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高考考试说明解读及试卷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技术高考考试说明解读及试卷解析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高考考试说明解读及试卷解析
2009年5月6日 ZW
通用技术高考考什么
突出考核学生的学科能力。
1.理解能力
能理解所学技术知识的要点,把握各种技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
能运用所学技术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技术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能理解技术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因素。
2.设计能力
能发现并明确有价值的问题。
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的设计。
能读懂简单的技术图样,能用常用的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思想。
能用恰当的方式交流设计思想,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3.制作能力
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
能正确地选择常用的工具,正确、安全地进行操作,制作出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4.试验能力
能根据技术需要或设计要求对产品进行技术试验,能写出试验报告。
能通过试验发现问题,能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或优化方案。
5.评价能力
能根据技术与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正确评价技术作品。
会判断技术的价值,分析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写出评价报告。
能在多个方案中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
6.应用能力
会举一反三地使用所掌握的技术。
能利用所学的技术解决简单的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考试内容的要求:
通用技术高考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Ⅰ、Ⅱ两个层次: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其中的技术思想方法,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
高考试卷题型结构:
“技术与设计1”约占50%, “技术与设计2”约占50%。
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
读图作图题(可能包括读图题、作图题等)
分析评价题(可能包括分析题、评价题等)
应用题(可能包括试验题、设计题和操作题等)。
高考试卷命题分析: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一般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和2008年10月高考试卷相比,2009年3月高考试题无论选择题还是非选题难度都有提高。
命题考虑到:
一定的难度梯度
科学性
照顾城乡差异
依据教材 课标 指导意见的要求
体现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2008年10月高考试卷得分情况:
选择题平均扣5分
非选择题得分值
21题 5.28(共6分)
22题 5.41(共6分)
23题 4.75(共6分)
24题 4.91(共6分)
25题 4.33(共6分)
26题 8.37(共12分)
27题 12.19(共18分) 合计 45.24分
2008年10月高考试卷分值按单元分布:
项 目 题号 分 值 比 重
考试内容分布 技术与设计1 58(57) 56%(57%)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1 2 ( 2) 2%(6%)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2、3、15、26(1) 12 (13) 12%(13%)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5、22、27(3) 12 (11) 12%(11%)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0(0) 0%(0%)
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6、8、27(1) 8(2) 8%(2%)
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 7、21、27(2) 28(21) 28%(21%)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4、17、18 6(6) 6%(6%)
技术与设计2 42(43) 43%(43%)
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 9、10、11、26(2) 12(14) 1%(14%)
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 12、13、23 10 (9) 10%(9%)
第三单元 系统与设计 16、24 8 (4) 10%(4%)
第四单元 控制与设计 14、19、20、25 12 (16) 12%(16%)
说明:()内的为2008年浙江省会考卷的分析数据
历次试卷知识点分布比较:
历次试卷知识点分布比较:
二次高考试卷非选题分析:
21.根据立体图,补全俯视图和左视图中所缺漏的图线。
难度0.88
要注意:对齐、虚实线、不遗漏、不多画。
部分考生对三视图的画法掌握不理想没有做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建议加强三视图练习。
2009年3月高考试题
21、根据立体图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2008年10月高考试题
22.现代汽车普遍采用了高靠背座椅(见附图页),座椅靠背的角度可以调节,座椅上配有安全带,通道两边座椅的扶手可翻转以方便旅客进出。请从人机关系的角度评价分析: (1)哪些设计体现了高效目标? (2)哪些设计体现了舒适目标? (3)哪些设计体现了安全目标?
难度0.9
考人机关系
有学生回答不够明确,应具体说明。
2009年3月高考试题
22、普通折叠自行车通常采用车架中部折叠方式,如图所示的折叠电动自行车改为后轮和车座同时反向折叠,折叠后尺寸更小。采用具有国内发明专利的超小型轮式电机,减小了车的体积与质量。该车具有电动和人力两种驱动方式,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车架采用可回收的铝合金材料,座垫、车轮、踏脚等均采用通用件。该车的限速功能符合行业标准。请从设计原则的角度评价: (1)该产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设计的创新原则? (2)该产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 (3)该产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注意解题方法
(1)注意用专业术语回答。
(2)借鉴题目本身的叙述。
(3)问什么,答什么,言简意骇。并且针对性强。(阅卷,速度快)
2008年10月高考试题
23.周艳同学准备用木材制作一个简易小书架(如图所示),该书架有两个支撑托架和一块搁板组成,周艳设计的制作流程如下: 请补充漏写的环节,在有“▲”处添上相应的内容。
难度0.79
箭头、方框不能少
环节的描述要准确
要仔细推敲
2009年3月高考试题
23、如图(a)-(e)所示为普通台扇待装配的零部件,图(f)-(h)为装配过程的部分示意图。 (1)请根据示意图画出装配(a)-(e)所示零部件的流程方框图。 (2)该装配流程中各步骤之间的时序具有 (填“可”或“不可”)颠倒的特征
2008年10月高考试题
24.小王同学见到一位老人骑着自行车在小路上行使(如图所示)。为了优化该自行车系统,小王想出了一下措施: ①提高鞍座的弹性;②调整鞍座的高度;③在车架上增加减震装置;④调节轮胎充气量到适中;⑤提高刹车的可靠性;⑥将车架上的斜杠改为横杠;⑦将简易链条罩改为封闭式;⑧在自行车后部装一个车篓;⑨调高车把的高度。
分析上述九项措施,在下列“▲”处填写符合要求的措施序号。 (1) 能增加自行车系统功能的时 ▲ ; (2) 能提高安全性能的是 ▲ 、▲ ; (3) 能减轻颠簸的是 ▲ 、▲ 、▲ 。
难度0.82
2009年3月高考试题
24、如图所示的挖掘机是建筑、采矿等行业常用的机械设备,某挖掘机生产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对挖掘机的动力系统、行走系统、挖掘系统、控制系统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分析和优化,从产品设计、加工工艺、生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优化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改进行走系统,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
增加锤头、抓斗等配件,拓展使用功能;
加强生产管理,提高零部件结构,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驾驶室安装空调,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请对生产厂家关于挖掘机的系统分析以及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 生产厂家对挖掘机产品的分析体现了系统分析的 原则、 原则、 原则; (2) 以降低生产成本为优化目标的改进措施是 (在“ ”处填写合适措施的编号)
2008年10月高考试题
25.如图所示为简化的飞机飞行状态控制系统。陀螺仪检测飞机的飞行状态后,将信号送给自动驾驶仪,自动驾驶仪将飞行状态与给定状态进行比较,根据偏差值控制舵机运转,舵机操纵飞机尾翼,调整飞行状态。
(1)请根据上面的示意图,补充完整飞机飞行状态控制系统方框图。(在“▲”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2)陀螺仪将检测到的飞行状态信号传送到自动驾驶仪与给定状态进行比较的过程称为 ▲ 。 (3)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遇到气流时,飞行状态会发生变化,这种给定状态以外引起飞行状态变化的因素称为 ▲ 。
难度0.72
2009年3月高考试题
25、传统列车的动力装置集中安装在机车上,机车后面拖着许多没有动力装置的客车车厢。我国新开发的动车组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客车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提高了列车的运行速度。如图所示为经过简化的动车牵引传动控制系统示意图。驾驶员向自动驾驶装置发出驾驶指令(设定速度),自动驾驶装置发出信号控制牵引传动装置运转,牵引传动装置驱动车轮转动,从而使动车运行,速度传感器检测动车的实际运行速度,并将测得的速度信号发送给自动驾驶装置与设定的速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偏差值调整动车运行速度。
(1)根据上面的示意图及其描述,在控制系统方框图中“ ”处填写与动车牵引传动控制系统相对应的内容。
(2)速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动车行驶速度信号传送给自动驾驶装置与驾驶指令进行比较的过程称为 ⑥▲。
学生暴露的问题:审题能力欠佳,不会分析控制过程。
原因:平时训练不注意;审题用时不够,匆忙、马虎。
对策:平时讲解习题时强调关键词句的寻找,引导审题思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加强对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等控制组件的概念教学和区分。
关于控制器、执行器、控被控对象的区分。
一、控制器的特点 1.有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有两个以上的选择,根据输入的信息,能确定其中之一。如果不具备判断和决策能力,就不能称控制器了。 2.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如放大或转换等,并发出控制命令。
二、执行器 执行器也会对信号进行处理,如放大或转换,执行器与控制器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判断决策能力。其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三、被控对象 被控对象的确定,与下列因素有关 1.设计控制的目的 2. 控制量到输出量之间的信息传递。 3. 检测装置所检测的量(输出量)所涉及的对象。
2008年10月高考试题
26.现有一个卡通造型的花盆架(如图所示),花盆架用钢筋制成,脚掌用铁板焊接而成。
(1)请设计一个简易的试验方案,用花盆作为试验器材,检验该花盆架在平地上站立时左右翻倒的稳定性 试验名称: ① ▲ 试验目的: ② ▲ 试验准备:带有不同重量标记的花盆若干,待测试花盆架。 试验过程:将花盆架在平地上站立放稳; ③ ▲
(2)若花盆架左右稳定性不够, 为了提高其稳定性,请从以下三 个方面各提出一种具体的改进措施: ①改变重心: ②改变支撑面: ③改变结构的形状:
难度0.69
2009年3月高考试题
26、如图所示为残障(坐轮椅)人专用卫生间的设计示意图。请分析设计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参考答题示例,在“▲”处填写图(a)、(c)的主要设计内容。
答题示例:图(b)的主要设计内容是安全设施(拉手和扶手)安装的高度。
①图(a)的主要设计内容是 ▲ 。
②图(c)的主要设计内容是 ▲ 。
(2)图(b)所示的拉手采用四只膨胀螺钉固定在墙体上,若要求拉手在980N的水平拉力(与墙体垂直)作用下,拉手与墙体的连接不发生松动。请设计一个简易的试验方案,用质量为100Kg的重物(其余辅助材料自定)检验拉手的安装是否合格,只要求用示意图表示试验方法,必要时用文字作简要说明。
(3)若试验后发现拉手与墙体的连接发生松动,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能够增强连接强度的措施,并把选项序号填写在“ ▲ ”处。 ①增加拉手安装板的厚度; ②增加拉手安装板的面积; ③选用更长的膨胀螺钉; ④选用直径更大的膨胀螺钉。
能够增强连接强度的措施是 ▲ 、 ▲ 。
技术试验类应用题,这类问题不能忽视。像结构稳定性、强度试验等方面的试验设计或制作类应用题必须要有一定量的关注,最好能经历相应的实践。
2008年10月高考试题
27.在汶川大地震中,张明同学因腿部受伤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于刚同学为他设计了一张适合于在床上看书,写作业的小书桌(见附图页)。
(1)请分析该小书桌的设计是如何实现桌面角度可调节的?
(2)请你帮助张明同学重新设计一张小书桌,设计要求: A.适合于放在长×宽为2000mm×1200mm的床上; B.桌面角度可调节,角度调节方案不要与本题给定的图例完全相同; C.桌脚可以调节。请划出设计草图,标出长、宽、高尺寸,并说明你的设计方案中,是如何解决桌面角度和桌脚可调节问题的?
(3) 请说出你的设计方案中除桌面角度和桌脚可调节之外的两个特色。
难度0.67
08卷第1小题
有些考生把铰连接说成刚连接、铆接等等,还有未焊接。
支撑架和凹槽,铁圈、铁杆、U型结构、U型装置、纹路、条纹、档位、支撑点、凹凸点、凸点、木条锯割点、木条锯纹等等。
08卷第2小题 共12分。
A.草图等5分
(A)草图不能表达小桌子形状或其它平面图,基本不得分,除非有尺寸标注分。有些学生干脆没有图,这样即使桌脚和桌面的可调方案写得很好也会扣分。
图画不好,用笔不规范 ,铅笔画图,要描黑。
B. 尺寸, 3分
学生的扣分点较多都是尺寸标注有问题。
如果在图的边上用文字写出长、宽、高,一律不得分。
其次,尺寸标注三要素不完整,总共扣1分。
第三,桌子的长度宽度高度有情境限制。
学生对于尺寸大小空间概念很弱,(有学生把尺寸标成长2000m、宽1200m)
C.桌脚和桌面的可调方案 4分
桌脚和桌面的可调方案,要把桌脚和桌面角度的调节装置在草图中清晰的表示出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他们用文字进行补充说明。因为题目要求“说明你的设计方案中,是如何解决桌面角度和桌脚可调节问题的?”
若在图中能把调节装置清晰的画出来再用文字清楚的表达出来都给满分。
画一个“按钮”、“调高器”、“调节器”等“万能装置”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却没有具体的文字补充说明。或者文字说明是按这个按钮就可实现桌脚或桌面可调节,或者说可以自动控制桌面角度和桌脚高度。
所以角度与高度可调节,要有方案,的文字说明,文字与图形相互印证。
第3小题分析。特色,4分
特色说明扣分多,
桌子的特色应该是除桌子基本功能之外的功能或者是创意,
例如,“桌面上可以放书、笔”、“桌子很稳定”、“桌子上可放台灯”等等 不得分。
角度与高度之外的特色,也要图形与文字相互印证; 不要凭空说:结构新颖,人机关系好,新材料,方便携带,经济等。
2009年3月高考试题
27、某中学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畚箕中的垃圾容易被风吹出。为解决这一问题,从网上收集到2个可供参考的产品图片(如图所示)。
(1)请分别指出这2个产品是如何实现防风功能的?
(2)请你为学校重新设计一个具有防风功能的畚箕,设计要求如下:
A.尺寸大小适合中学生使用;
B.防风装置具有新的创意;
C.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和便于制作;
①画出你的设计草图,必要时用文字说明;
②在草图上标出畚箕的长、宽、高尺寸,指明各部分所用的材料;
③说明你的设计方案是如何实现防风功能的;
④说明你的设计方案中除防风功能以外的两个特色。
设计题要灌输设计分析的思想
在设计题中,设计分析很关键,本卷虽没有直接要求考生进行人物环境的设计分析,但实际上让考生叙述所给方案的实现,也是一种设计分析,
在设计分析中要强调如何实现自己的方案,很多考生都知道作品要做得创新、美观、安全,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实现。
复习对策:
加强综合题训练,根据学生程度合理选择习题,保持适当难度,同时不要打击学生自信。
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习题讲解时注意拓展知识点。
要点重复应不厌其烦,对于概念的掌握比较清晰。
针对学生课下复习通用技术时间短。可以课上给学生看书时间,提醒学生注意课本概念的记忆理解,教师自身教学语言要精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