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简介高中通用技术一、课程解读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教育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学课程。性质:1.立足于实践的课程;2.高度综合的课程;3.注重创造的课程;4.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作用:内容重构;学科重建;文化重创;课程重组。二、课程理念1、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2、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立足于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4、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5、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三、课程目标1、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2、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3、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4、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5、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四、技术及其性质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2、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3、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4、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5、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6、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即申请方法。五、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1.设立技术学习领域是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历史性突破;2.以技术素养的提高为主要目标,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转型;3.注重技术设计和技术实验,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注重条件替代,强调资源整合;5.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探索技术证书制度。六、通用技术科目内容结构示意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简易机器人制作建筑及其设计服装及其设计电子控制技术必修模块选修模块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七、通用技术课程的模块说明1、“技术”是高中新课程八大学习领域之一。(注:是本次课改新设立的课程)其科目有: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有9个模块,其中必学模块2个,为“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其余均为选修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教学时间为36课时。2、“技术与设计1”是高中通用技术必学的导入模块。旨在使学生理解技术设计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具体内容有: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 。建议在高二第一学期开设。“技术与设计2”是1 基础上的必学模块。旨在使学生学会典型意义的专题性技术设计,具体内容有: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建议在高二学完“技术与设计1”后开设。八、关于选学模块的建议对学生:修完必学的2个模块并获得4个学分,作为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就业或升学的需要要修学选修模块。建议具有工科、农科取向的学生至少再选修(2个模块)4个学分,共获8个学分。农村普高的学生可以结合“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对师资:课程实施需要多方面课程资源,而师资资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应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同时还应注意开发与利用其他人力资源。在技术教育中教师既要关注书本上的内容,更应关注学生学习中获得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在技术设计活动中的真实体验和观察。技术设计与日常生活、与社会经济相密切相连,各领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叉与内存相关性,应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技术设计的学习。九、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应注意1、遵循学生技术学习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必从专业的角度,对技术原理性知识有过多的要求(如:对结构的理论力学分析,系统分析中建模技巧,控制论中根轨迹方程等)。从以上解剖可见,4个主题的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基本是:理解一般涵义研究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剖析自行选题设计制作2、在进行设计和制作时应考虑某些注意事项,如设计的规范意识和安全意识、设计方案的多样性、制作工具和材料选择的多样性等。3、在实际应用中,各主题的设计是相互联系的,综合的。技术设计与日常生活、与社会经济相密切相连,各领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叉与内存相关性,应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技术设计的学习。用智慧的心灵做设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谢 谢 大 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