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基本能力复习-通用技术模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基本能力复习-通用技术模块

资源简介

修改说明
第一部分
【高考盘点】 结合第二部分【考点提炼】专题次序重新合并排列知识点表格顺序;【考情分析】和【备考策略】要简短,可行。
第二部分
【考点提炼】(重点)
合并、增加原稿中的分考点提炼,给原稿第二部分的考点提炼加真题示例、全盘解析
可以补充没有写到的重要的考点专题
可以删减没有必要的考点提炼
可以合并现有的不同考点提炼
整体按照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学习习惯排列次序
具体要求:
综合、简练、基础、形象(图、表、框图等)。源自教材,综合提升,横向拓展,注重基础,甚至兼顾初中、小学美术常识,提炼教材中的重点,但不是知识的罗列。
【真题示例】中现有高考题如果不切合【考点提炼】专题考点知识,可以在2010年各地州市考题中选取,标注出处。
【全盘解析】尽量删除一些多余的叙述
【高考模拟】删减不好的题,改换新题,更加新题。使其资料新颖,具有时代气息,结合热点,以题组的形式出现,一般3-5个小题
【模拟答案】有些需要简要解析 1.C 解析…… 2.B 3.C 4.C (原稿中没有做)
第三部分
1-2套学科训练试题(音体美、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各两套;理化生、政史地各一套)
选择各地好的专业试题,也可原创部分样题,没有用到的高考题也可以加入试卷中,都以题组的形式出现,一套5-8个题组,30-50个小题,尽量前面是10-20个选择题,以后题组就是综合体。简单、形象,不能太难,太专业,一定要降低难度,甚至可以是初中知识点,在中考题和初中的综合训练中提炼,修改。
试卷答案,尽量解析,使其学生一看就明白。答案最后要单独印刷。
合并、增加原稿中的分考点提炼,给原稿第二部分的考点提炼加真题示例、全盘解析
整体按照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学习习惯排列次序,可以删减一些考点,力求形象,简练,
删减内容附加在修改稿后,增加知识用不同的颜色或用 工具/修订/工具栏,
主要工作,完善考点题解格式、简化全盘解析、增加新题、解析所有题目、需两套测试卷试卷(两套)。
交稿时间5月18日,需要前期交稿排版,高考完后解析2010年高考题往原稿中加,
刘小虎 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 fmchz@ ( mailto:fmchz@ ) QQ:908486571 电话:053187631019 15153151230
整体模式【考点提炼】
【真题示例】
【全盘解析】
【考题答案】
【高考模拟】
【模拟答案】
《技术与设计》
第一部分 高考·综合透视篇
【高考盘点】
考题 考点
2009年高考27题 考查设计的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原理
2009年高考34(1)题 考查增加结构稳定性的方法
2009年高考34(2)题 考查常见工具——木工工具
2009年高考36题 考查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及产品说明书
2009年高考42(1)题 考查结构的类型
2009年高考42(2)题 考查流程设计的问题
2008年高考41题 考查创新设计的过程和展现设计成果
2008年高考41(3)题 考查结构的稳定性
2008年高考41(4)题 考查木工工艺工具常识
2007年高考15题 考查利用“控制与技术”素养解决实际问题
2007高考19(1)题 考查了开环和闭环控制
2007高考19(2)题 考查闭环控制中的被控对象
2007高考19(3)题 考查对控制与技术知识的灵活应用
【考情分析】
经过三年的试题分析可以发现,考题主要侧重体现考生的技术素养,利用所学技术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科学知识相融合,侧重操作实践类的问题,这也是考生现在最缺少的能力。从考题导向可看出书本知识是基础,但不能只抓书本知识,要活学活用,尽量体验技术设计过程。考题综合化、生活化、情景化,如07年的“办公楼大厅自然光照明控制系”;08年的“能使生活废水充分利用的冲厕方案”,“09年的第十九届图书交易博览会中的10部巨型书模型。”从具体问题出发自然引入各个知识点,没有前后、重点之分,所以考生必须掌握《技术与设计》的知识体系,能用所学的具体技术知识分析考题,切忌随意发挥,以致抛锚。
【备考策略】
1、必须建立《技术与设计》课程的主干知识网,熟悉主要的章节和知识,因为本课程与生活常识,科学知识相融合,要把考题考点分析回归到教材中的技术知识点上,以免混淆,答非所问。
2、注意培养技术素养,要用技术的思想解决问题,用技术的语言描述问题。比如“闭环控制系统、控制器、结构的稳定性、流程的时序等,可以说《技术与设计》课程中涉及到的常用 “专业术语”很多,不学技术课能理解但是说不准,这样凭着感觉作答考题,当然分数高不了!因为试题考查的是技术学科知识点。
3、注意审题,一定要能在试卷中发现哪些试题主要考查技术学科知识,这样才能准确作答,不要见题就答写,写了很多,其实不沾边,标准答案其实是一个技术名词。
4、注重技术、创新和科学的结合,分析题目要透彻,思路要开阔,作答要准确。
第二部分 考题·拓展考点篇
《技术与设计》I
【考点提炼一】 
技术设计的性质、分类及其知识产权
1、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与愿望。
(2)技术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 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永动机梦想的破灭;社会属性: 技术必然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如新旧社会对传染疾病的防范。
(3)技术的综合性:技术设计需要综合知识的应用,则重合作精神。
(4)技术的两面性:技术应用推动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幸福,同时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5)技术的专利性
1)知识产权: 智力劳动者对创造性劳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
2)知识产权的内容:主要有著作权,如对图书、音像资料的保护;商标:厂家或产品的标志性图示;还有专利权。
3) 专利的三种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4) 专利的种类: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5) 专利申请的原则:先申请原则,即先申请专利,后发表论文或公开,避免因过早公开技术而丧失保护机会。
6)专利的有效期: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专利10年。外观设计专利10年。
7) 专利申请:主管单位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可登陆网站http://www.sipo.),一是自己直接申请;二是到专利事务所委托专利代理人代办专利申请。
8)拓展:山东省近几年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很快,中学生参加创新大赛或申报专利的层出不穷,学生专利主要针对实用新型专利,并且对参加高考自主招生有一定的帮助。
2、技术、发明、创新和专利分类
(1)技术发明、原理创新、发明专利:三者相类似,都将一定的原理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可以说是原创的第一个,具有开创性、时代性、引领性。如电灯泡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成内能。
(2)技术革新、结构创新、实用新型专利:都是对原有物的改进与完善,尤其是对结构的改进,或对现有物的组合移植,使其有新的功效。
(3)外观创新、外观设计专利:是最常见,最简单的设计,但最容易忽视。只对产品形状、图案、色彩的改进,不变其物品的功效。如包装袋、各种不同外形的口杯。
缺【真题示例】找地州市今年的模拟题
【全盘解析】
【考题答案】
【高考模拟】
九、宁夏某中学马柱、王超、王磊同学发明了《多用剪刀》,该作品获第1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项目三等奖。
1.如果对如图的“多用剪刀”要申报国家专利,应向哪个部门申报( )
A.国家工商总局 B.国家科技部
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D.国家知识产权局
23.我国为了保护发明技术智力劳动成果制定的专门法律是( )
A.宪法 B.专利法 C.劳动法 D.民法
3.小学科学课配套手工制作工具中,有一种专门用于小学生剪纸片的剪刀,从设计的安全原则角度考虑,这种剪刀的刀刃最好用( )
A.不锈钢 B.塑料
C.铁 D.塑料把手钢制刀刃
4.说明如图多用剪刀设计的优点,主要有那些功能:
5.民间手艺人张大川将传统的十二生肖形象雕刻在筷子上,设计了“生肖工艺筷”,不但造型美观独特,又使得人们在用餐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为此张大川向有关部门申请并取得了专利。请问张大川可以享有此项专利权多少年(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6.徐明设想要对自己使用的普通手机进行改造,既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手电照明功能,以方便夜间行路照明。这种改造属于(   )
A.原理创新 B.结构创新
C.新技术应用 D.外观创新
【模拟答案】 1.D  2.B  3.B  4.功能多,使用方便,可剪、可锯、可削、可切。 5.B(只能报外观设计专利,理论见考点提炼九)) 6.B
【考点提炼二】
设计的原则
设计的一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同时是发明创造的准绳。可结合《技术与设计》新课程的开设特点:“课时新、全精美、可规范”来形象识记理解八大原则,即“科实新、全经美、可规范”,以下加以形象化说明:
1、科学性原则:设计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或原理,如飞机、汽车外型的流线型,可减少阻力。
2、实用性原则:“为我所用,服务于人,方便实用”。如电视遥控器的发明。
3、创新性原则:“改进变化,精益求精,耳目一新”。可从产品的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考虑改进实现创新。
4、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产品设计最起码的需求,如小孩玩具的棱角不能太锋利。
5、经济原则:“物美价廉”,以最低的费用(成本)取得最佳的效果。
6、美观性原则:“喜欢舒服,爱不释手”,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型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可通过对产品造型、大小比例、使用材料、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设计组合来表达。
7、可持续发展原则:技术产品要考虑生态、环境、资源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实用的同时要节能环保。
8、技术规范性原则:产品或设计要有统一的标准,达到互通互配的目的。如各种插头插座的匹配。
缺【真题示例】找地州市今年的模拟题
【全盘解析】
【考题答案】
【高考模拟】
十、只有物美价廉、科学实用的设计才能服务于生活。
1.汽车设计者既要反映“以人为本”的宗旨,汽车外形设计成流线型、汽车的耗油量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低、除了雾灯、转向灯等基本设置外,有些汽车还设置了安全气囊、婴儿销等。这些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主要考虑了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
①安全性 ②经济性 ③技术规范性
④科学性  ⑤实用性
A.①②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2.对于图示键盘鞋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键盘鞋是把键盘的主体设计成鞋的形状
B.键盘鞋这种设计没有科学道理,不可取
C.键盘鞋是对鞋外观的创新设计
D.从键盘鞋的设计可以看出设计是一种纯艺术
3.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开启了抗生素时代,挽救了无数生命;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迅猛发展,抗生素束手无策,许多重症感染者因此死亡,这反映的技术性质是(  )
A.技术的两面性   B.技术的创新性  
C.技术的专利性  D.技术的目的性
4.2003年王永民教授发明了“王码鼠标”汉字输入法,将鼠标与数字键合二为一,单手打字,使汉字打字甚至比输入英文还简单。目前,微软、IBM等国际著名公司购买了王码的专利使用权。这一设计主要体现了设计的哪些原则( )
①创新原则 ②实用原则
③美观原则 ④技术规范原则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模拟答案】 1.B 2.C 3.A 4.C
【考点提炼三】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设计的交流主要依靠图纸,图纸就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用于设计交流的图通常有两种:透视图和三视图。
1、图纸的尺寸
尺寸界线、尺寸线(包括箭头)、尺寸数字(包括必要的符号及字母)是构成图纸尺寸的三要素。
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引出。也可以借助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做尺寸界线。尺寸线的终端一般用箭头表示尺寸的起止。尺寸数字表示构件的真实大小,一般标注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可以标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水平尺寸的尺寸数字字头朝上,垂直尺寸字头朝左,倾斜尺寸字头有朝上的趋势。
常见尺寸标注方法:①角度标注;②直径或半径的标注;③球面的直径或半径的标注;
在标注角度尺寸时,尺寸界线沿径向引出,尺寸线是以角度顶点为圆心的圆弧。
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分别加注符号 或R,若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 或R前再加注符号S。
2、透视图:(也适用于美术考点)
(1)形成规律: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不平行于画面的平行线组的透视必交于一点(即灭点)。
(2)类型:按消失点的数目分:
①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可同时观察到物体的前面和左右两侧的情况,因此一般用于室内布置、庭园、街景或主要表达物体正面形象的透视图。
②二点透视(又称角透视)主要画产品设计的效果图
③三点透视(又称斜透视)主要用于画建筑物(尤其高大建筑)的效果图
(3)画法:设视平线,取消失点,向消失点连线,图形画在连线内。
3、三视图的基本投影规律:
主、俯两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而且长对正; 主、左两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而且高平齐; 左、俯两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宽度,而且宽相等。
缺【真题示例】找地州市今年的模拟题
【全盘解析】
【考题答案】
【高考模拟】
十一、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1.在绘制机械图样时,我们把细实线主要用于画( )
A.可见轮廓线 B.不可见轮廓线
C.中心轴线 D.尺寸线
2.下列各三视图中正确的一组图是( )
3.根据如图所示的组合体,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左视图( )
4.根据立体图,请在答卷Ⅱ的题图中补全俯视图和左视图所缺的线条。
【模拟答案】1.D 2.C 3.B 4.
【考点提炼四】
体验技术设计与设计成果展现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技术设计从选题到制作成品都是创造性综合实践的过程。基本能力测试一般结合科学、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出题考查。主要测试学生实践能力,中学生亲历几次技术设计活动对提高基本能力至关重要。
1、确定主题:发现与明确问题。
2、制定方案:最关键的创造性活动,需要集思广益、设计方案。可分为:收集处理信息,构思设计方案,主要是在大脑中反复设计修改,将大脑中无形的设想变成有形的草图以便交流;主要掌握三视图的画法: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左俯视图宽相等;最后评价选择合适的最佳设计方案。
3、制作样品:即展示设计成果,对于制作工程较大的一般先制作模型,用来测试、评价、完善性能;对于设计简单、容易制作的产品可直接制作事物原型。还需了解有关材料,工具,设备及工艺方面的常识。
4、评价优化:评价设计成果是否符合设计的“八大基本原则”,比如科学、实用、创新、安全、经济、美观、可持续发展、技术规范原则,其中技术测试是检验产品性能及质量的科学手段,存在于生产施工前、生产施工过程、生产成品的测试中。
5、产品说明:产品说明书是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沟通的纽带,说明书的撰写要力求实事求是,不能夸大设计产品的性能,必须标明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安全隐患;表达要准确,不能用模棱两可的词语,更不能有误导性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尽可能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规范的字体。
二、展现设计成果材料
材料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为三类:天然材料、合成材料、混合材料。
1、天然材料:是指取材于大自然且保持原来特质的材料,如木材、黏土、石材等。
2、合成材料:又称人造材料,是人为把不同的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而成的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如塑料、玻璃、钢铁等。
3、混合材料:是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综合,如胶合板、纸、混纺材料等,混合材料会保持部分原来的特质。
三、工具和设备常识
1、木工工具:常用的木工手工工具有锯、刨、凿、斧、钻及度量画线工具等,木工最基本的设备是工作凳或工作台,此外还有钻孔机、锯床、平刨机、木工车床等。
2、钳工工具:画针、画规、样冲、角尺、锉刀、手锤及錾子、攻丝工具(丝锥和攻丝绞手)、套丝工具(扳牙和扳牙架)、钳工量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百分表等),钳工常用基本设备有钳台、台虎钳、砂轮机和钻床等。
四、工艺常识
是人们利用工具、设备对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最终产品所进行的技术活动的总合。简单的说,就是将图纸表达的设计方案变成实体产品的生产活动的总合。工艺是保证生产顺利实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不同材料、不同产品的工艺过程有所不同。
【真题示例四】
(2008年高考41题)
节约用水应从身边做起。某同学设计了能使生活废水充分利用的冲厕方案。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 废水储水池的底部位置应该 (高于、低于、等于)冲厕水箱的设定水位。
(2) 说明阀门1不能省略的原因。
(3) 木制支架是否为稳定结构?
(4) 制作木制支架需要哪些工具( )
①锯子 ②刨子 ③台钳 ④凿子 ⑤螺丝刀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2009年高考34(2)题)
制作晾衣架产生的木屑可以变废为宝用来制作蚊香,那么,使用下列哪一种工具产生的木屑最适宜直接制作蚊香( )
A.锯子 B.斧子 C.凿子 D.创子
【全盘解析】 以上考题考查了《技术与设计》的多个知识点,有一定的综合性。
41(1)题:设计新颖,考查考生的科学分析能力、设计分析能力,是一道基本能力测试好题。废水储水池的水能自动流入便池水箱,主要是靠废水储水池与便池水箱之间的位置高度差产生的水压工作,当废水储水池的底部位置高于或等于冲厕水箱的设计水位时,才能保证冲厕水箱正常使用。
41(2)题:综合考查了考生的科学分析能力,题目设置好,废水储水池和自来水管只能和便池水箱单向接通,因为自来水压很大,如果同时打开阀门1和阀门2,则自来水会倒流到废水储水池中,答案一定要突出关键词,把握要点,高度概括。同时笔者认为一项设计应该科学而实用,本设计不实用,操作复杂,应该把阀门1和阀门2改换成三通阀门(如图),平时阀门1关闭,自来水和便池水箱接通,但有浮球开关控制。当储水池中有水时才转动三通阀门,使用废水冲厕,本题有待磋商。
41(3)题:主要考查点涉及《技术与设计Ⅱ》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结构的分类多种多样,题中的木制支架是一种教材中所学的框架结构,当然是稳定结构,题目的问法太笼统。
41 (4) 题和34(2)题考查点在《技术与设计Ⅰ》“展现设计成果”中的工具与设备常识,考生可以参考地质出版社《技术与设计Ⅰ》98页至111页的知识,同时这也是一般常识,考生只要留意生活,或自己使用过一般的工具,都可以区分,对于③“台钳”可能考生比较陌生,正规术语应该叫台虎钳、老虎钳或虎钳”,一般装置在工作台(钳台)上,用以夹稳加工工件,是钳工车间必备工具。④凿子,是木件凿孔的工具。
【高考答案】 41题:(1) ①高于、等于都可以 (2)当使用自来水冲厕时,防止自来水进入废水储水池(3)是 (4)D 34题:(2)A
【高考模拟】
五、把思维和创意通过实践加工成物品,是设计的革命性进程。
1.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是( )
① 评价与选择方案构思
② 构思设计方案
③ 用草图表达构思
④ 收集和处理信息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2.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不属于金属加工工具的是( )
A.划规 B.手锯 C.样冲 D.刨
3.钳工工艺是一种常用工艺,下列不属于钳工加工所需工具的是 ( )
A.攻丝 B.矬 C.錾 D.刨削
4.工艺的一般过程正确的是 ( ) 
①备料 ②部件装配 ③零部件加工
④总装配 ⑤形成坯件 ⑥表面涂饰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③②④⑥
C.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⑤②③④⑥
5.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材料保持取材于大自然时的原本特质
B.合成材料的特质与所用合成原料不同
C.混合材料是天然材料的总合
D.混合材料保持部分原料的特质
6.下面有关钳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钳工基本操作有划线、锯割、锉削、攻丝、套丝等
B.钳工画圆前要用样冲在材料上冲出圆心
C.整形锉用于锉削工件特殊表面用的
D.钳工分割板材、去除毛刺应使用扁錾
7.王强家里的木质小餐桌(如图)的两根腿出现了无法修复的损坏,现要对这张桌子进行木工处理,使它变成一张低腿桌子,他完成这个任务最适合的工具是(   )
A.锯子和木锉 B.刨子和手钻
C.凿子和手钻 D.刨子和凿子
8.下图是一座桥梁结构的橡胶模型,经过技术测试,发现其承载能力不够大,如果要加大其承载能力应如何改进,试说明你的设计方案:
【模拟答案】 1.C 2.D 3.D 4.B 5.C 6.C (整形锉主要用于修整工件的细小部分) 7.A 8.①加桥墩 ②拱形桥面 ③使用悬索   
【考点提炼五】
再创设计新意
1、创新思维的特征
(1)开放性:敢于突破思维定势,乐于接纳新信息,善于输出新信息;能够打破现有框架的束缚,把设计过程视为推陈出新的过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2)多向性: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设计时能提出多种设想,能灵活地变换影响事物的因素。当思维在一个方向受阻时,善于转向思考或逆向思考。如人和物过河有多少方案?
(3)独立性(或叫独创性、求异性):这种思维方式敢于追求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见解,能大胆突破前人设计的时代局限。如半导体的发明。
2、技术试验的方法
技术测试是检验产品性能、质量的科学手段,技术测试包括各种技术检测和技术试验。技术试验不仅是对技术成功与否的验证,更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
(1)优选试验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这种试验方法称为优选试验法。如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
(2)模拟试验法: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称为模拟试验法。如汽车的碰撞试验,在专用的场所模拟现实中的撞车事故,以考查汽车的性能。
(3)虚拟试验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称为虚拟试验法。如:用计算机模拟“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表面的场景效果。
(4)强化试验法: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称为强化试验法。
(5)移植试验法:在相互具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这样的方法就是移植试验法。如:作物的移植、学习方法的借用等。
缺【真题示例】找地州市今年的模拟题
【全盘解析】
【考题答案】
【高考模拟】
十三、创新无限、创意五彩。
1.某人现在有15个空瓶,假如用4个空瓶可换1瓶水喝,此人最多能可换多少瓶水喝( )
A.3 B.4 C.5 D.6
4.泡沫饭盒、塑料包装等白色垃圾,在被回收后用于制作新型墙体涂料。用它生产的新型墙体涂料不但耐酸碱、保温性好,而且产品成本低。表现了创新思维的特征是( )
A.开放性 B.多向性 C.独立性 D.综合性.
3.如图是几名中国游客在莫斯科加加林阿特拉斯宇航中心IL―76―MDK飞机上尝试太空失重实验训练。航天员所进行的失重试验从技术试验方法看,属于( )
A.移植试验法
B.模拟试验法
C.强化试验法
D.虚拟试验法
4.某市铸管厂承接了一项供水水管的生产任务,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维护本厂信誉,提高产品知名度,对所生产的水管进行质量检测,利用注水加压的方法检测水管的强度,这种试验方法属于( )
A.性能试验B.预测试验 C.优化实验 D.信息试验
【模拟答案】 1.C 解析:将先换来的水喝了,瓶再次换水 2.B 3.B 4.A
【考点提炼六】
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产品说明书也称用户手册,用于指导用户选择产品、使用产品,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的特性,确保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
1、产品说明书的形式。
①条款直述式:例如某冰箱的说明书形式,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条理清楚醒目。
②自问自答式:说明书将要说明的内容归纳成问题,按照一定顺序提出并逐一作答。
2、产品说明书的结构。
①设计说明:主要介绍产品的现有性能特征、产品的技术参数。
②使用说明:主要介绍本产品具体的、正确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③注意事项:主要介绍在使用该产品的时候要着重注意的事项,或者是有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以消除在使用过程中或违规操作后有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还包括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应急解决方法和出现故障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④联系方式:主要写清生产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传真及网址等。
3、撰写产品说明书的原则:实事求是;表达准确;通俗易懂;体现产品的设计特点并有所侧重。
【真题示例六】
(2009年高考36题)“家电下乡”与家电“以旧换新”是国家积极扩大内需的有力举措。以下选购和使用电视机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从人机关系(人机工程学)的角度考虑,新型宽屏电视的屏幕符合人眼的视野范围特点
B.选购电视机时要查阅产品说明书以了解其技术指标
C.雷雨时应拔下电视机的天线及电源插头
D.电视机关闭后要立即盖上机套以防灰尘
【全盘解析】 本题源自生活,是对技术性常识的考查。传统的4:3显示器产品在观看宽荧幕格式电影时,会在屏幕上下留有两道黑边,使可视范围大打折扣;宽屏LED显示器16:9的标准产品,更加接近黄金分割比1:0.618的神奇比例,更能展现宽银幕电影的效果,更加符合人眼视物的习惯,能够带来更自然的外形审美,故A正确。产品说明书能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的特性,确保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故B正确。雷雨时应拔下电视机的天线及电源插头,以防雷击对电视机造成的危害,故C正确。电视机关闭后要立即盖上机套,会因为电视机内部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加速电器元件的老化,故D错误。
【高考答案】 D
【高考模拟】
六、不论是去商店买东西还是去药店买药,先看产品的说明书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基本常识,有病去医院找医生看病,对症下药,开处方取药最可靠。
XXX感冒灵是常用的一种感冒药。
〔性  状〕本品为浅棕色至深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主要成分〕三叉苦、金盏银盘、野菊花、……咖啡因等。
〔  ① 〕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等
〔  ② 〕开水冲服、一次一袋、一日三次、小儿减量或遵医嘱。
〔  ③ 〕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器及高空作业等。
〔规  格〕每袋装10克 包装:10克/袋X9袋
〔批准文号〕ZZ-3645-粤卫药准字(1994)第904040号
〔  ④ 〕两年
  ……………………
1.补充完整上面说明书中的缺项:
① ② ③ ④ 。
2.产品说明书中的〔生产企业〕写明了生产企业的详细联系方式,以便消费者取得联系,请结合现代通讯形式,罗列出更多的企业联系方式:
如企业名称、            。
3.产品说明书能帮助我们获得许多重要的信息,但产品说明书的作用不包括( )
A.使用户恰当使用产品
B.使用户掌握产品的使用方法
C.使用户安全地使用产品
D.使用户能维修产品
4.李女士买了一瓶有美白效果的洗面奶,瓶身上除了产品名称是用中文标注的外,其它内容均为英文。使用一星期后,李女士脸上长出了许多红色小斑点。后来请人对该洗面奶说明书翻译后才了解,原来说明书上指明过敏性肤质不能使用该产品,而李女士刚好是过敏性肤质。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
A.说明书没有充分考虑用户阅读的需要
B.说明书内容条理不清,说而不明
C.说明书的内容没有侧重点
D.说明书没有体现产品特点
【模拟答案】1. ①功能主治 ②用法用量 ③注意事项 ④有效期(不能写保质期,这一术语一般适用于食品)2.地址、邮编、电话、传真及网址等 3.D 4.A
《技术与设计II》
【考点提炼七】
通过不倒翁理解结构的稳定性
1、不倒翁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玩具,深受儿童的喜爱,传统的不倒翁是纸身泥底的。现在制作不倒翁的材料多种多样,但是所有的不倒翁都有相同的特点:上半身为空心壳体、下半身是一个实心的半球体,底部为圆形,重心比较低。当你将它倾斜以后,它的重力与它的着地点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力矩,在这个力矩的作用,使不倒翁恢复原来的状态,所以不倒翁就不停地摇摆起来,但不会倒下去。如人们常见的“不倒翁杯”。
2、结构的稳定性
属于《 技术与设计I 玲结构与设计章节的知识。主要研究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能力,物体的状态受到干扰后,有所波动,但扰动消失后,能重新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则称为稳定,不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称为不稳定。
( l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① 结构几何形状。
② 支撑面大小。
③ 重心位置(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地面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
(2)增加结构稳定性的方法
①常见方法:增大底面积;降低重心位置;利用三角形框架及其组合结构。
②减少长细比:长细比是指结构的纵向长度与横向截面的最大尺寸(如圆的直径)之比。构件的长细比越大越容易弯曲和变形。
3、结构的强度
是指物体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强度的大小用应力来衡量。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①结构的形状;②结构的材料 ;③材料的连接方式。
【真题示例七】
(2009年高考34题)小华喜欢做家务,他发现传统长臂式晾衣架不方便撑起挂圆领衣物,于是尝试对衣架进行改造并制作出木制可变形衣架(右图)。
(1)改造后他发现衣架出现了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为此他设计了4种改进方案,其中最稳定的是( )
A B C D
【全盘解析】 本题考查结构稳定性方面的知识,题干中清晰地告诉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增强结构稳定性通常有三种方法:尽可能地增大结构的底面积;尽可能地降低结构的整体重心位置;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结构。选项C中采用了一个可以抵抗拉力也可以抵抗压力的木条,形成了一个犹如三角形的稳定性结构。选项A、B虽然也利用了相同的技术思想,但是由于细线只能承受很小的拉力、弹簧受力后很容易变形,均无法形成非常稳定的结构。选项D采用螺母挤压方式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这种方式与选项C相比,效果较差。同时选项C中的木条具有导槽,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衣架的变形。
【高考答案】C
【高考模拟】
七、稳如泰山充分说明了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1.如图是一款集手电筒和台灯为一体的多功能手电筒,该产品小巧、轻便,作为台灯使用时可抽出底座滑块保持稳定。请分析,为了保持该产品稳定,设计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增加底座质量
B.增大支撑面
C.使用新材料
D.拉长灯头支撑杆
2.使用A字形(人字)梯,往往在梯子中间用一根拉杆或绳子固定,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梯子强度
B.减小人对梯子的压力
C.增加梯子的稳定性
D.促使梯子美观
3.比萨斜塔是意大利著名的古代文化遗产,被认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有关其倾斜而不倒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比萨斜塔的根基比较稳定             
B.比萨斜塔高度不太高 
C.比萨斜塔结构重心垂线落在底面的范围内 
D.比萨斜塔用最先进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4.走钢丝的人手上拿着一条长棒的目的是( )
A.美观 B.调节重心 C.配重 D.支撑
5.在简易相框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易相框的设计与制作需要考虑造型、材料、稳定性和强度等方面
B.用木条做相框时,木条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普通文具胶水连接
C.支架的设计需要考虑支架的支撑形式、支架构件截面形状及连接等
D.根据不同的设计方案,相框与支架间可以采用铰连接或固定连接
6.某些支撑阳台的梁做成如下图标所示形状,这主要是考虑( )
A.美观 B.增加强度
C.安装方便 D.增加稳定性
【模拟答案】 1.B 2.C 3.C 4.B 5.B 6.B
【考点提炼八】
结构的类型
1、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
受力特点: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实体结构可以连续传递载荷,适于承受压力。
案例分析:长城、三峡大坝、厨房中的菜板子、实心墙、古代的城墙、柱子、实心球等。
2、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
受力特点: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能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
框架结构是由杆件或板件连接而成的,构件可以是空心,也可以是实心;可以是平面框架,也可以是空间框架。由于这种结构用料少,可以承受多种载荷,因此用得很广泛。
案例分析 :窗户、画框、房子、竹排、蔬菜大棚的棚体、建筑用脚手架、自行车、艾菲尔铁塔、桌子、板凳、书橱、高压输电铁塔。
3、壳体结构:通常是指层状的结构。
受力特点: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由弧面整体分担承受,抵抗变形。
壳体结构是用薄壁壳状构件来替代空间框架而形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由于它可以将作用在其上的集中横向载荷分散为沿壳体的压力。因此在场馆建设中用得很多。
案例分析:头盔,汽车飞机外壳、饮水杯、文具盒、装甲车、油罐、鸡蛋、核桃、瓜子、西瓜、锅碗瓢盆……
【真题示例八】
(2009年高考42题)2009年4月25日,第十九届全国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举行。开幕式上由10部巨型“书”拼接而成的背景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图1“书籍组合的背景墙”
图2变形后的独立“书籍”
(1)这些书籍造型最宜采用__________(①框架②壳体③实体或实心)结构(填序号)
(2)图3为背景墙中相邻两书的俯视图,书的重心在书顶部平面的投影为O点,书脊呈以R为半径的弧形。若书籍都能绕通过O点的垂直轴水平旋转,且背景墙侧和前后留有足够空间,那么要使背景墙(图1)变形为独立书籍(图2),则背景墙中10部书的旋转次序是( )
A.从左到右依次旋转 B.从右到左依次旋转
C.由中部向两侧依次旋转 C.不分先后同步旋转
【全盘解析】 本题借助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这一主题,考查了常见的结构类型和流程设计。
(1)题:根据受力特点区分常见结构类型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实体结构的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实心墙、大坝等;框架结构的特点是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框架承受了绝大多数外力;壳体结构的特点是,外力作用在壳体结构上。在本题中,无论从结构特点还是从受力特点来判断,书籍最易采用的是框架结构。
(2)题:本题考查的是流程设计问题,要完成一项流程设计,就要对该活动、事件本身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内在的属性与规律,这是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从图3可以看出,每本书籍的左端是一个圆形的凸面,右端是一个圆形的凹面。可以想象出任何一本书籍在旋转过程中,其左端的轨迹形成一段与右侧书籍相切的圆弧;其右端的轨迹是一个圆环,在旋转过程中,会受到左侧书籍的阻碍。因此旋转的顺序是从右到左依次旋转
【高考答案】 (1)①框架 (2)B
【高考模拟】
八、人们可以说生活在结构的世界里,但对结构的技术认识甚少。
1.如图所示的结构中,不属于壳体结构的是( )
A.安全帽 B.电饭煲 C.窗台护栏 D.天文台穹顶
2.汽车的引擎盖在结构中属于哪种类型( )
A.实体结构 B.框架结构
C.壳体结构 D.其它
3.在结构设计中,下列哪个方案最容易变形(  )
4.以下哪种结构是受自然界对结构设计形状的启发而产生的( )
A.电灯泡 B.乒乓球 C.飞机的机翼 D.篮球架
【模拟答案】1.C 2.C 3.A 4.C
【考点提炼九】 
流程与设计
1、认识流程: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基本要素是环节和时序,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称之为时序,体现了具体活动内容的先后关系。环节是指整个过程的小过程,是间断性的过程概括。流程的表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流程图)。
2、流程图:最常用的形式是框图,方框里的内容是每个环节要完成的任务,箭头方向表示时序(有的用数字序号表达时序)。流程图反映了环节、时序的具体情况。识读流程图的要点是:
(1)找流程的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
(2)弄清流程中时序的体现与特征。
3、流程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明确流程所应遵循的内在变化规律。
  第二步: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等因素。
  第三步: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的排列。
  第四步: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时序和环节。
  第五步: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流程图,对于有严格时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4、流程优化: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可以改变时序和环节的顺序,也可增减环节。
缺【真题示例】找地州市今年的模拟题
【全盘解析】
【考题答案】
【高考模拟】
九、流程是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
1.任何一项生产或生活活动都有一定的时序。时序体现了具体活动内容的先后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有些步骤之间的时序是不可颠倒的。下面是邮寄包裹的工作流程,哪一个是正确的流程( )
A.包袋密封好;收好回执;交寄;购买标准包装箱;取邮寄包裹单;填写邮寄包裹单
B.收好回执;交寄;填写邮寄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袋密封好;取邮寄包裹单
C.取邮寄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袋密封好;填写邮寄包裹单;交寄;收好回执
D.包袋密封好;购买标准包装箱;取邮寄包裹单;收好回执;填写邮寄包裹单;交寄
2.下面关于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流程环节的先后顺序(时序)都是可以调整的
B.任何流程环节的先后顺序(时序)都不能调整
C.有的顺序可调,有的顺序不可调
D.环节多的流程才能调整
3.刘亮家要在新房铺地面砖。工作环节是:①搅拌水泥和沙子。②上市场买水泥、沙子和地面砖。 ③请瓦匠师傅。④把搅拌好的水泥和沙子铺在地面上。⑤划线。 ⑥铺上地砖。 ⑦检查地砖下面是否有空隙。
其正确的工作流程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③②⑤①④⑥⑦
C.②③⑦①⑥⑤③ D.③①②⑥④⑤⑦
4.在一般医院门诊看病需诊断、检查、取药等,请把医院就诊流程环节合理排列:      。
a交款  b诊断  c再诊断 d取药 
e再交费 f挂号  g检验  h打针
【模拟答案】 1.C 2.C 3.B 4.fbagcedh
【考点提炼十】
系统与设计
本模块知识通常和人文与社会、生活、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相结合。
1、认识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的若干个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构成系统的若干元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完具有特定功能。
2、构成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第一、至少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才能组成系统。
第二、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第三、这个整体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所没有的。
3、系统的类型:
系统不仅有大有小,而且其结构、功能、行为和环境也不尽相同,系统可按照不同的标准和需要分类:
(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
自然系统:是自然形成的系统。如人体系统。人造系统:是由人制造加工而成的系统,也称人工系统,如人造地球卫星、各种文具、桥梁、楼房等建筑物。由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复合而成的系统,称为复合系统,如城市系统、村落系统等。
(2)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
实体系统:由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体为元素所构成的系统,也称硬系统。如:机器的传动系统、棚室的采暖加热系统等。抽象系统:由一些概念、原理、方法、制度、程序等为元素构成的系统,也称概念系统、软系统。如哲学、智力竞赛软件系统等。
(3)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
静态系统:系统的结构和状态,不随时间的推移延续而变化的系统。如棚室环境系统、大桥、公路、房屋等。动态系统:系统的结构和状态具有产生、变化与发展、消亡过程的系统。如学校,它不仅有建筑物还有教师、学生;城市系统、生态系统。
绝大多数系统属动态系统;静态系统是有条件的、暂时(阶段性)的和相对的。
(4)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封闭系统:是与外界无明显联系的系统,如密闭罐中的化学反应,停建或缓建的工程。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有信息、物质和能量交互作用,如商业系统,生产系统,生态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地、广泛地交换,不断地输入、输出,系统才会具有生命力。绝对的封闭系统是很少见的。
4、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也称集合性,注重整体,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所没有的。例如:一堆沙子,钢材,水泥散放在一起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则成建筑结构。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之和。
(2)相关性:也称关联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3)目的性:也称功能性,任何系统都具有特殊的功能。
(4)环境适应性: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5、系统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确定各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及相互关联,对子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对系统进行总体技术设计和评价等。
【真题示例十】
(2009年高考题27)成语和俗语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其中不少蕴含着有关技术与设计的道理.下列与设计过程中的“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依次对应的是( )
①见风使舵 ②铜墙铁壁
③磨刀不误砍柴工 ④牵一发而动全身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全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技术与设计II》中最基本的概念,本题呈现出极强的导向性, “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是《技术与设计II》主要章节知识,也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技术思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这些技术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此题相对比较简单,“见风使舵”体现的是控制的思想;“铜墙铁壁”蕴含了结构的思想;“磨刀不误砍柴工”体现出了流程中的“环节”和“时序”;“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故选项为B。
【高考答案】 B
【高考模拟】
十、系统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
1.下面事例所体现的系统特性依次是( )
①人们往往希望汽车跑得又快又省油,但车速过快会格外耗油,有个折衷的最适当的速度叫经济速度,最省油 ②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③人类的进化 ④病人从住院到出院这段时间内,医生常常会开不同的药方 ⑤俗话说:“一动百动”。
A.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动态性
B.目的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动态性、相关性
C.整体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相关性、动态性
D.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
2.在大自然中鹿、兔奔跑速度快,能逃避野兽追捕;刺猬身上长尖刺使猛兽无从下口;黄鼬遇敌时突放臭气,扰乱猛兽神志,影响其情绪,在其迟疑间跑掉。这是生态系统基本特性中的( )
A.整体性 B.相关性
C.动态性 D.环境适应性
3.水(H2O)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构成,但当你口渴需要喝水时,分别吸入氢气和氧气并不能为你解渴,这说明( )
A.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才能构成系统
B.各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方式形成整体
C.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所没有的
D.系统包含子系统,它又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4.合金钢材料中,碳含量的高低影响着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从而影响钢的耐磨性。碳含量高,则硬度高、韧性差;碳的含量低、则硬度低、耐磨性差。这反应了系统的什么基本特性( )
A.相关性 B.环境适应性
C.动态性 D.整体性
5.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构成的,并完成特定功能的统一体。系统有大有小,而且其结构、功能、行为和环境也不尽相同。请根据以上阐述,解释为什么说班级就是一个系统。
【模拟答案】 1.B 2.D 3.C 4.A 5.(1)有多名同学组成 (2)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友好竞争等形成的一个整体;(3)班级这个整体所形成的竞争力、凝聚力等是同学个体所没有的。
【考点提炼十一】
控制与设计及其典型闭环控制分析
一、认识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用以完成一定控制任务的元、部件的组合。控制系统通常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简单的控制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其中的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环节,对于闭环系统来说,还包括反馈环节与比较环节。
1、开环控制
是指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没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其系统的输出量不会对系统的控制作用产生影响。如电子门铃、声光控开关、遥控器、防盗报警系统、闹钟定时控制系统。系统图示:
2、闭环控制
系统的输出量要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信息流经一个闭合环路。信息除了自输入端单向传至输出端外,还要将输出信息反传给输入端(比较环节),存在信息逆向流动。如保温电饭锅的保温控制、电冰箱制冷控制、空调的温度控制。系统图示:
3、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区别
开环系统的输出量仅受输入量控制,输入量到输出量之间的信号是单向传递。在闭环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还有一条从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的反馈环节,它们形成了一条闭合回路,反馈环节使得输出量的改变对控制的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即闭环控制系统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增加了一个反馈、比较、判断的过程。
二、控制系统框图
1、控制系统的环节
传感器:感知信号并传递信号至下一环节。
控制器:根据传送来的信号产生控制器信号并传送到下一环节。传送来的信号在开环系统中是有传感器直接传送过来的,而闭环系统中是比较环节中产生的信号。
执行器:是控制器输出信号的执行机构。
比较环节:比较输入量与反馈量的大小与极性,产生信号,再传给控制器。
2、通道与回路
信息流经的路径叫做通道。闭环控制系统有两类基本通道: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前向通道中,信息流自系统输入量,经比较环节、控制器、执行器直至被控对象。反馈通道中,信息流来自被控环节的输出量,流经反馈环节,再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比较环节)。两条通道,构成闭合回路,即闭环,简称回路。
3、绘制框图的方法
依次确定系统各个环节:被控对象,执行器,控制器,反馈环节(对闭环系统而言)。
确定被控量(输出量)、控制量、输入量、反馈量和偏差量。
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信息在系统中流动、传递的方向与过程,再加上比较环节(闭环系统)。
在绘制框图中,先画被控对象,再画执行器,接着画控制器、反馈环节,最后比较环节,连线闭环,并标注各量。
三、典型的闭环控制——家用电冰箱的结构和制冷原理图
1、工作原理
家用电冰箱主要由压缩机、冷却器和散热器组成,它们之间用一根管道相连。管道里装有一种沸点很低的制冷剂。压缩机在管道的底部,它使制冷剂不断地在管道里循环。制冷剂流动到狭窄的毛细管时,受到强大压力,由气态变成液态,通过散热器对外放出热量。当制冷剂通过较粗的管道组成的冷却器时,由于压力突然降低,制冷剂由液态立即变为气态,从而吸收电冰箱内的热量,使电冰箱内的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效果。
2、结构原理图
3、控制分析
输入:根据冰箱内放置食物的保存要求,预先设置一个恰当的冷藏温度。
控制(处理):由电子电路组成,核心部件是一个微处理器——微型电脑。能对预置设定的温度和输出中检测到的电信号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并发出命令。
输出:由电磁继电器组成。当它接到“接通”压缩机指令时,便接通压缩机工作电路。当它接到“停止”的指令时,继电器便断开压缩机的工作电路。
检测与反馈:主要由温度传感器组成。温度传感器装在冷藏室内,它将检测到的冰箱冷藏温度转变为电信号并反馈到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处理)部分。
【真题示例十一】
(2007年高考19题) 某办公楼大厅采用自然光照明,控制系统如图,太阳光经过反光镜反射到反光球面镜上,反光球面镜再将光线反射到大厅,从而达到采集自然光的目的。当太阳移动后,光线到达反光球面镜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偏移,相应的传感器就会受到光照产生电信号,控制器根据不同传感器送来的信号控制反光镜作相应的调整。
(1)该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还是闭环控制系统?
(2)该系统中,被控对象是        。
(3)控制器与人体哪个器官的功能是类似的?
(4)请再写出两种利用太阳能的产品。
【全盘解析】 本题属于《技术与设计II》第四章《控制与设计》的主干知识点,能很好地“检查”学校是否开全通用技术课程,有一定的导向性。
(1)题:主要是区分开闭环控制,其中开环控制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如自动门、红绿灯、火灾报警、闹钟定时等,而闭环控制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控制”,如空调、电冰箱、自动饮水机等,而本题的关键是要认真审题“当太阳移动后,光线到达反光球面镜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偏移,相应的传感器就会受到光照产生电信号,控制器根据不同传感器送来的信号控制反光镜作相应的调整。”这样看来太阳移动,通过控制系统反光镜作相应的调整,所以是闭环控制系统,一定要透彻分析题意。
(2)题:主要考查了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被控对象的主要作用是输出被控量,本题的关键是方向问题,所以反光镜是被控对象。
(3)题:是对技术知识的迁移,体现了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是整个控制的“中枢”,如人的大脑、计算机的CPU等。
(4)题:“请再写出两种利用太阳能的产品”,城市学生经常见到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在农村也常使用“太阳灶”,充分体现了处处皆有学问在,再加上课本中经常提到的太阳能电池,本题得全分比较简单,但实际考生作答并不理想。
【高考答案】(1)闭环控制系统 (2)反光镜 (3)大脑 (4)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汽车、太阳能路灯等
【高考模拟】
六、控制系统不光应用于高科技领域,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自动控制。
1.理解一个控制现象,要明确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和采取什么控制手段。例如,导弹控制系统控制的是导弹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目的是要击中目标(距离为零)。分析这个控制系统,其控制的对象是( )
A.人 B.目标 C.计算机 D.导弹
2.下面控制系统中,属于闭环控制的有( )
A.电风扇机械定时开关控制系统
B.电子门铃控制系统
C.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D.自动门
3.下列不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
  A.自动门 B.自动声控灯
C.自动烘手机 D.电饭锅温控系统
4. 自动门可以探测到是否有人来,是借助于传感器来实现的。那么要实现这样的传感功能,你感觉使用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合适( )
A.感知人体红外线 B.对人物摄像分析图象
C.感知人的动作变化 D.直接感知接触性动作
5. 老鹰抓兔子时,老鹰的论证系统主要由眼睛、大脑和翅膀三部分组成。老鹰的眼睛在盯住兔子的同时,也注意自己的位置,并把两者作一比较。比较后的信号代表老鹰的位置与兔子位置的差距,这种差距信号传递到大脑,大脑接收这种信号后,经过处理,变换相应的控制信号,指挥翅膀改变鹰的俯冲度及方向,一直到逮到兔子。
(1)老鹰的论证系统是 (开环/闭环)控制系统?
(2)该系统中,控制器是 。
(3)该控制系统要达到跟踪的目的,必须建立反馈机制,该机制中的检测装置是 。
6.如图所示是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当水箱出水量大时,水位下降浮子下沉,带动活塞偏离进水口位置,此时进行补水直到水箱里的水位上升到给定水位,浮子上浮,活塞归位。在这个系统中,浮子、活塞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杆机构组成一个杠杆系统。试回答以下问题:
(1)该控制系统是 (开环控制或闭环控制)
(2)该控制系统的输入量是 输出量是 。
(3)该控制系统中浮子起的作用是
【模拟答案】 1.D 2.C 3.D 4.D 5.(1)闭环 (2)(鹰的)大脑 (3)(鹰的)眼睛 6.(1)闭环控制系统 (2)给定水位。 实际水位 (3)反馈作用(浮子起检测输出量和输入量差值的作用也正确)
【考点提炼十二】
提升自己的技术素养必看案例——电饭煲原理
如图所示是电饭煲电路简图。其中,K1为限温开关,K2为双金属片保温开关,R为电热盘中管状电热元件,T为热熔式超温保护器,R1、R2为限流电阻,L1为煮饭指示红色氖灯,L2为保温指示黄色氖灯。试述电饭煲的工作过程。
原理如下:电饭煲的奇异功能,就在于K1、K2两个开关的妙用。插头插入电路,闭合K1之前,你会看到红、黄两指示灯交替发光。内锅温度开始较低,双金属片开关K2自动接通,L2支路被短路,黄灯L2不亮,红灯亮,且R发热。当内锅温度达到70摄氏度—80摄氏度时,K2自动断开,由于R< 用手按下磁钢式限温开关K1,此时L2支路被短路,黄灯L2不亮,L1支路与R并联,红灯L1亮且R持续发热。当内锅温度达100摄氏度时,内锅中的水汽化完。饭煮熟后,K1自动跳开,如同K2自动跳开一样的道理,进行上一段分析中的循环,米饭温度保持在70摄氏度—80摄氏度范围。一旦磁钢式限温开关K1失灵,内锅温度过高时,热熔式超温保护器T将发挥作用,使电路断开。(推荐理由:主要透过这一实例,了解简单的物理电路知识、技术控制知识)
【真题示例十二】
(2007年高考15题)小强用恒温箱进行实验时,发现恒温箱的温度持续升高,无法自动控制。经检查,恒温箱的控制器没有故障。参照下图,下列故障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可能是热敏电阻出现故障
B.只可能是温度设定装置出现故障
C.热敏电阻和温度设定装置都可能出现故障
D.可能是加热器出现故障
【全盘解析】 本题属于逻辑推理问题。与《技术与设计》中的控制知识和物理知识有关。作答时首先要看清题干信息“发现恒温箱的温度持续升高……恒温箱的控制器没有故障”,再观察示意图,这个控制系统由加热器、热敏电阻、温度设定装置、控制器构成,“发现恒温箱的温度持续升高”说明加热器正常工作,没有故障,故A选项错误;题干中说“控制器没有故障”,可以推断出现故障的可能是热敏电阻和温度设定装置,或两者同时有故障,所以C选项正确。本题并没有用到太专业的学科知识,难度不大,符合基本能力测试的要求,考生应该学以致用。
【高考答案】C
【高考模拟】
十二、生活中处处都用到科学技术,学以致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1.如图所示为某种抽水马桶水箱的结构示意图:浮球和连杆用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连杆长度来设置给定水位,当水位上升到给定水位时,浮球带动连杆装置关闭进水阀。如果往进水阀方向调节浮球,缩短连杆长度,那么产生的后果是( )
A.降低给定水位高度 B.增加给定水位高度
C.不影响给定水位高度 D.降低实际水位高度
2.保险仓库门控制电路的两把钥匙分别有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如图所示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3.自动化装置往往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如图所示是抽水马桶的给水结构原理图。请写出此装置的保证水位不变的原理: 。
【模拟答案】1.B 2.D 3.A 4.当桶中无水或水少时,浮子下降,开关被打开。水开始注入桶内,随着水位的上升,浮子也在上升,当达到合适的水位后,浮子的升力就将开关关闭了,也同时结束了水位的继续上升。
第三部分 检测·综合测试篇 再增加一套题 并解析
《技术与设计》基本能力测试模拟试题
一、产品设计通常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同时产品要科学实用、物美价廉。
1.厦门六中林华学生把传统的实心积木块,改为由密封的塑料外壳内装适量的细沙而成,沙粒在里面可以倒来倒去,其重心能根据需要自由移动。这样不仅增加了拼装的难度和趣味性,而且还能搭出一般积木难以搭出的图形。关于这种积木块的设计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结构的强度 B.改变结构的稳定性
C.属于实心结构 D.增加美观性
2.要对以上作品申报国家专利,则类型属( )
A.发明专利   B.实用新型专利
C.外观设计专利   D.都可以
3.摩托车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图的新产品设计主要体现的设计原则是( )
A.安全性 B.经济性
C.美观性 D.可持续发展
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屋顶的水回收系统将回收的雨水处理后,用于外景补水、冷却塔补水等,从而节约了水资源。关于该系统的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变化
B.不需要考虑屋顶的结构
C.只需要考虑雨水这个局部要素
D.考虑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5.小强家的木质书桌桌面已经严重掉漆,而且有很多地方坑洼不平,他决定对桌面进行简单的维修。下列维修工序中最合理的是(  )
A.上漆刨平打磨 B.刨平打磨上漆
C.打磨上漆刨平 D.上漆打磨刨平
6.可以用受力结构的稳定性来解释的事实是( )
A.拔河的绳子断裂
B.广告牌被台风吹倒
C.鸡蛋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承受很大的外力
D.耳机与电脑主机的插口接触不良,听不到音乐
7.家用落地风扇的底座一般做得比较重,是为了( )
A.增加风扇的强度 B.增加电风扇的稳定性
C.安装电线的需要   D.更加美观
解析答案一、1.B 2.B 3.A 4.D 5.B 6.B 7.DB
二、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个人生活和社会的巨大力量。
8.F1(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比赛是一项“极速运动”。比赛时,赛车要想跑出很高的速度,必须保持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那么赛车应怎样进行设计( )
A.流线型外型,底盘高,很重
B.流线型外型,底盘低,很轻
C.弧线型外型,底盘低,有一定自重
D.流线型外型,底盘低,有一定自重
9.一个人发明了某件东西,他什么时候才能获得专利权( )
A.到代办处缴纳通知书费用
B.专利局发出授理通知书
C.他向专利局递交申请专利权时
D.专利局授予他专利权,颁发专利证书
10.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了发明者的创造并赋予发明人一定的权益,使发明者能设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是( )
A.经营权 B.著作权 C.专利权 D.商标权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代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B.技术的发展又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
C.科学在于改造世界,技术在于认识世界
D.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推动科学进步
12.恩格斯曾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A.技术具有目的性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有了技术人类可以征服自然
D.技术的未来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挑战
解析答案二、8.C 9.D 10.A 11.C 12.B
三、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结构,这些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
13.独脚茶几的底座一般采用比较重的材料(如大理石),这是为了( )
A.增加强度   B.增加稳定性 
C.降低成本   D.更加美观
14.下列不能体现结构强度的是( )
A.人坐在小板凳上,用力摇几下,板凳坏了
B.鸡蛋能支起砖头
C.四川汶川在7.8级地震中80%房子倒塌了
D.自行车的支撑架与地面的夹角太大,自行车倒了
15.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以下哪一个结构是属于利用稳定结构实现某些功能的( )   
A.游乐设施的跷跷板功能结构
B.房间门口的活页功能结构
C.学校运动场的篮球架结构
D.圆珠笔的笔嘴结构
16.三视图中的主视图要能准确反映物体的主要形体特征,以下视图中最适合作主视图的是(  )
17.学校操场上的不锈钢管旗杆的上部被大风吹弯,主要原因是( )
A.钢管的强度不够
B.钢管的稳定性差
C.钢管的重心太高
D.钢管的根部固定于地基的深度不够
解析答案三、13.B 14.D 15.C 16.C 17.A
四、人类的生产、生活都与技术息息相关。
18.下列没有体现流程在生活中应用的事例是( )
A.班级的功课表    B.班级里的壁挂式时钟
C.银行窗口前的一米黄线 D.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19.某花农拟建一间养花温室,温室的环境调节系统应能根据不同的花种和生长期对环境的要求,灵活地调节室内环境以满足其花的生长发育的需求。这个事例说明了()
A.组成温室的各个部件必须都是高科技产品,否则就实现不了整体功能
B.温室是一个封闭系统,不需要和外界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C.温室系统的设计,首先要明确其目的,否则就无法形成一个良好、有序的系统
D.温室系统的设计要更多地考虑局部,对全局可以考虑得少一些
20.一堆沙子、钢筋、水泥等等材料散放在一起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将它们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造成一座桥梁.就具有了交通的功能,这个案例说明了系统中的哪个特性 ( )
A.目的性 B.动态性 C.整体性 D.适应性
21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奶瓶,与传统奶瓶最大区别是加了一根底端插有带孔小钢球的软管,这样无论奶瓶水平放置,还是倾斜、倒立,婴儿总能喝着水,而且不至于呛着。试分析该奶瓶设计主要体现了哪项设计原则()
A.美观性原则 B.可持续发展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技术规范性原则
22.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线木偶戏,乃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珍稀戏种,在提线木偶的控制过程中控制对象是( )
A.手 B.提绳 C.木偶 D.大脑
23.下图是房间温度控制系统的方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控制系统中的被控量(输出量)和输入量分别是 、 。
(2)空调机在给人们带来清凉的同时,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请说出两种解决办法。
解析答案四、18.C 19.C 20.C 21.C 22.C 23.(1)房内实际温度 设定温度 (2)技术创新,无氟空调;尽可能减少使用频率和时间(或适当提高设定温度)
五、口杯是一种生活用品。王亮同学准备到商店购买一个口杯,他在货架上看到了四款口杯,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款式代号 A B C D
样式
材料 纳米材料 不锈钢 钢化玻璃 普通玻璃
相对价格 高 较高 一般 最低
24.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帮王亮同学选择一款口杯,并简要说明理由。
25.生活中使用D款口杯在倒入开水握杯时常感烫手,请在现有基础上对D款口杯提出改进方案,简要用说明并在原图上画出草图。
26.如图a所示的口杯吸引了王亮同学的注意力,这款口杯的设计目的是( )
A.美观 B.防滑 C.防热 D.结实
27.全方位评价如图b“竹结口杯”:
解析答案五、24.C;价格一般学生能够承受,材料为钢化玻璃质量轻,强度大,不易破裂、防摔;提手连接杯盖和杯身,安全方便 25.加一隔热套(如图) 26.B  27.环保、设计质朴、用竹节当杯底,设计巧妙、成本的……
六、生活中许多东西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组合而成的,如带橡皮的铅笔、带日历的手表等;像这样将已有的两种或多种物品或部件进行巧妙地组合,构成新的更好的物品的发明方法称为组合法。
28.1988年,法国南部的“摇滚歌星爱心协会”将圣诞、献爱心、音乐会、玩具、入场券这三事两物组合起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试策划并说明活动:
29.用给出的圆圈设计一个动物的抽象图案。
30.已有以尺子为对象的组合发明,如带尺子的腰带、带尺子的小刀,试选取一种物体与尺子组合使其具有实用性和新颖性,并说明发明名称 。
31.如图是带表的笔筒和带表的护腕。利用本设计思想,移植“表”进行一新的设计并简要用文字叙述:
32.如图是通用洗手池的下水排水装置,该设计的原理是      ,并分析设计的优点:
解析答案六、28. 28.比如①用玩具换门票看音乐会,摇滚歌星爱心协会把玩具当成圣诞礼物送给贫穷的孩子。②只要在圣诞节来听音乐会,就有礼物送给观众,协会将收入捐献给慈善事业等 29.小鸡或熊猫头像等30.带尺子的垫板、带尺子的小刀等 31.附加表的学生证;带表的铅笔盒…… 32.连通器 优点:防反味,堵塞后易处理,防蚊虫进入室内
《技术与设计》基本能力测试模拟试题答案
其他资料 可以选用
十六、控制是一个息息相关、密切联系、协同实现一定功能的系统。
2.下面控制系统中,属于闭环控制的有( )
A.电风扇机械定时开关控制系统
B.电子门铃控制系统
C.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D.自动门
3.下列控制系统中,属于闭环控制系统的是( )
A.空调机的温度控制 B.洗衣机的洗衣定时控制
C.红外线自动门控制 D.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
【高考模拟】
三、技术与设计能增强人们的技术素养,学会用技术的眼光观察生活。
1.下列不能体现流程思想的成语是( )
A.按部就班 B.前仆后继
C.水落石出 D.先斩后奏
2.下列不能体现系统思想的成语是( )
A.顾此失彼 B.管中窥豹
C.无中生有 D.见异思迁
3.关于流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序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流程中的时序是不可以颠倒的
B.流程就是做事的顺序,科学合理的流程就是高效率,就是高质量
C.流程优化往往都是减少环节
D.对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期末考试工作的安排,严格来说并不属于流程设计
4.下面关于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系统是一个整体,即具有整体的特性功能、目标和作用的有机体
B.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才能构成系统
C.在一个系统中,有时各要素之间往往是互不相干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
D.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中
【模拟答案】 1.C 2.C 3.B 4.C
【考点提炼八】 
技术、科学、设计与生活
1、技术是在生活、生产、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是直接生产力,具有实践性。技术按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经验、技能等主观的技术要素)。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技术要素)。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以技术知识为象征的主体化技术要素,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2、科学是客观规律,是理论化的原理。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有所发现。技术的根本任务是改造世界,有所发明。科学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回答“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
3、设计是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脑力劳动。
4、联系:技术是科学和生活的中介,设计是科学和技术的中介。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发展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手段。而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高考模拟】
八、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1.人类生活中,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便产生了( )
  A.建筑技术 B.食品加工技术
C.纺织缝制技术 D.通信邮电技术
2.技术可以解决人类所遇到的问题,给人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有的时候技术又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害。下边所列出来得技术对人类的危害中,不危害地球自然环境的有( )  
A.水土流失B.噪声污染 C.酸雨现象D.胎儿鉴定
3.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下列什么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的体力( )
  A.B超技术B.摄像技术 C.电视技术D.蒸汽动力
4.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而不是技术活动的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B超技术
C.万有引力的发现 D.摄像机的发明
【模拟答案】 1.C 2.D 3.D 4.C
主视
左视
A B C D
阳台地板
。。
支撑阳台的梁
A B C D
1,3,5
图a
图b
入水口
维修盖
排水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