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来之不易的粮食》教案?活动目标:?学生初步了解粮食生产的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活动重难点:了解粮食生产的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悯农》、浪费粮食的图片、小麦的生产过程、《光盘行动》)组织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及节约粮食标语等。?活动过程:?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古诗《悯农》?同学们,语文课上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妇孺皆知、流传广泛的古诗《悯农》,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学生齐背古诗,多媒体展示古诗及插图)?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2、课件出示课题《来之不易的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粮食是怎么来的?看看它们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同时也思考一下今后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粮食。??二、交流探讨,了解小麦的生产过程?1、粮食知多少?生活中,我们会吃到哪些粮食??学生交流汇报:小麦、大米、玉米、小米、大豆……?2、讨论交流小麦的生产过程?(1)过渡: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能吃到馒头,它是什么做成的?(面粉),那么面粉怎么生产的?(小麦磨成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小麦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谁知道的说说看。?几名同学汇报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相互补充。?(2)老师收集了农民伯伯种植小麦的图片,你们瞧:(学生看,教师出示课件)。??(翻地、播种、浇水、锄草、施肥、除害虫、收割、脱粒、晾晒)?(3)总结过渡:经过农民伯伯这么多次的辛苦劳动,才有了我们每天都能吃到的热腾腾的馒头,真的是“来之不易”。可是总有些人体会不到,随意的浪费粮食,你身边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三、交流调查、汇报结果。?1、小组内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调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过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浪费粮食的现象非常普遍,你能说给大伙儿听听吗?各小组交流。????2、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过渡:下面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说说,最好不要说出真实姓名。?3、学生说感受。?过渡:你听了同学们说的这些浪费粮食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呢?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好吗??(学生交流)?大家说的都很棒,都知道了浪费粮食可耻,节约粮食光荣,那么我们今后应该怎样爱惜粮食?遇到浪费粮食的行为又该怎么做呢??四、讨论如何爱惜粮食。?1、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2、全班交流。?3、课件展示,爱惜粮食建议及图片?五、设计宣传标语宣传画?1、你在饭店、食堂或者报纸电视上看到过哪些爱惜粮食的标语宣传画,大家交流一下。?学生汇报交流。?2、现在社会上都在提倡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我们作为小学生更应该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写一句警示语或画一幅宣传画。(学生小组讨论并写或画)?3、指名交流。?过渡:谁想把自己写的话读给大家听听??六、活动延伸:?1、学生合作设计主题手抄报,在学校宣传栏里或村里进行宣传。???2、与家长合作,制定一份爱惜粮食的计划书,一起真正做到爱惜粮食。?七、结束语?(课件播放《关盘行动》视频)每一粒粮食都需要经过辛勤的劳动,每一粒都要经过风霜的洗礼每一粒粮食都给人类提供生命的动力。让我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一起爱惜粮食,爱惜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