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第1课时 课件+教案+视频(共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第1课时 课件+教案+视频(共16张PPT)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
教学主题:科学精神
课 时:1课时 第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基于识字写字: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憧憬、向往、同情等感受。
基于口语交际: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学情分析
基于识字写字: 本课要写的字中.要注意对个别难写字的指导。可让学生先自主观察,分析重难点,再进行书写。 “蕊”字笔画较多,书写时.三个“心”组合要紧凑,特别要注意点的位置。其中,上面一个“心”字稍大.下面两个“心”字路小。
基于阅读: 学生对于论说类的文章仅有模糊的概念,在学习列举事例表达观点时,学生会认为“事例”自动证明“观点”,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事例与观点之间证明的关系。
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认真倾听,把握主要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达到具体生动有一定难度。
3. 教材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论说类文章常见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不仅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有理有据地论证观点。围绕这个要素.教材作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引导学生不仅要了解作者的观点,还要懂得作者是怎么有序组织事例证明观点的.课后“小练笔”引导学生从读到写,尝试运用其体事例来说明一个观点。
评价任务
1. 能够正确拼读词语,书写生字,能够流利、正确的朗读句子(达成目标一)
2. 能够说一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由此得到的启示(达成目标二)
3. 能够划分段落层次,概括作者列举的三个事例(达成目标二)











课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
学习 目标 1.会写“域,惯”等12个字.会写“真理、领域”等20个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 3.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课前导入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第5单元的学习。在开始一个新的单元学习之前,我们同样需要关注到单元导语部分。请打开书75页。首先,关注到单元导语页的插图,提示语,还有下方的语文要素,请你猜一猜,这一单元的内容会和什么有关呢?(课件1: 单元导语页+关键信息,底纹用蓝色地球的插图)(学生自由发言,不需要点评;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是的,这一单元咱们将围绕“科学精神”这一主题,进行学习,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将学会如何用具体事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尝试写科幻故事。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理性文章《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出示课件)
圈划批注感受人物形象 学习生字词,扫清障碍 我们先来认识这位作者。 请将这些人物常识记在作者名字的旁边。(出示课件,重要信息标红,学生做笔记)了解了作者,接下来你,请同学们听朗读,同时自己跟着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会读的词语或句子,标注下来。(学生读课文,播放朗读音频)在正式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些似曾相识的词语,看看你能不能把他们的字音读准确?请1-5号同学,将你们的朗读音频发到屏幕区里,注意声音要大一点哦。(学生读词语,教师有针对性点评)把这些词送到句子中,你能不能把下面的句子读的正确流利,请6-9号同学,按照顺序一人读一句,发到屏幕里吧。(学生读句子,教师有针对性点评)接下来我们看看课文中的几个四字词。先来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吗?(请10-13号同学按照顺序发到屏幕区里。)(教师重点指导:见微知著) 这里的微字和第二自然段中细微的微意思一样吗? 见微知著中的著字是著名有名的意思吗?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著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你觉得是哪种解释呢? 是的,将这个字代入到词语之中意思就是只见到事情的苗头……把见微知著这个词放到句子里读一读,再体会体会。(教师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接着我们来看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老师按照字的结构把它们分为了三类,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布局匀称书写美观,在这里老师重点提示三个字的书写。搜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右半部分的走字,上面的这一束从上到下,出头顶在头上。再看御和剑,他们的右半部分都有斜钩(出示三个字的书写动画,学生书写,请14-20号同学拍照上传) 自读课文,理解课文表达的观点 课文围绕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来写。什么是真理呢?在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浏览全文,先画出带有真理一词的句子。(学生圈划句子,学生交流) 同学们,你们找到的是这些句子吗?读一读这几句话。从这几句话中,你能看出来发现真理的过程吗?(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播放ppt动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找到真理) 同学们,再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100个问号是什么意思呢?100个是指具体的数量吗?(100个是虚指,形容数量很多(请做好笔记),后文中表示数量,很多的,作者又换了种表达,你找到了吗?) 聪明的各位同学相信你对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你是否明白把“?”拉直变成“!”的意思呢?谁来说说。(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那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呢?[凝练概括与生动形象结合在一起]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作者以观点作为题目,开篇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默读全文,思考,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划分层次)(连麦1位同学,请其他同学针对这位同学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看法,35/37、/38号同学)教师总结: 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提出观点。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对第一自然段观点的进一步阐述;课文的3~5自然段选取了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证明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67自然段再次总结自己的观点,强调观点,你们看全文是按照提出观点,列举事例证明观点,总结观点的顺序来写的,课这样一来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十分严谨。这种表达观点的思路方法你学会了吗? 接下来我们重点看看作者为证明观点所选取的三个事例。默读课文的3~5自然段,试着把每个事例概括成一句话,完成PPT上的填空 (请21-25号同学拍照上传或者语音文字)(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第1个事例,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第2个示例,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第3个事例,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今天的学习就到这,我们下节课再见。 能够正确拼读词语,书写生字,能够流利、正确的朗读句子(达成目标一) 能够说一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由此得到的启示(达成目标二) 能够划分段落层次,概括作者列举的三个事例(达成目标三)
课堂小结 这三个事例在表达上又有怎样的相同之处?作者是怎样证明观点的?我们下节课学习。 完成课后第1题、第2题写在书上 课堂笔记生字3字3拼3词,词语听写一遍
板书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16张PPT)
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
1. 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2. 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
蔚蓝星空下的蓝色星球



科学精神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
叶永烈 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18岁开始发表科学小品,曾出版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

真理
领域
建树
疑问
敏感
提取
明显
无聊
吻合
偶然
文献
证据
系统
整理
灵感
机遇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不可思议
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文中是说一些现象常见就不觉得奇怪了。
对于他的无理取闹,我们早已司空见惯。
词语解释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文中是说这样的事不止一件。
无独有偶,最近另一家技术公司也发布了一个免费软件。
见微知著:
学习就是一个见微知著的过程。
“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
1. 明显,显出
2. 写文章,写书
3. 著作,写出来的文章或书
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可能发现真理。
我会写


guàn

yán
jiàn










ruǐ












wèi
sōu
qiū
yǐn
jiē



bǎn

























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快速浏览课文,你能找到文中带有“真理”一词的句子吗?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生动形象
凝练概括
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石蕊试纸的制成
运用事例证明观点

重申观点,总结观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蚯蚓的分布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

默读全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1-2
3-5
6-7
三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从儿子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 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二是地质学家魏格纳从__________推论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蚯蚓的分布
睡觉时眼珠转动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个事例呢?
一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课后第二题)
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会改变颜色
1.课堂笔记PPT
2. 完成课后第1、2题 ,写在书上
3. 生字3字3拼3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