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知识内容列表——《技术与设计1》主 题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主要知识点技术及其性质 技术与人的关系 Ⅰ 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Ⅱ 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Ⅰ 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Ⅰ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技术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的影响 Ⅰ 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技术的目的性、综合性、专利性 Ⅰ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技术的两面性、创新性 Ⅱ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Ⅱ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人机关系的含义 Ⅰ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Ⅱ 高效;健康;舒适;安全。合理人机关系的实现 Ⅰ 考虑到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考虑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的关系;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信息的交互。设计过程 设计的一般过程 Ⅱ 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发现技术问题的一般方法 Ⅰ 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技术问题内容与价值的判断 Ⅰ具体设计要求的列出 Ⅱ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Ⅰ设计分析的基本思路 Ⅱ 合理的设计分析是成功地进行技术设计的关键一步,分析得当可以指引以后的技术设计少走或不走弯路。详见上册P94页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功能、结构稳定、安全可靠、成本适当、易于制作等。产品设计分析的三个要素 Ⅱ 产品设计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材料和标准件的选择 Ⅰ 标准件:采购方便;直接使用,简化制作过程;相对便宜,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实现通用通换,易维护。设计方案的制定 Ⅱ ①草图法;②模仿法;③联想法;④奇特性构思法。设计方案的比较、权衡并选择 Ⅱ 对方案进行评判和比较,要从设计的目的出发,针对一些相互制约的问题进行权衡和决策,选出较为满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优点进行改进。考虑的方面:实用、美观、创新、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加工难易程度、经济成本等。设计的一般原则 Ⅱ ①创新原则;②实用原则;③经济原则;④美观原则;⑤道德原则;⑥技术规范原则;⑦可持续发展原则。工艺的含义及常见工艺的种类 Ⅰ常用工具设备及常见材料的简易加工方法 Ⅱ 金工工艺: 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和表面处理等。加工工艺的选择与操作 Ⅱ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Ⅰ 模型制作的一般步骤:①选择合适的材料;②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③按设计图样划线;④对材料进行加工;⑤装配;⑥进行表面处理;⑦对产品进行评价;⑧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设计的交流 设计想法和成果的交流 Ⅰ有价值信息的提炼 Ⅰ一般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正等轴测图 Ⅰ简单草图的绘制 Ⅱ简单形体三视图的绘制 Ⅱ简单形体的尺寸标注 Ⅰ 尺寸三要素:①尺寸界线;②尺寸线;③尺寸数字。详见上册P124页设计的评价 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Ⅰ 技术试验是技术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技术试验不仅是对技术成功与否的验证,更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简单技术试验的设计 Ⅱ 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①优选试验法;②模拟试验法;③虚拟试验法;④强化试验法;⑤移植试验法。技术试验报告 Ⅱ 技术试验试验报告:试验项目、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设计过程的评价 Ⅰ最终产品的评价 Ⅱ评价报告 Ⅰ 掌握雷达图的画法详见上册P70页高考知识内容列表——《技术与设计2》主 题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主要知识点结构与设计 结构的含义 Ⅰ结构的类型 Ⅰ 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结构的受力 Ⅰ 实体结构: 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框架结构: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壳体结构: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结构的强度 Ⅱ ① 结构的形状;② 使用的材料;③ 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结构的稳定性 Ⅱ ① 重心位置的高低;②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③ 结构的形状。结构与功能 Ⅰ 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也直接影响事物的功能。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Ⅰ结构设计方案 Ⅱ 参见下册P26页《简易相片架的设计》结构模型或原型制作 Ⅱ ①设计项目——②设计要求——③设计分析——④设计方案——⑤呈现草图(如:设计相框、雨伞架、垃圾桶、鞋柜、衣架、笔桶等)结构设计案例的评价 Ⅱ 经典结构设计的欣赏与评价:从 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合理性、工艺精湛程度等;文化角度:文化寓意与传达,美学原则,反映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特征,个性特征等。流程与设计 流程的含义与意义 Ⅰ时序、环节 Ⅰ简单流程图的阅读 Ⅱ 识读流程图的要点: ⑴找流程的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 ⑵弄清流程中时序的体现与特征; ⑶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简单流程图的绘制 Ⅱ (举例)小铁锤的锤头加工流程图:下料→划线→锯削→锉削→划螺孔中心线→钻孔→攻丝→倒角→淬火→电镀。小铁锤的锤柄加工流程图:下料→磨削圆头→板牙套丝→电镀。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Ⅰ 材料、工艺、设备、人员和资金、环境等。简单流程的设计方案 Ⅱ 举例:下册P52页《小铁锤的加工流程设计》一例流程优化的主要内容 Ⅰ流程优化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Ⅰ简单流程的优化 Ⅱ系统与设计 系统的含义 Ⅰ 构成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2)要素(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3)整体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所没有的。系统的基本特性 Ⅱ (1)整体性(全局、集合):——侧重于“部分影响整体”。是系统的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1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2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之和。例:巴尔扎克的塑像、“木桶理论”、一招不慎全盘皆输、弃卒保车、“阿波罗”登月飞船上的零件。(2)相关性(匹配、关联):——侧重于“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联”构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彼此相关的。例:古代建筑的“梁柱结构”、合金钢材料各种性能的相互影响、家庭装修工程。(3)目的性(功能):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这是区别不同系统的主要标志。(4)动态性(更新):物质都是不断变化,因此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5)环境适应性(自适应):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不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例:“春捂秋冻”、电冰箱不能紧贴墙放置。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 Ⅰ 明确问题,设立目标-----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分析计算,评价比较-----检验核实,作出决策。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Ⅰ (1)整体性原则:系统分析首先要着眼于子系统整体,要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阶段;先看长远,再看当前。例:田忌赛马、丁谓修复皇宫、街道各部门施工(2)科学性原则:系统分析一方面要有严格的工作步骤,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用说服力。例:种稻“三三进九不如二五一十”(3)综合性原则:系统分析时还要注重综合性原则,要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例:孝襄高速公路、都江堰水利工程、埃及阿斯旺水坝简单系统设计方案 Ⅱ 举例:下册P87页《手电筒照明供电部分的设计》一例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预定目标的系统的过程。它包含对某个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同时需要运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对其设计过程进行分析、设计。系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1)系统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要从整体出发,以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为目的;(2)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运用系统的思想综合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冲突问题,注重各部分的横向、纵向联系;(3)系统设计方案的优化:先从整体考虑优化,统筹兼顾,再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部分的设计。系统优化的意义 Ⅰ 在给定的条件(或约束条件)下,根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的目标值达到最大化(或最小化)。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Ⅰ 约束条件:对系统起限制作用的,并且是不可人为调节的。影响因素:是指对系统的目标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可以人为调节的因素。例:农作物种植系统的优化——农业间作套种、利润问题。控制与设计 控制的含义 Ⅰ控制的应用 Ⅰ控制手段 Ⅰ 按人工干预来分:人工控制、自动控制;按执行部件来分:机械控制、气动控制、液压控制、电子控制。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Ⅱ 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的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Ⅱ 闭环控制系统:系统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Ⅱ 开环:参见下册P104;闭环:参见下册P106。控制系统的干扰因素 Ⅰ 在控制系统中,除输入量(给定值)以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称为干扰因素。功能模拟方法和黑箱方法 Ⅰ 功能模拟方法:以功能和行为的相似性为基础,用“模型”模拟“原型”的功能和行为的方法。黑箱方法:把将要研究的系统作为黑箱,通过对系统输入与输出关系的研究,进而推断出系统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方法。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Ⅱ 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系统要达到的目标?控制的对象?被控对象的特性?被控量和控制量?外界的主要干扰因素?怎样的方案既达到目的、又经济、易于实现?设备和元件?参见下册P120及P121两个案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