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零花钱的学问 消费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一个人追求和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方式,直接影响到他能否完整、全面、健康地发展自己。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商品意识日益向学生的日常渗透,我们与社会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升入中学后,不少同学手头有了零花钱,零花钱可供自主使用,就意味着有了一定的消费支配权。钱虽不多,但仔细分析一下,从同学们使用零花钱不同的主式却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消费观念甚至是生活态度。就让我们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入手,共同来研究一下小事中的大问题吧。活动一 调查与研究:零花钱使用面面观□活动准备1、集体讨论:我们想要了解关于中学生使用零花钱的哪些问题?大家集思广益,相互启发,扩大调查了解的范围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筛选。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零花钱来自何方。(2)零花钱流向何方。(3)同学们手中到底有多少零花钱。(4)家长希望孩子用零花钱做什么。(5)中学生偏爱的消费品类型是什么。(6)中学生消费档次分布如何。2、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就不同的调查主题结成活动小组,每组4—5人为宜。教师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3、小组讨论:针对调查主题,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形式能够获得全面,真实、可靠的信息。要打开思路,利用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如:查阅文献资料、上网查询,做访谈,问卷调查等等。活动过程 1、小组研讨,根据大家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最终确定调查方案。印制调查表、问卷,准备好调查记录工具。2、根据调查方案,走向社会,展开调查。组内成员分工合作,组长注意做好组织协调工作。3、将调查结果汇集整理,文字资料分类处理;数据加以统计,制成图表;音像资料进行编辑。4、小组讨论:本组调查主题的现实状况如何,从而引发了组内同学的哪些思考,大家是怎么认识这些问题的。讨论时注意记录,最终形成调查报告。5、班内进行成果交流展示,资源共享。活动小结 通过调查,同学们了解了同龄人使用零花钱的现实状况,并初步研究了中学生的零花钱使用流向、消费趋势、消费档次分布、偏爱的消费品类型及两代人消费观差异等一些问题,在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查询信息、设计问卷、搜集整理资料等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在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分工合作意识格团队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