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活动评价系统(asp)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活动评价系统(asp)

资源简介

严重声明:此评价系统仅供内部参考,请勿随意传播,下载后于24小时内自行删除!
在此特别感谢陈越老师及51itedu网站!实践探究活动评价系统(第三版)
使用说明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育部所倡导的多元评价的理念,使教师和学生能更加方便地使用本教材所设计的评价系统,我们编制了与本套教材配套使用的“信息技术实践探究活动评价系统”。
系统安装
1、服务器端系统要求:软件环境是基于Windows NT+IIS(Windows 2000/2003 Server),硬件环境是P4、512M内存、40G硬盘。
2、客户端系统要求:软件环境是Windows 98/Me/NT/2000/2003/XP、IE 6.0以上,硬件环境是能够正常运行上述软件的系统。
2、服务器端软件安装:将本系统的所有文件以及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到IIS服务器主目录下的某一个文件夹或服务器的虚拟目录中,将所有MDB文件的属性改为可读写属性,并将该虚拟目录属性中文档的启用默认文档参数设置为index.asp。
3、客户端软件安装:运行视窗系统,IE 6.0以上,以及Office办公软件等。
二、系统操作说明
该系统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评价网站,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是教师管理平台和学生评价平台。
“信息技术实践探究活动评价系统”首页
在校园网或因特网上建立了评价网站后,通过教师管理平台,任课教师可以设计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并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学生评价平台,学生可以在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下面分别介绍教师评价平台和学生评价平台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师评价平台
在“信息技术实践探究活动评价系统”首页中,单击右侧的“教师管理平台”图标,就能进入“教师管理平台”的工作界面。
教师管理平台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身份认证
用户管理
班级管理
教材管理
试题管理
评价管理
教师评价
1、教师身份的认证和权限
在进入工作界面之前,必须进行身份认证,根据身份的不同授予不同的权限。
教师身份认证
教师的身份分为三级,即“系统管理员”、“学校管理员”和“任课教师”,采用分级管理,“系统管理员”管理“学校管理员”,“学校管理员”管理“任课教师。”
(1)系统管理员的权限
“系统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口令由“信息技术实践探究活动评价系统”预设,默认的用户名和口令分别是“admin”和“123456”,用户登录后应该马上修改用户口令。
“系统管理员”的主要任务是在“用户管理”栏目中,设置每所学校“学校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口令,同时输入该学校的名称及缩写代号(该代号将在学生学号自动设置生成时作为前缀)。
设置学校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口令等资料
除设置“学校管理员”外,“系统管理员”还具有修改用户口令,删除用户的权限。
(2)学校管理员的权限
“学校管理员”的主要任务是设置本校任课教师的用户名和初始口令,以及修改本校用户口令和删除本校用户。
“学校管理员”要逐一设置学校的所有信息技术任课教师的用户名和口令。
(3)任课教师的权限
除了用户管理外,“教师管理平台”的主要工作由“任课教师”承担。包括设置所任教班级的基本信息,设置所使用的教材信息,进行实践活动评价参数的初始化以及对学生进行评价等工作。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前,任课教师必须完成设置所任教的班级基本信息,选用所使用的教材以及评价参数的初始化等工作。
2、班级管理
任课教师登录“教师管理平台”后,通过“班级管理”栏目中的“增加任教班级”,可以增加自己所任教的班级,也可以使用“修改班级信息”,删除自己所任教的班级。
设置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基本信息包括毕业年份、目前年级、班级编号、班级学生数等。
设置所任教班级的基本信息
在任教班级的基本信息确定后,系统自动生成每个班级每位学生的登录用户名,便于任课教师管理。学生登录用户名的编制规律是:学校代号+毕业年份(4位)+年级代号(1位)+班级代号(2位)+顺序数(2位)。如学校代号为“sbzx”,2008年毕业,目前年级是高一,班级是1班(取01),学生数是50名,则学生登录用户名的区间是“sbzx200810101”至“sbzx200810150”,一般而言,登录用户名的最后二位就是每位学生的学号,初始口令是学生登录用户名的后六位。
每位任课教师任教几个班级,就分别设置几个班级的基本信息。
3、教材管理
每位任课教师在同一所学校的不同年级可能使用不同的教材,所以在进行实践活动评价前,必须选用本学期使用的教材。
(1)增加教材
在“教材管理”栏目中,通过“增加教材”功能,选择作为本学期准备使用的教材,系统已经预设了本套教材中每册教材的基本信息。
从系统预设的教材中选择准备使用的教材
还可以使用“修改教材”的功能,删除已经选用的教材。
(2)课程初始
为了方便各位教师快速设置本学期教材中的评价标准和各种参数,可以使用“课程初始”功能,在增加教材的同时,同步导入相应的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和总分规则。如果任课教师暂时不准备自己修改这些预设的参数,则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参数,而不再需要通过下面介绍的“评价管理”栏目,对这些参数进行修改。
快速设置课程
4、评价管理
本套教材的评价体系体现了多元评价的原则,每一次实践活动后,都可以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每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都可以进行单元在线测试。
(1)评价方法
学生自我评价的评价指标包括共性评价和个性评价,共性评价是所有实践探究活动都需要评价的指标,而个性评价则是对这次实践探究活动所特有的一些内容进行评价的指标,共性评价和个性评价的分数相加后,折算成百分制分值作为学生自我评价的分数。
由于每位教师所教的学生数较大,不太可能在课堂上对每位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所以教师评价只对每位学生的总体情况按百分制进行评价。
每个实践活动的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分数,按一定的比例计算,即为该实践探究活动的评价分。
每一章的评价分可取该章每次实践探究活动评价分的平均分。
每册教材的评价总分可按每章评价分的不同权重进行计算。
为了简化任课教师的工作,系统预设了每个实践探究活动的评价指标,任课教师在评价前,按照上面介绍的“课程初始”方法,在增加教材的同时,进行评价初始化,自动导入评价指标。
(2)修改评价指标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对预设的个性评价标准指标进行修改。任课教师可以修改实践探究活动个性评价的名称、具体内容和分值,还可以删除该实践探究活动的个性评价标准。
修改每个实践探究活动的评价标准
任课教材还可以自行设定在计算评价总分时,各章评价分的权重。
设定每章评价分的权重
(3)恢复评价指标
如果在修改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发现操作有误,可以在“评价管理”栏目中,依次导入“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和“总分规则”,就能恢复预设的评价指标。“评价项目”是指教材中的实践探究活动,“评价标准”是指每次实践探究活动后个性评价的具体内容,“总分规则”是指每章的评价分在评价总分中的权重。
依次导入“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和“总分规则”
5、教师评价
任课教师通过“教师评价”栏目,可以对所任教班级的每位学生在每次实践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按百分制进行多级总体评价。
对每位学生进行总体评价
6、试题管理
对课程学习的过程评价,除了每次活动后的评价外,还可以在每个学习单元结束后,安排一次在线测试。
(1)增加测试项目
通过“试题管理”中的“增加测试项目”功能,可以在所开设的课程中,增加准备进行在线测试的单元名称即测试项目。
增加测试项目
(2)增加试题
本系统目前仅提供单项选择题作为在线测试的题型,通过“试题管理”中的“增加测试题目”功能,在所开设课程的测试项目中,逐一增加试题,包括题目、备选项、正确答案等内容。
如果需要修改或删除试题,还可以通过“试题管理”中的“修改测试题目”功能,对已有的试题进行编辑。
增加试题
7、汇总评价成绩
任课教师通过“教师评价”栏目中的“汇总班级评价”功能,可以把自己所任教某个班级的某个课程的总评分,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汇总,教师可以将其复制到电子表格软件中进行进一步处理。
汇总班级评价总分
学生评价平台
任课教师在建立班级,选择教材,导入“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和“总分规则”并进行适当修改后,就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工作。
在“信息技术实践探究活动评价系统”首页中,单击左侧的“学生评价平台”图标,就能进入“学生评价平台”的工作界面。
1、修改用户口令和姓名
由于学生的用户名和口令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口令没有任何保密作用。所以,在进行评价之前,必须指导每位学生在“学生评价平台”的“学生注册”栏目中修改自己的用户口令,并上报自己的真实姓名,同时还要教育学生不要擅自修改其他同学的用户口令。
学生修改自己的用户口令并上报姓名
2、学生在线评价
学生在每次实践探究活动结束后,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信息技术实践探究活动评价”系统的“学生评价平台”中进行在线评价。
每位学生通过身份验证后,就可以在“在线评价”栏目中进行自我评价,还可以查看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结果。
学生在自我评价时,首先需要确定正在学习的课程名称,然后从课程的所有实践探究活动列表中,选择准备评价的实践探究活动。
选择准备评价的实践探究活动
最后,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按照个性评价和共性评价的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开展在线自我评价
3、作业上传
如果在活动中有作业需要上传,可以在自我评价后,使用系统提供的上传功能,把作业上传到评价系统,学生本人和教师可以通过评价系统,查看到作业。
由于系统的上传速度限制,每份作业的容量大小不能超过2M。
4、学生在线测试
每个单元结束时,可以进行在线测试,作为一次正式的过程评价。
通过“自我评价”栏目中的“在线测试”功能,选择需要测试的单元或测试项目,完成所有单项选择题。为了保证测试的公正性,相邻用户名学生的测试题顺序随机产生,并且每次测试只记录最低的测试成绩。
5、查看评价成绩
学生通过“在线评价”栏目中的“查看评价”,能够查看每次实践探究活动的自我评价分数和教师评价的分数,以及每次实践探究活动的评价分。还可以查看每一章实践探究活动的评价分数以及所有实践探究活动的总评分。
查看评价记录和总评分
三、特别说明
1、由于小组评价尚没有比较成熟和科学的评价模式,所以在第三版中,评价系统没有提供相应的功能。系统中有关小组评价的功能目前处于测试阶段,不能正常使用。
2、在评价指标的编辑功能中,目前只能对现有的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和删除,尚不能增加新的评价指标。如果要增加新的评价指标,可以对现有的不需要的评价指标进行修改。
以上所述的功能限制,将在下一版本中完善、解决。
四、版权申明
本系统的版权、著作权、署名权等知识产权,归浙教版全国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及系统作者所有。本系统知识产权所有人,授权使用本教材的任课教师免费使用本评价系统,但未经权利所有人书面同意,使用本系统的用户,不得擅自在互联网上传播本系统,并且不能将本系统以及基于本系统基本功能而二次开发的类似系统,进行软件登记、公开出售或参加各级各类软件的评比。
本系统的权利所有人保留本系统的所有权利。特此申明。
PAGE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