥革命虽然已经过去了100多年,但是革命者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二、选择题?1. 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这些起义都成功了B给了清政府以极大打击,夸大了革命影响C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2.右图反映的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甲午战争3. (多选题)武昌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起义,下列对其活动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 A此事件发生在1911年B武昌起义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C武昌起义后,全国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三、简答题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你知道这些起义结果如何?又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判断:1. √ 2. × 3. √选择:1. A2. B3. ABC简答:这些起义都失败了。虽然起义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屡败屡战,表现出与清政府决战到底的英雄气概。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州黄花岗_哔哩哔哩(゜-゜)つロ干杯~-bilibili.mp4 碧血黄花_哔哩哔哩(゜-゜)つロ干杯~-bilibili.mp4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第2课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同步练习.docx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第2课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教案.docx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第2课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课件(共21张PPT,2个视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