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4课 生活中的为什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4课 生活中的为什么

资源简介

第4课 生活中的为什么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3.学习写实验报告。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观察一下周围,看看能发现什么。
2.完成实验,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我们如何去解决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解决生活中的为什么?
2.板书课题。
二、出示“背景在线”
学生阅读。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解决?看一看:
(1)动物是怎样预测天气的?
(2)热气球为什么能飞上天?
(3)为什么落下的叶子背朝天?
(4)地球为什么会变暖?想一想: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并写下来。
三、实践探索
1.探索之一:形形色色的人体语言
(1)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人体语言”?
(2)游戏 举行一次“无声的表演”。
第二课时
一、探索之二
(1)森林、空气与人森林就像大自然的“调度师”,它调节着自然界中空气和水的循环,影响着气候的变化,保护着土壤不受风雨的侵犯,减轻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森林不愧是 “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一棵椴树一天能吸收16公斤二氧化碳,150公顷杨、柳、槐等阔叶林一天可产生100 吨氧气。城市居民如果平均每人占有10平方米树木或25平方米草地,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了去处,所需要的氧气也有了来源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 49 公斤氧气,足可供 65 个成年人呼吸用。中国现有原生性森林已不多, 它们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天然林区。按森林外貌划分,针叶林和阔叶林面积约各占一半,前者 49. 8%,后者占47.2%,其余 3%为针阔叶混交林,一般说来,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这对于人类和其它动植物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但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 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人体的健康,影响作物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以及建筑物等的破坏。森林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虽然不像粮食和水那样,一旦缺少就会很快致命,但森林作为一种"调节剂",却在诸多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着人类的安危。(2)介绍一下你在家做的实验, 看看发现了什么?3) 完成实验报告。
二、拓展延伸
1.想一想:设想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学生填表。
2.我国目前总体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8. 21%,森林面积 1. 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 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请你想一下,怎样改变这种状况,提出自己的建议。3、针对生活现象,提出问题,予以研究。
4.自由阅读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