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知礼少年养成记——做“公共礼”好少年活动分析?无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规则,规则既是社会安定的保证,又是人们日常学习、生活正常进行的前提与基础;既是约束人行为规范的制度,又是维护人生命安全的保护伞。本次活动是学校《知礼少年养成记》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中一部分,本课为成果展示课,旨在让学生在调查、展示与交流中感受到作为学校和社会的一员,应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公共礼”好少年。??教学目标?了解身边人遵守规则的情况,发展规划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2.了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校和社会的规则、公共道德,帮助他们对学校和社会规则的理解具体化、生活化,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3.采用记录单、拍摄视频或照片等形式,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礼”意识,认识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并主动从自身做起。?4.通过合适的方式,如小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公共礼”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学校、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2.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树立“公共礼”意识,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公共礼”好少年。??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1.帮助指导各组制作优学派课件;?2.帮助邀请学校德育处的老师参与活动;?3.准备手机、相机等设备。?(二)学生准备?1.熟悉优学派操作过程;?2.各组负责人在优学派平台发布相关的课前调查作业;?3.学生在优学派平台上传调查成果资料。??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出主题“公共礼”?1.师:同学们,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我们学校“知礼少年养成记”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大家也相继获得了家庭礼、交往礼和课堂礼。这一个月,大家正搜集有关公共礼方面的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不知道成果如何呢?这节课,老师邀请到了公共礼小精灵,看看她们对你们学习成果的评价。大家掌声有请!?【设计理念:教师始终以一个活动的引导者身份出现,把活动方式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关心身边事物的态度。】?2.小精灵出场(唱学校公共礼歌谣):公共礼,心中记,路上行,守规则,让老弱,助残疾,护环境,乐公益。?精灵1:大家好,我们是公共礼小精灵,这节课,我们就顾随着大家的调查脚步,看看你们对公共礼的认识如何啦。?精灵2:是的,表现优秀的小组可以得到新的公共礼勋章哦~我们还会在课堂上用手机记录大家活动的精彩瞬间哦。首先请第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二、第一篇章:仪表整洁?1.第一小组“公共礼形象组”两位负责人上台自我介绍。?2.其中一位负责人将新校服弄乱,另一位负责人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样的穿法如何。?生发表意见。?负责人1联系公共礼仪总结:仪表美不仅是服装整洁、美观大方,我们还要注意行为举止,坐、立、走的姿势也要端正。(板贴:仪表整洁)现在,请跟着视频,整理整理自己的服装吧。?生跟着视频整理着装。小精灵随机拍照。?【设计理念:通过校园中存在的各种不遵守礼仪规范的景象,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礼仪”,为什么要讲礼仪,以及如何正确按照当代社会的文明礼仪规范行事,在同学们的内心深处真正树立起自觉涵养的礼仪意识。】?3.负责人2总结服装整理成果,并出示关于学生的发型、配饰上下功夫的图片,请大家来评价评价。?生观看并评价。?4.负责人总结:青春期的我们,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年轻自身就是无可替代的美,故做润饰反而会掩饰天然本质。希望每位同学树立起良好的审美观。?公共礼形象组展示结束。?公共礼小精灵用优学派移动展台显示学生课堂优秀表现。精灵2:刚刚我用手机拍摄了好多位仪表特别整洁的同学的照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希望大家和这几位同学一样,每天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精灵总结并发送投票。?视投票情况颁发“公共礼”勋章。?三、第二篇章:讲究卫生?1.第二小组“公共礼环保组”两位负责人上台自我介绍。?2.负责人为每人发放一片湿巾擦手,并下台巡视湿巾污染情况,找到最脏的那块湿巾并展示:这黑色的痕迹就是同学们手上的污垢,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脏东西”,这是我们手在接触物体时沾上的,如果我们用显微镜来观察,会显示出很多很多细菌。?负责人2总结并提问: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健康、聪明的学生,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的同学对这一点认识不足,觉得生活习惯好坏无关紧要。一点也不讲究卫生。你们知道要从哪些方面来注意卫生吗??生答。?3.负责人解锁pad,生打开班级相册浏览班级同学们在课下上传的许多生活中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照片,并说一说自己当时在做什么。?4.负责人总结:我们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卫生,同时也要注意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希望大家能够引起注意,让我们从小事做起,时时刻刻做一个讲究卫生、爱护公共环境的人。(板贴:讲究卫生)?公共礼环保组展示结束。?【设计理念:爱清洁、讲卫生不仅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一个人讲文明、有修养的体现。】?5.精灵总结并发送投票。?6.视投票情况颁发“公共礼”勋章。?四、第三篇章:文明守纪?1.第三小组“公共礼文明组”两位负责人上台自我介绍。?2.负责人发起游戏“扳手腕”,比一比谁的力气大。(pad发起抢答,最快的两名同学上台扳手腕)?负责人不说游戏规则,而是在游戏过程中,大家来说一说如何扳手腕也是正确的。?负责人1总结:刚才在游戏中,同学们要求比赛的同学必须遵守规矩,就是游戏的规则,游戏如果没有规则就进行不下去,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是一样,没有规则就会非常乱。(板贴:文明守纪)?【设计理念: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作为切入点,在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积极探索,了解规则的重要性。从无规则的混乱到有规则的公平、合理,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初步的“规则意识”和“规则概念”也在学生心目中悄然建立了。】?3.负责人2打开课前布置的话题——你知道的一些不守规矩的不文明行为,解锁pad,大家进入班级空间中的话题浏览。?请学生说一说如何看待这些行为。?4.负责人2:其实,同学们提到的这些事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假设有一天,大家都不遵守规则,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大家可以打开pad搜一搜不遵守规则引发的事故。?生搜索,后找两位学生介绍自己找到的事故。?【设计理念:从反面理解规则会更容易一些,这个活动,就是让学生从反面理解规则的作用,从而加深理解:遵守规则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有序、安全。】?????请生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严重的事故发生??5.负责人1:请你当回“规则小天使”,与组内成员们选定一个场所,用pad搜一搜有哪些规则。完成后请贴上黑板。?生交流,精灵及负责人下场巡视。???????????负责人总结并将各组学习成果上传相册。?公共礼文明组展示结束。?【设计理念:通过学生各种途径地调查,及同学间的交流收集得到的各种规则,这时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规则在学校中的每个角落,让平时没有遵守规则的学生正视自己不守规则的行为,让学生以后更注意遵守规则。】?????6.精灵总结并发送投票。?7.视投票情况颁发“公共礼”勋章。?五、第四篇章:尊老爱幼?1.第四小组“公共礼爱心组”两位负责人上台自我介绍。?2.出示视频《让座》,通过交流视频信息体会“尊老”。?3.负责人1随机采访学生是否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预设生无法完整回答)。?在线电话询问。?4.负责人2总结并过渡: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都知道了要尊敬长辈,那要是和比我们小的孩子在一起,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呢?我们组在调查过程中,收集了我们班的同学平时在家里是如何照顾弟弟妹妹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并说一说你们觉得他们做得如何??生评价。?负责人总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对我们的教导,作为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到尊敬老人,爱护小朋友,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学生、好孩子吧!(板贴:尊老爱幼)?公共礼爱心组展示结束。?5.精灵总结并发送投票。?6.视投票情况颁发“公共礼”勋章。?【设计理念:规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枯燥而又乏味的话题。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规则,并从有意识地要我遵守规则转变为我要遵守规则,从外在的道德教育转化对学生道德的引导,进而促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六、总结升华?1.精灵就四组的展示总结、评价和鼓励,并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在活动过程中,最想为谁点赞。?点名生答。?【设计理念:让学生尝试多种活动方式体验规则、感受规则、内化规则。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避免孩子们用“借来的尺子,丈量周围的世界”。】?2.小组成员互相评价点赞、佩戴勋章。?3.精灵总结:同学们,公共礼仪是人们在公共场所应该践行的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德的体现,公共礼仪不涉及大是大非,反而是在小礼小节中显露出一个人的内在涵养,这需要长时间修习践行,让我们共同直面礼仪的重要性,在感受温暖与幸福的同时,在礼仪的路上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希望大家的礼仪之花越开越美!课后,我们会将课堂上拍摄的精彩瞬间上传班级相册。?4.师总结:“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良好的礼仪习惯对学习、工作乃至生活都至关重要。同学们学会必要的礼仪,尤其是公共礼仪,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人。在课后,希望同学们继续完成“公共礼”的宣传工作!(发送课后作业)下一阶段,我们将研究的是餐桌礼仪,希望你们依旧表现出色!加油!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设计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集中在课堂上,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往往是割裂的。这样的教学是死的,它无法深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堂成果展示课的设计将生活与课堂打通,让生活为课堂教学服务,课堂教学则是为了指导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分组从自己的生活表现中发现问题,反思自我,帮助他们提升认识,为他们创造从他律走向自律的途径,使他们能带着这样的认识、这样的要求、这样的喜悦走出课堂,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更自觉遵守各种规则。使课堂教学的终点不是在下课铃响的那一刹那,而是真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生命里,为他的终身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