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一、活动主题的提出??“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它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些年来,随着粮食的连续丰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社会上普遍出现了一个令人十分忧虑的社会问题,就是人们爱惜和节约粮食的观念淡薄了,损失和浪费粮食的现象严重了。尤其是我们学生中的浪费现象更为严重:把还没吃完的馒头、面包随地乱扔,学生食堂剩饭剩菜多得惊人……因此,大力提倡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我们一定要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爱惜、节约粮食的意识,把严重浪费粮食的现象控制住,要在我们的学校和全社会形成一个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风气,自觉地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因此,我们班开展了“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二、活动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通过?“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了解粮食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二)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运用创新、持续发展等综合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取和处理利用资料的能力。?(三)情感目标?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养成合理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浪费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活动重难点:了解粮食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三、活动时间?活动时间约为两个周,分确定主题、分组调查研究、汇报成果和总结评价四个阶段。?活动实施过程:?第一阶段:确定主题?(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播放电视剧《天下粮仓》的情景片断:饿殍遍地,饥民哀号。饥民无粮可食,就从河沟里捞淹死的牲畜煮食充饥;逃难的饥民一家一家的饿死路边……?师: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片断,有什么感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使其明白:粮食是宝贵的,它是人类生存、生活、生命之源泉。??(二)、课题确立?在上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调查了粮食的生产过程以及农民的种粮收入,明白粮食是农民的汗水换来的,知道了种粮的艰辛。在生活中,浪费粮食是大家触目惊心,感触颇深的现象,今天,我们就调查一下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以“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一次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针对这一主题,我们师生讨论确立了研究内容:?粮食浪费现象(重点)。?粮食节约宣传活动。?(三)、形成活动小组?师:这两个问题,你想研究哪一个?三个小组调查粮食浪费现象,一个小组进行粮食节约宣传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愿组合成四个小组:?第一组:?组长:薛远航?组员:徐茜、秦泽、潘瑜等。?活动内容:调查兴隆中、小学校园里浪费粮食的现象。?第二组:?组长:袁枭?组员:陈卓宇、杨焱、张海焰等。?活动内容:?调查我们周围餐馆里浪费粮食的现象。?第三组:?组长:任霞?组员:李凤、刘心雨、刘焰等。?活动内容:调查我们家里浪费粮食的现象。?第四组:?组长:吴翰深?组员:朱红成、陈世易、李徽等。?活动内容:粮食节约宣传活动。?(四)、怎样开展活动??师:同学将采用什么方法去开展活动呢??收集资料和信息。?调查研究和实验。?3、宣传、倡议。?前三个小组以调查研究为主,将调查情况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第四小组的同学可以用标语、制作节约粮食的广告图片、算节约账等方式进行。?第二阶段:分组调查研究?(一)、调查研究,整理资料?各小组分组活动,调查、整理与自己小组研究主题有关的资料,老师对各小组活动情况全程关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各小组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除了求助老师,还可以取得父母或其他人的支持。?调查完后,一、二、三组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调查情况完成下表:?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研究活动主题:??活动小组:??组长??组员?时间??地点??发??现??的??浪??费??现??象?浪费造成的原因?浪费造成的后果?(二)、讨论汇报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汇报资料,确定汇报人,其他组员补充、完善。?第三阶段:回报成果?、各小组汇报,组员作补充。?第一小组:?组长将小组调查情况展示出来,组员徐茜随着她的叙述展示拍摄的图片。?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研究活动主题:?兴隆中、小学校园里浪费粮食的现象?活动小组?第?一?小?组?组长?薛远航??组员?徐茜、秦泽、潘瑜等。?时间?地点?发??现??的??浪??费??现??象?5月10日—12日?兴?隆?中?学?早上,食堂里的几个塑料桶里装满了稀饭、馒头,有的桶里装不下,就扔在桶的周围。中午、晚上,塑料桶里更是装满剩菜、剩饭,地上也撒得满地都是。?5月13日—14日?兴隆小学?每到了中午时候,小学校门处、操场上、垃圾桶里、垃圾桶周围,到处都是饭粒、菜、小吃……?浪费造成的原因?有的是同学们不小心撒的,有的是嫌不好吃倒的,有的是因为体质差吃不完扔的……?浪费造成的后果?我们调查了兴隆中学一个周粮食浪费情况,估计中学一天至少浪费5千克的粮食,一年在校以200天计算,至少浪费了1000千克粮食,大约可供一个三口之家吃四年。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第二小组:?组长袁枭汇报,组员补充并展示图片。?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研究活动主题:?餐馆里浪费粮食的现象?活动小组:?第?二?小?组?组长?袁枭?组员?陈卓宇、杨焱、张海焰等。?时间?地点?发??现??的??浪??费??现??象??5月14日?兴隆山水缘?餐馆?中午,一家在这里设宴酬客,就餐的人很多,菜相当丰富,但没有一桌吃完,都剩下了不少菜。有些菜甚至动都没人动一下,就被服务员收起倒在泔水桶里……?5月16日??叙永金玉堂?这天中午,有一家搬家在这里设宴酬客,就餐的人有30桌,300元一桌(酒水除外)菜相当丰富,但每一桌都剩下了不少菜。同样,有些菜动都没人动一下,就被服务员收起倒在泔水桶里……?浪费造成的原因?主人家好面子,讲排场;客人也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觉得啥都不好吃,啥都不想吃,所以让这些东西都白白浪费了。?浪费造成的后果?我们随便调查了叙永的一个乡镇餐馆及县城餐馆粮食浪费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糟糕得多。我们就来算算叙永金玉堂的那次就餐浪费吧。300元一桌,加上酒水接近400元,就算每桌浪费了50元的饭菜,30桌就是1500元,难道这不让你觉得可怕吗?叙永县城大大小小上百家餐馆,都有浪费的现象,照这样下去,叙永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我们经得起几年??第三小组:?组长任霞发言:“相对于前两个组调查的情况,我们小组调查到的浪费情况要少得多:主要是剩菜剩饭。因为农村的经济条件尚差,好多家庭还没有冰箱,吃剩了,?放一段时间就变质,只好倒掉或喂猪了。还有,农民知道种粮的艰辛,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地糟蹋自己的劳动成果。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更是我们节约的榜样。造成浪费的多半是我们这些没吃过苦的年轻一代。”?(二)、听汇报,说感想?师:听了这三个小组的汇报,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学生自由说,有感而发。?1、由前三个组的同学自编自演小品《我们再也不能浪费粮食了》,把同学们经常浪费粮食的现象编成小品,提醒同学们今后要爱惜粮食,不能浪费。?2、第二小组的杨焱将体会写在周记里,大声地朗读:我看到生活中这么多浪费现象,我感到痛心,我为自己过去曾浪费过粮食感到难过……?(三)、珍惜粮食,从我做起?吴翰深:“我们小组用标语、制作节约粮食的广告图片、算节约账等方式进行节约粮食宣传。首先我们请朱红成给我们算一笔账。”?朱红成:“1公斤大米约有米粒40000个,我国1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则全国每天可节约32500公斤大米,每年可节约1200万公斤大米,可养活35000人。怎么样,吓住了吧?”?吴翰深:“再请欣赏我们小组制作的节约粮食的广告图片。”?由李徽同学上台展示图片。?吴翰深同学总结发言,发出倡议:?“今天,我们看到大家调查收集的资料、图片。浪费粮食,这真是让人痛心的现象!不知道你们是否有同感,不知道你是否也觉得痛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饭店里每张饭桌上都会剩下很多饭菜出去游玩,同学们也会把自己带的粮食乱扔。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你知道到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那天,全世界今年已有620多万人因为饥饿而死亡,其中有很多是和我们一样有着美丽梦想的儿童。妈妈曾经给我看过一幅叫做《饥饿的小女孩》的新闻照片,拍的是一个可能和我差不多大的苏丹国的小女孩,她因为饥饿无力地蹲在地上,头也无力地低垂着,没穿衣服的后背上一根根肋骨突出皮肤、清晰可见,可怕的是不远处一只秃鹰正在等待着她饿死,好吃掉她。?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偏紧状态。目前我国粮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特别是粮食消费环节中的损失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解决粮食问题,一靠增产,二靠节粮。从一定意义上讲,节粮就是增产。从小我们就读过《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为农村的孩子,我们常能看到爸爸妈妈田间劳动的艰辛,难道我们有借口浪费粮食吗?现倡议如下:?1、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2、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3、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4、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伙伴们,只要我们努力,人人争做节约小公民的话,我们的未来会更美好,我们的国家会更富强。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汇报会上气氛热烈,形式多样,都表现了同一个主题: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粮食。?第四阶段:活动小结与评价?(一)、成果展示?将各小组调查资料、图片展示出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二)、评价:让学生自评、互评,评出“最佳活动小组”。?(1)、同学们体会到了浪费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懂得了为什么要爱惜粮食的道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2)、同学们不仅懂得了要爱惜粮食,而且有自觉地行动。据老师的观察和家长们的反映,浪费粮食的现象大大减少。?(3)、学生在系列活动中是主体,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去思考、探究、感受,并懂得了爱惜粮食的道理。?(三)、小结:?1、通过这段时间活动,学生们知道了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目前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达到温饱水平,粮食问题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而我们周围浪费的风气一天天兴盛,人们却熟视无睹。人口众多,吃粮食多;土地稀少,产量就少。这样出现了人口挤土地,土地挤粮食,粮食挤人口的现象。如果让这种现象延续下去,我们的子孙势必身受其害。假如没有粮食,人们将重蹈恐龙之覆辙。?2、同学逐渐养成了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