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来之不易的粮食》教案?【学习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农民伯伯生产粮食的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和对劳动人民敬佩的情感。?2、引导学生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收集农民种庄稼的图片、古诗《悯农》、组织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等。?【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通过体验交流,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学习难点: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培养节俭的良好品质。??????【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古诗《悯农》。????.收集有关粮食的资料(图片和文字???【活动过程设计】??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早餐吃了什么?????2.想一想这些早餐是用什么做成的?????提到粮食,你一定会想起餐桌上香喷喷的米饭、白胖胖的馒头、好吃的饺子、美味的面条,甚至还会想起那句老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话足以见得粮食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而且提供给我们人体最基本、最必需的营养和能量。???二、小小的一粒米来历?????1.了解大米由来,内化粮食来之不易的观念????(1)粮食有这么多用途,知道是怎么来得吗?结合生活经验跟同学介绍。?(2)在小稻秧的成长中,农民伯伯都要为小稻秧的成长提供哪些帮助?)????(3)听一粒米的自述。?播放一粒米的故事: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小一粒米,想知道我是怎么来的吗?告诉你们:首先农民伯伯提前把地翻好,挖好水渠,打好田埂,把我从千千万万的种子中挑选出来。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农民伯伯把我和我的伙伴播撒到了农田里。几天后,我钻出了泥土,长出了新芽,变成了一株秧苗。当我长到象一支铅笔那么高的时候,农民伯伯把我和我的伙伴们拔出来,捆成一把一把的,再把我和我的伙伴们一株一株、整整齐齐地插进水田,瞧:他们弯着腰,弓着背,从早忙到晚。然后农民伯伯非常周到地照顾我,一次次地给我施肥、除草、治虫、保水,让我茁壮成长。当秋天来临时,我成熟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看:农民伯伯拿着镰刀在地里一颗一颗地收割,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接着他们把成捆的稻谷在脱粒机上一转,我就变成了一粒粒谷子,跳进了箩筐。然后,在宽敞干净有风的地方晾晒,扬去稻屑,倒进碾米机的漏斗里,经过碾米机的加工,我们脱下了硬硬的外衣,露出了雪白的皮肤。哈哈!我——就变成了一粒米。???(4)听了一粒米的故事和观看了水稻的生长过程。你有什么感受呢?????2、.小结板书:可见我们今天学习的粮食来得真不容易啊。???农民伯伯这么辛苦地种粮食,此刻你最想跟他们说一句什么话????????3、朗读古诗《悯农》。?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有一首写农民伯伯在烈日炎炎下,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诗吗?(课件出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二、交流调查、汇报结果。?1、小组内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调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过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浪费粮食的现象非常普遍,你能说给大伙儿听听吗?各小组交流。?2、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3、学生说感受。?过渡:你听了同学们说的这些浪费粮食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呢?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好吗??4、教师出示图片。?过渡:老师课前也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图片你们看。(出示课件)?三、讨论如何爱惜粮食。?1、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过渡:我们都知道浪费粮食可耻,节约粮食光荣,我们准备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呢?(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3、读儿歌《爱惜粮食》。?(1)读儿歌。过渡:儿歌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老师这儿有一首爱惜粮食的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出示课件)?喷香的米饭哪里来?白白的大米煮出来。白白的大米哪里来?金黄的谷子碾出来?金黄的谷子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一粒大米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2)背儿歌。?过渡:同学们刚才读得很带劲,能背下来吗?齐背,指名背。?设计警示语、制作宣传画:小组讨论如何写或制作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的警示语和宣传画。?1、小组合作。?过渡:爱惜粮食人人有责,我们小学生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写一句警示语(学生讨论并写)?2、指名交流。?过渡:谁想把自己写的话读给大家听听??五、活动延伸:?1、鼓励学生画一画并张贴宣传画,?2、制定一份爱惜粮食的计划书。?3、与家长合作,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爱惜粮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