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研究中成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让学生在研究中成长

资源简介

让学生在研究中成长
湖北省麻城市第一中学 (438300)段军威
摘要 :自参加工作以来除负责相关高考学科课程外,还一直坚持辅导学生的综合科技实践活动,科技教育毕竟不同于学科教育,它是一种多元学习模式,对大多数师生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让学生在研究中成长?经过几年的实践,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 探究 科技教育 成长
新时代的教育,无论是你认识到或还是没有认识到,都主要是围绕着学习、应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而开展的,学生脱离“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即脱离研究过程或探究过程,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科学知识。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了顺应教育改革,更新观念,注重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我校把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和一种学习技能进行全面实施。我自参加工作以来除负责相关高考学科课程外,还一直坚持辅导学生的综合科技实践活动,科技教育毕竟不同于学科教育,它是一种多元学习模式,对大多数师生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让学生在研究中成长?经过几年的实践,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科技活动课与学科课程不同,它是一种多元的,学科课程侧重于知识,而科技活动课侧重于过程、方法。我们可以把学科课程中内容拿到科技活动课中作为探究的素材,这就有一个问题,对于学科课程中的内容,大多学生都有初步了解,觉得没有研究的兴趣,就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研究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记得我第一次指导学习小组研究电池时,大多数学生觉得没什么好研究的,似乎电池不就一个正级、负级,用导线一连,灯泡就亮,这有什么好研究的呢?我当时就给同学们提出了若干问题:①为什么电池的两个电极活泼性要不同呢?②普通Zn-Mn电池为什么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气胀,或漏液现象呢?③手机电池一般用的是可重复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为什么单单选择锂这种金属呢?④一小节5号电池可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耕作能力,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⑤某种电池中含的相关元素会毒害植物种子,影响其发芽率,你知道其中的机理吗?当时学生们都目瞪口呆,这些都是学科教学中不可能讲到的, 也就是需要同学们自主探究的内容。我一一为他们作了解释,并指导他们探究的方向,学习小组中邱妍同学的研究论文《废旧电池毒害生物的研究》获科技创新大赛大奖。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一定要关注身边的热点问题,如几年前社会上流传的肯得基制作过程中的滤油粉有毒的问题,我让同学开展研究下列问题:滤油粉的成分是三硅酸镁,你根据我们化学学科中硅酸盐知识试着写出其结构式,从其结构式上看他为什么会滤油?(都与化学相关内容相关联),再如,今年的毒牛奶问题,事实上大多数人都知道里面添加三聚氰胺,知道三聚氰胺对幼儿有害,可能仅此而已。那么奶农为什么要添加了三聚氰胺呢?添加后有什么作用呢?其实这其中有一个检测的问题,奶农为了赚更多的钱,往牛奶中注水,牛奶中蛋白质含量降低,检验牛奶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蛋白质含量,而检验蛋白质主要是检验其中的氮元素的含量,为了提高注水牛奶中的含氮量,就向牛奶中添加了稳定性好,无色无味含氮量极高的三聚氰胺。因三聚氰胺溶解度很少,所以牛奶加水量受到限制,为了弁取暴利,改向奶粉中添加大剂量三聚氰胺,导致出现人命案。其实毒牛奶案的关键是一种检测手段的落后,普通检测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只能检测出含氮量,而不能检测出氮元素是不是由蛋白质提供的,为什么毒牛奶又被发现了呢?这就是要有更精准的检测手段——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些介绍给学生,就可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是“凯氏定氮法”什么是高效液相色谱法,还可以布置学习自主研究商店中卖的橙汁是否兑 水。(检测中维生素C的含量,道理同上)
二、要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在探究过程中迫切地需要得到老师的信任、鼓励和关怀,创新精神是很可贵,对学生的一些想法、灵魂,首先要采取肯定的态度,然后再进行科学的分析。有些学生的想法,创意可能看起来很幼稚,但是他有创新精神,就是成功的。
在指导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过程中,下课后李斌同学怯怯地跟我说:“老师,我有一个小小的想法,可能很幼稚,我说出来,你不要笑话我。”原来李斌同学在家里插座坏了时,接电线感觉费时费力,他就设计了一个方便实用的剥线器,这个想法的确很小的,但实用,有实用价值。我在班上讲这件事时,先讲了一个故事:广东的一位小朋友锁门时发现门的合页经常会被门夹弯,主要是和合页和门是垂直方向的,难以避免被夹弯,为了避免这一现象,他设计了一种新的合页,合页是正三角形的,锁门的时候,合页与门是60°自然下垂,就不会被门夹到了,这个改进很小,但实用;获得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还取得了国家级完用新型专利。李李斌同学的改进后来也获得国家级专利。
三、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对学生的探究的最好肯定就是展示和推介他们的成果,为他们提供一系列展示的舞台,这样既能走到科技教育的示范作用,也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我们为学生提供的舞台主要有:1.“学生科学院”、“绿色家园协会”活动,这两个组织是学生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教育的两个机构,让学生自主组织,自主管理,充分展示其才华。2.“科技节”活动,每年定期举办科技节活动,让学生作科技创新的报告,以展台、展板的形式展出他们的成果,让全校师生参观、欣赏。3.将学生的创新成果择优申报各级各类创新,发明类大赛,让学生在更大范围内展示他们的才华。今年我校杨宏波、邹如乐、朱胄如三位同学的科技项目《自动水位开关水泵》入选湖北省科技创新大赛代表队,代表黄冈市远赴新疆参加23届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与全国的优秀学生同台竞技,他们感到由衰的自豪,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总之,科技教育的开展主要是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引路,让他们在研究中成长。
参考文献:
①成广兴 申义阳主编《化学教学概论》 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②任志鸿主编《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高二化学上册》南方出版社2005.
③郑勇 李光林著《研究性学习方法指津》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4
作者简介:
段军威,男, 1982年生 ,中学二级教师,2004年毕业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湖北省麻城市第一中学(http://www.)担任高中化学教学、化学奥赛辅导、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辅导、教科室教科员等工作。常规教学评估中多次被评为A等及先进工作者。2007年被湖北省中学生化学竞赛委员会评为优秀辅导教师,指导罗楷亮、丁萌、张云帆等多名同学的科技项目多人获奖,并获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2008年带学生远赴新疆参加二十三届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决赛获铜奖,黄冈市优秀科技辅导教师。撰写的论文《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校园和谐发展》被《十一五教科研成果大典》收录发表;《探究性教学在化学日常教学中的初探》被中央教科所评为二等奖;《用诊断思想对化学习题教学的思考》获湖北省三等奖;编写的《全效学习月计划·同步特快(化学)<碱金属>》一书被南方出版社出版发行;参与的国家十五课题《课程改革整合实施研究》获国家一等奖,麻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Tel:13597601980 E-mail:duan198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