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教学建议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教学建议

资源简介

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教学建议
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黄育稼
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

一、课程标准内容
本单元内容体现了《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以下几点要求:
1、了解流程的涵义及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2、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意义,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3、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4、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5、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者流程的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二、教学要求
第一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基本要求 1、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产、生活和工作的意义。2、理解时序和环节的意义。3、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的流程表达方式。4、能阅读简单的流程图。5、能根据所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某一过程进行流程分析。
说明 案例分析“连续式淬火的工艺流程”不作要求。

第二节 流程的设计
基本要求 1、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2、了解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3、能用框图、文字、表格及程序流程图来表达简单的流程。
发展要求 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

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基本要求 1、理解流程优化的意义及主要内容。2、理解流程优化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3、能概括某种简单流程优化过程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发展要求 能对生产、生活中的流程作优化设计。

三、设计思路
  1、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了解流程,理解流程→设计流程→优化流程。研究的是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相对于其他三个单元而言,内容较易理解,其中流程优化的思想为后一单元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这里我们不是仅仅教给学生有关流程的知识,还要与学生一起探究有关流程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这些思想和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通过对流程的理解,培养学生优化生活和工作流程的能力,使学生体验革新的成功感和革新可能带来的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收获。
  2、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流程是以时间为核心的概念,所以本单元第一节认识流程部分从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入手,从时序、环节两个角度,紧紧抓住时间这个核心来使学生理解流程的概念,在时序和环节的基础上,引出了流程这个概念。然后用直观的图表让学生学习流程图的表达。
  3、第一节的生活与流程、生产与流程部分主要讲流程的意义,围绕“流程就是效率”、“流程就是质量”等技术思想展开。
  第二节流程的设计,首先在明确流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及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设计的步骤,然后通过手工、批量生产小铁锤的工艺流程设计两个相对照的例子,让学生在具体的例子中学会设计,同时说明流程并非自然过程,是需要根据目标和环境的要求进行设计的。不同的流程,产生的效益往往不同。
  4、第三节围绕着流程的优化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和条件展开,流程的设计具有不惟一性,已经设计的流程还可以进行改进、优化。用工期优化、工艺优化和成本优化三种常见的情形进行说明,使学生理解流程优化的思想,学会对生产、生活中的简单流程进行改进设计;通过对流程优化条件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1、相关学科知识。本单元内容要求学生具有初中物理、化学学科的相关知识。
  2、教学器材和材料。本单元涉及到两个小试验:双色圆珠笔安装和纸制提兜设计制作。前者可让学生自己准备双色圆珠笔,也可由教师提供;后者由教师准备足够的浆糊、订书机、牛皮纸或厚纸等。可以准备几辆自行车,让学生在课后去尝试自行车前轮装圈上轴的过程,加深对流程的理解。教师可根据教学设计以及本校情况酌情使用和选择替代器材、材料以及与为教学服务的音像资料等。
五、课时安排
  第一节 生产和生活中的流程 2课时
  第二节 流程的设计 2课时
  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2课时
  共计 6课时
六、教学建议
1、了解流程的涵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流程是技术活动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应用非常广泛,对提高工作效率,实行科学管理等都有重要的意义。而不同领域里的流程,它们的思想和方法是相通的。学生也许对流程的概念并不了解,但流程的意义并不难懂。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身边的案例来理解流程的涵义和意义。这里,应抓住两个关键点:流程的时序和环节。但是,在用实例讲清了流程的涵义之后,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研究流程?生活中的很多事件以及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都可理解为流程,重要的是如何使得流程产生更大的效益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2、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意义
  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常见的工作流程或生产流程来分析和理解时序和环节的意义。使学生学会阅读一些工艺机理不太复杂的流程图。教师要关注学生身边的世界,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并把自己的认识与日常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需要读懂流程图的场合,知道流程图有多种表达形式。
3、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教学中,要牢牢把握:设计流程以分析事物的内在性质、规律和相关因素为基础,以时序和环节为设计的主要线索将事物按一定的时序分解成若干环节。也要让学生知道,生活、生产中的流程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情况,“显性”流程相对比较容易描述,“隐性”流程相对复杂,需要大量的试验和探究才能得出。流程设计中,时序和环节的设定和表达要简要、明确、操作性强,并且前后连续,衔接紧密,同时环节与环节之间必须是可以切分的。学生对某一简单流程设计的分析,应根据事物的内在性质、规律和相关因素,对流程设计的时序和环节进行把握。
  4、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生活生产中的技术改进和革新,多说出自对已有生产流程的整体改进或者是对其中中某一环节的改进,其目的不外乎为了提高工作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耗、保护环境等。在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基于案例分析得出,流程的改进和优化,首先是分析现有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为基础,再根据分析诊断的结果对流程进行简化和重组。而流程的改进与优化同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产生与应用是密不可分的,每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产生与应用都会推动流程的改进与优化。
  5、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者流程的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生产中已经存在的、尚有改进的可能的流程进行讨论。流程的选择很重要,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流程,让学生尝试将流程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服务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学生理解和改进工业生产中复杂的流传有困难,可以让学生结合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提出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学生经历典型的技术设计、制作与评价过程,将流程的基本知识应用与技术实践的过程,掌握流程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七、教学评价
  1、根据课堂上学生对本单元“马上行动”、“思考”等栏目内容的完成情况,了解和判断学生对基础内容的掌握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2、从学生所做的流程设计方案中,评价学生对流程、优化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3、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外在行为表现中,观察学生是否将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外显为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的自觉行动。
  4、在小组试验中,不仅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评价学生与其他同学的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