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1张PPT)1 图纸幅面绘制图样时,应优先采用表中规定的基本幅面幅面代号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210*297B*Leca201010525A0A1A2A3A41.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内容简介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A159412611471168219822102252314861783208023786301051A4 5A4 4A3 3A3 4891A4 3420A2297A3210A484111890A0必要时,也允许选用所规定的加长幅面。幅面的尺寸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图中虚线为加长后的图纸幅面。2 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其格式分为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两种,但同一产品的图样只能采用一种格式。标 题 栏(a)(b)LBeeeL标 题 栏Beee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留有装订边的图框格式标题栏标题栏eeae(a)LBaeee(b)3 标题栏每张图纸上都必须画出标题栏。标题栏格式和尺寸按GB10609.1-1989的规定。标题栏的位置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看图方向与看标题栏的方向一致。在制图作业中可以简化,建议采用简化标题栏。简化标题栏(图 名)(校 名)比例数量重量(图 号)材料制图描图审核(日 期)(日 期)(日 期)8130124065123023比例为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比例分为原值比例、放大比例、缩小比例 三种。1.1.2 比例(GB/T 14690-1993)1:21:12:1不论采用何种比例绘图,尺寸数值均按原值注出。国家标准(GB/T 14690—1993) 技术制图比例 对比例的选用作了规定:需要按比例绘制图样时,应由表1的系列中选取适当的比例;必要时,也允许选取表2中的比例。种 类 比 例原值比例 1:1放大比例 5:1 2:15 10n:1 2 10n:1 1 10n:1缩小比例 1:2 1:5 1:101:2 10n 1:5 10n 1:1 10n表 1种类 比例放大 比例 4:1 2.5:14 10n:1 2.5 10n:1缩小比例 1:1.5 1:2.5 1:3 1:4 1:6 1:1.5 10n 1:2.5 10n 1:3 10n 1:4 10n 1:6 10n表 2书写字体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 尺寸系列为:1.8,2.5,3.5,5,7,10,14,20mm字体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1.1.3 字体(GB/T 14691-1993)基本要求:1 汉字汉字书写的要领在于横平竖直,注意起落,结构均匀,填满方格。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并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中规定的简化字。汉字的高度 h不应小于 3.5 mm,其字宽一般为 h/ 22 数字和字母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75°。(1)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脚等的数字及字母,一般应采用小一号的字体。(2)图样中的数学符号、物理量符号、计量单位符号以及其他符号、代号,应分别符合国家的有关法令和标准的规定。L/mm m/kg 460r/min220v 5MΩ 380KPa3 图样中书写规定与示例1 线型 规定有15种基本线型2 图线宽度 1:21.1.4 图线(GB/T17450--1998)3 图线的构成4 图线的画法间隙相交代码NO.(名称) 代码 基本线型和名称 应用01 (实线) 01.101.2细实线粗实线 尺寸线尺寸界线指引线剖面线等可见轮廓线螺纹牙顶线螺纹终止线02 (虚线) 02.102.2细虚线粗虚线不可见轮廓线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点划线) 04.104.2细点划线粗点划线中心线对称线齿轮的节圆线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双点划线 05.1 细双点划线 假想轮廓线极限位置轮廓线基本线型05 波浪线断裂边界线1 线 型03的变形04双点画线(机件的运动极限位置)粗实线(可见轮廓线)虚线(不可见轮廓线)波浪线(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细实线(剖面线)细实线(尺寸线)细实线(尺寸界线)双点画线(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波浪线(断裂处的边界线)点画线(中心线)细实线点画线(轨迹线)点画线(中心线)(重合剖面的轮廓线)各种图线应用示例2 图线宽度所有线型的图线宽度(d)应按图样的类型和尺寸大小在下列数系中选择。该数系的公比为1: 2(≈1:1.4):0.13 , 0.18 , 0.25 ,0.35 , 0.5 ,0.7 , 1, 1.4 , 2 。在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机械工程图样上采用两类线宽,称为粗线和细线,其宽度比例关系为2 l。3 图线的构成线素 线型No. 长度点 04~07,10~15 ≤0.5d短距离 02,04~15 3d短划 08,09 6d划 02,03,10~15 12d长划 04~06,08,09 24d间隔 03 18d4 图线的画法1.间隙:除非另有规定,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隙不得小于0.7mm:2.相交:(1)基本线型No.02~06和No.08~15应恰当地相交于画线处,而不是点或间隔。如图正确错误错误(2)当虚线是粗实线的延长线时,虚线应留出间隙;(3)虚线圆弧与粗实线相切时,虚线圆弧应留出间隙;画线示例:画圆的中心线时,圆心应是划的交点,点划线两端应超出轮廓2-5mm;当圆心较小时,允许用细实线代替点划线。点划线与虚线的画法圆心应为线段的交点点画线的两端应是线段应超出图形外约2-5mm可用细实线代替点画线虚线段应断开虚线段应相交2.1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的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最大高度——Rz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L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YXoRa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Y方向上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OX为基准线三、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用参照生产中的实例,用类比法确定。确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时,应考虑下列原则:⒈ 在满足表面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的粗糙度参数值。⒉ 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于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⒊ 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于非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⒋ 运动速度高、单位压力大的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于运动速度低、单位压力小的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四、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及其注法⒈ 表面粗糙度代号表面粗糙度代号表面粗糙度符号表面粗糙度参数其它有关规定一般接触面Ra值取 6.3 3.2配合面Ra值取 0.8 1.6钻孔表面Ra值取 12.5基本符号:60°60°H2H1⑴ 表面粗糙度符号H1 ≈1.4hH2=2 H1h —— 字高数字与字母高度符号的线宽高度H1高度H22.50.253.583.50.3551150.571570.710211011430表 面 粗 糙 度 符 号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单独使用无意义)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横线上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符 号意 义 及 说 明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⑵ 表面粗糙度参数: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单位是 m。注写Ra时,只写数值; 注写Rz时,应同时注出Rz和数值。例如:3.2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①的上限值为3.2 m。只注一个值时,表示为上限值;注两个值时,表示为上限值和下限值。3.21.6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Ra的上限值为3.2 m,下限值为1.6 m。Rz3.2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Rz的上限值为3.2 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值为3.2 m,加工方法为铣制。铣3.23.2max1.6min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Ra的最大值为3.2 m,最小值为1.6 m。说明:① 当标注上限值或上限值与下限值时,允许实测值中有16%的测值超差。② 当不允许任何实测值超差时,应在参数值的右侧加注max或同时标注max和min。例如:⒉ 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的注法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号,且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并尽可能靠近有关尺寸线。当零件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统一标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注 “其余”两字。所注代号和文字大小是图样上其它表面所注代号和文字的1.4倍。其余例如: 3.2C2C10.4M3.212.51.61.6其余25 3.23.23.23.23.23.23.23.23.23.230°3.23.230°在不同方向的表面上标注时,代号中的数字及符号的方向必须按下图规定标注。代号中的数字方向应与尺寸数字的方向一致。3.2×3.26.36.31.63.23.23.2⒊ 标注示例2×45°6.36.3×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被标注的表面。2.2 极限与配合一、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互换性要求: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由设计者根据极限与配合标准,确定零件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极限。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任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φ50)基本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零件合格的条件:最大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小极限尺寸。零件制成后实际测得的尺寸。允许零件实际尺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大值。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小值。⒈ 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设计时确定的尺寸。最小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 50.008 50基本尺寸 49.992 50 0.008⒉ 尺寸偏差和尺寸公差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代号:孔为ES 轴为es代号:孔为EI 轴为ei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量。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上偏差下偏差统称极限偏差最小极限尺寸φ50.008φ50基本尺寸φ49.992–0.0080.016(公差)+0.008(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下偏差)例:一根轴的直径为 60 0.015基本尺寸: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60mm零件合格的条件: 60.015mm≥实际尺寸≥ 59.985mm。 60.015mm 59.985mm上偏差 = 60.015-60 = +0.015下偏差 = 59.985-60 = -0.015公差 = 0.015-(-0.015) = 0.030下偏差公差带+0.008-0.008+0.008+0.024-0.006-0.022公差带图:公差带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公差的大小及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50+0.024+0.008 50-0.006-0.0220+基本尺寸-0 50例: 50±0.008上偏差φ50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标准公差⒊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⑴ 标准公差代号:IT 共20个等级:IT01、IT0、IT1 IT18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确定。⑵ 基本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基本尺寸+—00标准公差用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代号: 孔用大写字母,轴用小字母表示。上偏差=下偏差+公差下偏差=上偏差-公差基本偏差系列,确定了孔和轴的公差带位置。A基准孔基准轴RSTPCDEFFGCDEHYBGJSKMNUVXZZAZBZCF基本尺寸零线0+-孔J0+rafgdefcdbhjsjkmnpstuxzzazbzcgecfvy基本尺寸零线0-轴0基本偏差系列(3)公差带代号公差带代号组成 基本偏差代号,如:H、f。标准公差等级代号如:8、7。如: H8 f7孔的基本偏差代号孔的标准公差等级代号轴的标准公差等级代号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公差带的位置由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大小由标准公差等级决定⒋ 配合⑴ 配合的概念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间隙或过盈:δ=孔的实际尺寸-轴的实际尺寸配合:δ≥0 间隙 δ≤0 过盈φ20φ20配合⑵ 配合的种类① 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孔轴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间隙配合示意图最大间隙最小间隙最小间隙是零最大极限尺寸最大间隙最小间隙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② 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最大极限尺寸最小过盈最大过盈最小过盈是零过盈配合示意图最小过盈最大过盈+—0最小极限尺寸③ 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最大过盈最大间隙过渡配合示意图最大过盈最大间隙最大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⑶ 配合制① 基孔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制度。基准孔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公差带图:0-0+② 基轴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制度。基准轴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公差带图:00-+基轴制:A~H 形成间隙配合J~N 形成过渡配合P~ZC 形成过盈配合基孔制:a~h 形成间隙配合j~n 形成过渡配合p~zc 形成过盈配合NKJS基准孔公差带基准轴公差带rfgefhjsjkmnpstugf轴HFGFJMGRSTPU孔EF根据基本偏差代号确定配合种类二、极限与配合在图上的标注⒈ 在装配图中配合的标注标注形式为:采用基孔制配合时,分子为基准孔的公差带代号。基孔制间隙配合基孔制过渡配合H8 30f7n6 40H7轴轴套箱体 30H8f7 40H7n6基本尺寸孔的公差带代号轴的公差带代号底座滑轮销轴开口销采用基轴制配合时,分母为基准轴的公差带代号。例如:基轴制间隙配合基轴制过渡配合 12F8h7 12F8h7 12J8h7 12h7J8除前面讲的基本标注形式外,还可采用下面的一些标注形式。借用尺寸线作为分数线。用斜线做分数线。标注上、下偏差值。借用尺寸线作为分数线。30+0.0330-0.020-0.041 30+0.0330-0.04130-0.020 H8f730 H8/f730 ⒉ 在零件图中极限的标注⑴ 在基本尺寸后注出公差带代号(基本偏差代号和标准公差等级数字)。 30H8 30f7配合精度明确,标注简单,但数值不直观。适用于量规检测的尺寸。⑵ 注出基本尺寸及上、下偏差值(常用方法) 30+0.030-0.041 30-0.020数值直观,用万能量具检测方便。试制单件及小批生产用此法较多。⑶ 在基本尺寸后,注出公差带代号及上、下偏差值,偏差值要加上括号。-0.020 30H8( )+0.0330 30f7( )-0.041既明确配合精度又有公差数值。适用于生产规模不确定的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