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资源简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变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被重视。未来社会的竞争,就是能占领科技制高点的创新人才的竞争。因而未来社会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实践能力和。提供的学习环境,鼓励并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利用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民主宽松 标新立异 因特尔未来教育
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信息技术课程随着信息时代的变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越来越被重视,时代呼唤着信息技术教育,谁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谁就抢占了新世纪教育的先机。未来社会的竞争,就是能占领科技制高点的创新人才的竞争。因而未来社会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计算机所独有的声像性、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能直接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参与意识、拓宽其思路和视野,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正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呢?
一、学习环境要宽松和民主。
民主本身就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专制型”的教学活动中,处处谨小慎微,见到老师就被吓得胆颤心惊,思想就会受到压抑,还谈什么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呢?电脑在部分学生心中本就十分神秘,甚至有些学生不敢乱碰键盘和鼠标,如果教师还对学生过分苛求,一点错误都不能犯,学生创造和实践的勇气就会受到打击。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大胆想像,大胆尝试。教师以充满宽容和爱的语言鼓励学生,使学生紧张的心情缓和下来,思维也会随之活跃起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操作时,绝不可严加指责,否则学生与亦步亦趋的木偶何异。对于电脑主题、桌面背景、屏幕保护等的设置,学生非常好奇,常有学生自己尝试作更改,设置成他们自己喜爱的模式。对于学生的这种做法,我总是持鼓励态度。因为学生借此展示自己个性的同时也获得了成就感,对电脑的兴趣会更浓厚。
二、标新立异的行为要鼓励和引导
学生的思维往往不受常规约束,提出一些新观点,有时在我们看来很幼稚,甚至是离奇、荒唐的。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教师必须鼓励并正确引导。可是有些教师看到学生想问题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或教材的内容时,就训斥、压抑或讽刺,搞得学生不敢畅所欲言,思维受到束缚。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思维限制学生的思维,他们是未来人,应该比我们更有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LOGO语言时,我要求学生输入LT 90命令时,却有学生输入RT 270的命令,并欣喜的大叫:“老师,我的小海龟也转过来了!”看到这个同学受到表扬,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我欣喜的看到学生中新奇的观点多了起来。如果教师为维护“权威”给学生当头一棒,就会摧残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保护学生“不迷信权威”的思想。敢向权威挑战是创造型人才的可贵品质,应该支持这种品质的培养与发展。如果学生的观点或主张不对,教师可以解释或引导,但对他的精神应给以鼓励。如果学生的不同想法都被扼杀,时间长了就会磨灭掉他们的挑战精神,也就没有了创新精神。
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生的个性及天赋才能得以自由发挥,才能更好地培养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品格。在教学方法上我采取分类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办法,学生很快从入门初知到熟练操作,从电脑作文到绘图制表,从制作网站到编制程序……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以“怕不做,不怕错”为原则的课堂教学,学生感觉轻松,兴趣盎然,其主动参与、创造求知的精神得意充分体现。在Powerpoint的操作界面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对照Word操作界面教学中的所学分小组研究讨论交流自学,效果相当好。部分学生的观察与研究甚至超乎常规。“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你给我看,我可能会记不住;你让我参与,我可能会明白与发现。” 为了正确引导、保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像力、挑战性甚至是冒险性,培养良好的个性化品质,我设立了“小发明奖”“小制作奖”。只有采取正确的科学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才会提高、创新精神才会发扬,才能不断迸发创造的“火花”。
四、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把英特尔未来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使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得以充分地体现。
(一)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对普通教学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注重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独立思考自己去获得结论,注重指导学生自行探求知识,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锻炼和发展有关的能力。
(二)提出不同的研究课题。提出问题是实施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培养创新能力的根本前提。要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很重要的,只有认真地学习和思考,才会提出深刻的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来。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在每一章的综合实践部分都提出在组内进行反复地讨论,得出课题,与学生进行了多次的交流,不断斟酌修改,指导学生完成。
(三)提高思维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提出,了解和理解只是普通的思维技能,必须提高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要求。电脑绘画是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绘画艺术。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它具有传统绘画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提高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要求,激发其想象、解剖、讨论、揭示等思维技能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培养独特的创意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人普遍具有的素质,决不是高不可攀,神秘莫测仅属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当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的一步一步地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同时积极地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才能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