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兰州市第十七中学 马晓梅当前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信息技术综合了人类最新的科学技术,并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促进了人类进入高速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网络与多媒体信息技术也促进了新的教育思想的发展,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体系和模式,加速了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若询问100位学生:“你喜欢上计算机课吗?”至少会有90个以上的回答:“喜欢!”学生的这种回答不全是来自计算机课的教育,而是因为他们在社会和家庭、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接触计算机后,对计算机新奇的功能和独特的“本领”的喜爱。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学习的资源异常丰富,学习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扩展。要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从被动性的学习转向自主性的学习。因此,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们对计算机课的期望变为失望,不论学生的计算机“功底”多么参差不齐,都不能“纵容”随心所欲,而要有较好的引导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一些具体方法。1、激发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信息技术运用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教材替代抽象、枯燥的生物课本,虚拟技术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和复杂的生理过程生动直观地显现在学生的眼前。加上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问题讨论,使学生感到生物知识趣味无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入门介绍中,采用计算机自带的一些游戏引入新课,展示计算机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亲自实践、亲耳目睹,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进行鼠标练习的教学中,教师只进行简单的演示,而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玩,利用“纸牌”、“扫雷”游戏进行练习,充分动手实践,结果大多数学生自己都找到了其中的一些小诀窍和一些参数的设定,这样教师再进行小结并表扬这些同学,使他们有一种自己成功获得知识的喜悦感和自豪感。如果设置的任务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效果,教学任务也就难以保证能够顺利完成。实践证明,通过对学生进行成功激励或当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知识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2、积极引导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总是会给学生“填鸭式”的感觉。而在现今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讨论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变“传授式”为“配合式”。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位置,把自己变成“一位合作伙伴”。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亮出总的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自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自己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疑点和难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课堂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对于新授课,只要学生能自学弄明白的问题,教师就不要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让学生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设计出层次分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自己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让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最后教师再通过课堂小结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但应注意小结要坚持鼓励的原则,并且注意对学生已经弄清楚的问题不要再重复。同时也可以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新授内容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EXCEL图表的建立与编辑”教学时,我将文字、表格、图表三种形式的信息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先展示文字形式的信息,指出缺点后转换到表格形式的信息,最后再展示出图表形式的信息,让学生通过三种形式的对比,强烈感受到图表形式的优点:形象、清晰、一目了然。从而引出学习图表的目的与好处,明确学习目的。所以说,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3、任务驱动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在于计算机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从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促使他们能更好的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倾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任务式”升华为“自觉式”,日益成为教师首要责任。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通过让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有着独特的优势。“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比如有一节内容是讲Word中的图文框、文本框、图片和自选图形的使用,按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是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将所有内容设计为制作—副图片这一具体的任务,教师通过讲解如何制作这幅图片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时,重点难点突出,而且授课顺序就是制作图片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还有利寸: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中,如果总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容易疲劳,也容易养成上课就等着老师教的依赖心理。如果每—节课都给学生下达—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就有—种必须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在自己去操作、尝试,去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从而充分激发起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但要注意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也有自身缺陷,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会造成两极分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此外,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4、自主创新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而其中的创新技能又是最重要的。所以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而动手去实践、去操作是实现这一目的唯一方法。让学生多动手,有助于养成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好习惯。考虑到这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操作中、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去比较各种软件、各个菜单的功能,区别操作步骤。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电脑,让学生多上机实践,以激发兴趣。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而且更可以去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多操作,多动手的结果也能使学生对各种基本操作,软件功能的运用变得越来越熟。我们要鼓励学生做到敢动手,勤动手,学生技能水平自然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熟练。动手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也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将极大地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克服计算机、网络的神秘感,恐惧感。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信心也会大增,学习劲头更会越来越足,创新的思维也会越来越开阔。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找出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正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在一堂课上,不可能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一样,掌握快的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又琢磨能否将自己画的图或网上下载的图片插入文档中,新的追求激励着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去创作更美妙的“精品”。让学生在日常上机的练习中,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创新。教师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多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如在学习Word设计贺卡、板报时,可以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也可进行合作讨论。总之能够发挥各己之长,设计出好的贺卡、板报这样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又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键盘指法的常规训练时尽量与英语学习相结合,键盘指法作为一项基本技能,要求小学、初中阶段作为常规训练常抓不懈。在进行键盘指法训练时,用测试软件进行英文录入比赛(测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小结中要注意表扬本次比赛达到本阶段训练标准的学生,并纠正不规范操作。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必须扬弃以模仿为基础的传统教育模式,突破课堂教学中的单向思维定势,促进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撞击,开发创造力。总之,发挥学生自主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只能成为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把关者,只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新时期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要不断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通过研究和改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方针。 “鱼”的作用是短暂的,有限的,而“渔”的技能却是长久的、无限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信息时代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一个不被信息时代淘汰的人、一个具有全方面高素质均衡发展的人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