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谈谈任务驱动型教学阿克苏地区二中 吴园园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已在广大中学信息技术课中使用。实践表明这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当中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这方面也做了些有益的尝试。案例描述(一)在高二年级有一课是教学生在网页中使用并制作超级链接。我上午一共是两节课,分别是高二(2)班和高二(4)班的。第一节是高二(2)班。在给这个班上课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也就是说,我叫同学们新建一个网页,然后演示讲解给学生,我讲一步学生操作一步,跟着我的思路走。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比如“超级链接的制作方法多样化”等小问题。但我还是要下去给每个同学解释,最终把自己搞的很累,自己累点能出成果那也可喜。但一堂课下来效果并不好,到课后只有二十来位同学成功的制作了文字超级链接和图象超级链接。接下去的一节课是高二(4)班的。因为上节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我在接下去的一堂课中想到了任务驱动型教学,在给这个班上课的一开始我就提出一个任务:让同学们打开www. ( http: / / www. ),先看看里面的各种相关链接,因为学生都比较喜欢含有文字和图片动态效果的超级链接,抓住学生的这种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本上的P63页的动手实践步骤自己先为文字“请联系我”制作一个链接到指向自己电子邮箱的超级链接。在这么一个真实的情境下,通过这个任务的提出,我要求同学们自己参考同桌的操作方法来完成自己的任务,看谁能最早完成。接下去学生就自己开始上机操作。当有某位同学成功制作超级链接后就不止一遍的大声讲自己已经成功制作出超级链接了,然后就这样在我不断的刺激下,还没有制作成功的学生,“驱使”他们去通过各种方法来完成这个“任务”。最后,一节课下来全班基本上都能成功的制作超级链接。案例描述(二)因为在高二(4)班因为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效果比较好。所以我在高二(5)班制作有超级链接这堂课中也采用了任务驱动型教学:我先让学生利用前面所学的技能在网页中插入中国地图图片,然后针对“新疆”的区域利用“热区工具”链接到介绍新疆历史的网站,紧接着给学生抛出“任务”让学生把剩下的其他省区都链接到介绍相关省区的网站,但是当我去下面转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在玩游戏或聊天,课堂效果不理想。案例分析:现在反思起来这两个案例可以说是“任务驱动”型教学的两组织对比实验。第一个案例是采用任务驱动和不采用任务驱动的对比实验,结果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效果教好。第二个案例是在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的同时没有营造良好的情境与案例一营造良好的情境形成一组对比,结果营造良好情境的“任务驱动”课取得成功。从这两个案例中我最深刻的体会到两点在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创造真实、良好的情境。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另外,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此,我在上课的导入时,创设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此外还要在驱动的过程中不断的给学生刺激。在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的时候要设计好任务我认为任务的设计要具备以下四点:教育性,任务的教育性体现在任务的实施与完成过程中,传授或渗透给学生的思想教育,信息素养等内容,做到寓德于教。科学性,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由浅入深,合理安排。实用性,任务的实用性指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一些简单任务(如电脑绘画、文字处理、电子报刊等)。开放性,设计任务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学生有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信息技术的教学是开放的、综合的、信息技术课也因此而丰富多彩。很少的教师会上这样的课,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放在一堂课上,这堂课确实是与众不同的,而且很受学生的欢迎。“任务驱动”型教学的课堂让信息技术课充满了生命时下,任务驱动型教学是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采用的,让学生以实际的任务明确学习的意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许多任务只是技能的训练,或者是孤立的、零散的。例如,把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作为一个个任务,说“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为文件更改名字”等,上述的方法非但让学生学习困难,长久必会厌倦,因为那些电脑的技能离我们的学生太“远”了。在这节课前,我所谓的作业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而且也不是一些机械的抄写,每个小组中的每位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完成的那一项或几项,对他们来说没有负担,有的只是从中体验和获得的更多的乐趣。在课堂上,那些技能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他们只要把之前学习的知识再结合自己小组的素材灵活运用技能就可以了,没有教师的规矩、要求,有的是丰富的想象和创造。“任务驱动”型教学带给学生的是更多的能力,更多的自信、更多的爱学生在收集素材的同时培养了很多的能力,如:写作能力、版面设计能力、摄影能力……每位同学都会选择自己能胜任而有喜欢的那一项或几项任务,这是多么有趣而高兴的事情,因为他们获得了成功。学生经历了各项活动,从这些活动中他们知道了环保的重要性,自己平时怎样的行为才是环保的,怎样维护学校的环境等等这些都是爱的表现:爱自己、爱班级、爱学校……总之,让信息技术与具体的实际活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教学,不但对信息技术教学本身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得其他学科更有趣味,更受学生的欢迎,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拉长了。新课程的理念,提倡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