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河南省许昌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河南省许昌市)

资源简介

随着信息社会 ( http: / / www. / Society / )的来临,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http: / / www. / jiaoyu / )的今天,我们强调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使用计算 ( http: / / www. / pc / )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是信息时代 ( http: / / news. / )中学生必须具有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而培养学生具有这种素养和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必须达到的一项历史 ( http: / / www. / lishi / )性任务。而实现这一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研究 ( http: / / bbs. / )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下面结合我多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浅析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一、使学生明确,信息技术是时代的基本操作工具。
让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就要求他们用新的理念来对待新的事物,使他们认识到,计算机是工具,我们一定要用好这一工具。学生要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信息技术课,把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象手中的笔那样顺手,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
二、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训
要搞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必须具有一组爱岗敬业、专业知识精堪、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理论 ( http: / / job. / )的高素质教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师资相对的比其它学科薄弱。信息技术又是知识更新最快的一门学科,因而对教师的知识的更新要求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使之能适应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要求。我校在这方面是非常重视的,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训是大力支持的。这就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师资保障。
三、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改进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
在传统的教学中,当学生做完作业后,就直接把作业交给教师,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也是由教师一个人完成的,其他学生无法参与。而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环境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网上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并能通过网络对别人的作业提出帮助性的意见。而且教师可以把对每个学生的意见保存在网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把累积的反馈意见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参考。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某个学生的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反馈,学生收到教师的反馈信息后,如果没有完全理解,则还可以继续与教师交流,直到完成对问题的理解。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使用,我们能够尝试进行“局域网的教学模式”,达到了人机交互多向互动式的教学目的,大大提高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数量、质量、速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我们发展几个兴趣、个性、学习倾向、学习成绩等几个方面相近的学生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使课堂教学更加民主、科学、从而达到了师生互动式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应用个别化辅导的模式,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适应每个学生现有的水平。一些农村的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电脑,一下子接触感到很突然,不知所措。当他们看到一些城镇学生熟练地操作电脑时,他们更感到自己的差距。有时,一些学生迅速敲打键盘发出的声音对这些农村的学生更是产生了刺激。因此这种个别化教学辅导的模式对农村的学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关键,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各中学,在初中阶段根本没接触过计算机,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是一片空白。在教学中,我们全方位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向学生演示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增加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和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兴趣。上网写博客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因而学生在学习汉字输入时,教师可以开放网络让学生尽情写,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这种技能。
3.营造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
信息技术课本上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不够的,因此,要让学生除了能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外还可以一同了解课本以外的信息。我们根据学校现有的微机室,尽可能开放计算机房让学生学习;组织计算机信息小组,向学生推荐好的计算机刊物和最新信息资料;组织“信息技术小组”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学习心得的机会。在适当的时候开放网络环境,与因特网连接,让学生感受网上信息的丰富多彩,从而加深学生对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的兴趣。
4、强化上机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为了提高上机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设计好上机实践的任务。 那么,如何来设计上机实践的任务呢?任务不宜定的太死,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模块设计科学 ( http: / / www. / gongxue / )的任务。例如:字处理软件WORD的上机实践可设计如下的任务:每位学生利用WORD制作一期班刊,要求:①一个富有创意的主题。②班刊应含有艺术 ( http: / / www. / Art / )字、图像、图形、各种风格的文字以及表格。③作品完成后,学生互相测评。为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我们提供上网、数码相机等技术与设备。同时教师在上机实践中要科学引导,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辅导。任务设计得好,直接激发学生的上机实践热情与创作的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开发与培养。另外,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测评,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要互相学习,培养协作精神。 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四、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本身素质,是提高中学信息教学质量的关键
信息技术教师是教师中的IT人才,信息技术教师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决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最基本的素质是: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要有较广的知识面,多懂几行;能够掌握新的教学、学习与研究方法, 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和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学习和创新能力,并能够不断更新本身的知识结构和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端正思想,要有一个全新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职责更新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还应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解决班级授课制的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才能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的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