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锁分】第24讲:水和溶液(37张PPT+学案+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中考锁分】第24讲:水和溶液(37张PPT+学案+试卷)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二十四讲 水和溶液
中考一轮复习 浙江专版
考点透视
考点 考试要求
1. 关注水体污染及防治(理解) b
2.树立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应用) c
3.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应用) c
4.列举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了解) a
5.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了解) a
6.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的反应等)(了解) a
7.说出溶液的组成(了解) a
8.说明溶液的特点(理解) b
考点透视
考点 考试要求
9.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了解) a
10.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理解) b
11.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理解) b
12.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了解) a
13.说出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了解) a
14.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了解) a
15.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简单计算(应用) c
16.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理解) b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
知识点1:水的净化
例1: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大城市优秀水平。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 杭州市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B. 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C. 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质
D. 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
考点突破
知识点1:水的净化
【解答】
A × 自来水中溶有许多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并且只有经过煮沸或蒸馏过的水才是纯净物
B × 自来水是混合物,水是纯净物,性质是不同的
C × 活性炭用来净化水质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D √ 处理水的过程中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一定不变
【答案】 D
考点突破
知识点1:水的净化
变式训练
1.2017年,联合国把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废水”,关注重点是寻找各种方式来减少和再利用废水。以下对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措施及对应的方法类别,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不溶性颗粒物 加明矾 结晶法
B 异味物质 加活性炭 吸附法
C 氯化铜 加硫酸铜 过滤法
D 纯碱 加石灰水 蒸馏法
考点突破
知识点1:水的净化
【解答】不溶性颗粒物,处理用过滤法,A不正确;处理污染物中的氯化铜用氢氧化钙,产生氢氧化铜沉淀,用过滤法,C不正确;污水中有纯碱可以加稀盐酸进行处理,D不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物质,B正确;故选B。
【答案】 B
考点突破
知识点2:水的电解
例2:小金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再通直流电一段时间,现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a,发现木条上火焰熄灭
B. 在酒精灯火焰上检验气体b,气体b不能燃烧
C.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
D. 在此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考点突破
知识点2:水的电解
【解答】根据图示,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b试管少,即a试管内是氧气、b试管内是氢气。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A不正确;氢气具有可燃性,B不正确;水中含有酚酞,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说明电极附近溶液中存在大量OH-,产生氢气的电极是负极,C正确;此反应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不正确;故选C。
【答案】 C
考点突破
知识点2:水的电解
变式训练
1.氢气被看成是最环保的清洁能源,但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氢气成本高。据报道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氮化镓-锑合金,利用它能更好地促进水在太阳光下分解获得氢气,且可重复使用。


(1)如图是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过程中出现的微粒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
(2)氮化镓-锑合金在利用太阳光分解水的反应中起________作用。
考点突破
知识点2:水的电解
【解答】(1)化学反应的实质为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所以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就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组合成一个氢气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组合成一个氧气分子的过程。在图中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为丙、甲、乙。(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氮化镓-锑合金能更好地促进水在太阳光下分解获得氢气,且可重复使用,符合催化剂的特点,所以氮化镓-锑合金在利用太阳光分解水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答案】 (1)丙、甲、乙 (2)催化
考点突破
知识点3:水的防治与污染
例3: 2013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动员会。下列做法与“五水共治”行动相符合的是(  )
A.围湖造田 B.随意倾倒生活垃圾
C.及时拧紧水龙头 D.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解答】围湖造田破坏生态系统,A错误;随意倾倒生活垃圾,污染地下水,B错误;及时拧紧水龙头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C正确;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污染水资源,破坏生态系统,D错误。
【答案】 C
考点突破
知识点3:水的防治与污染
变式训练
1. “五水共治”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绍兴市近几年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工业废水排污达标率100%,生活污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2)②下列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
B.用“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
考点突破
知识点3:水的防治与污染
【解答】将洗脸水、厨房用水冲马桶,可节约用水,A正确;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直接灌溉农田会造成污染,B正确;污水治理需要全面系统的规划,C正确;故选ABC。
【答案】 ABC
考点突破
知识点4: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例4:向甲物质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题示图不相符合的是(  )
【解答】生石灰加到饱和石灰水中,会与溶剂水发生反应使水减少,同时会造成溶质氢氧化钙析出,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都减少,与图中变化趋势不符,故选D。
【答案】 D
选项 甲物质 乙物质 y轴表示的含义
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的质量
B t ℃的水 硝酸钾 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C 氯化银 稀硝酸 氯化银的质量
D 饱和石灰水 生石灰 溶液的质量
考点突破
知识点4: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变式训练
1.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所示部分
溶液中概念的相互联系,请回答:
(1)图中“?”是指________;
(2)将5克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食盐固体“完全溶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1)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水是常见的溶剂。(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食盐完全溶解后,在水中以钠离子和氯离子形式存在,不存在食盐固体颗粒。
【答案】 (1)溶剂 (2)烧杯底部观察不到食盐固体颗粒
考点突破
知识点5:溶解度及溶解度应用
例5: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10 ℃时,27.7 g硫酸镁和72.3 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C. 50 ℃时,100 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
D. 70 ℃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考点突破
知识点5:溶解度及溶解度应用
【解答】根据表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在10~7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9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反而减小,A错误;1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27.7 g。即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硫酸镁27.7g,而72.3 g水不能完全溶解27.7 g硫酸镁,得到的饱和溶液中硫酸镁溶质质量分数为27.7g/(27.7g+100g)×100%≈21.7%, B错误;70 ℃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 ℃时,溶解度减小,溶剂质量不变,因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错误;50 ℃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49.0 g,即50 ℃时硫酸镁饱和溶液中100 g水中溶有溶质硫酸镁49.0 g,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C正确,故选C。
【答案】 C
考点突破
知识点5:溶解度及溶解度应用
变式训练
1.下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0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B. 100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但溶液仍饱和
C. 20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20 ℃时,100克乙物质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50%
温度/℃ 0 20 40 100
甲溶解度/克 0.173 0.165 0.121 0.017
乙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246
考点突破
知识点5:溶解度及溶解度应用
【解答】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20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仍然是饱和溶液,A错误;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100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溶液仍为饱和溶液,B正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不能确定,所以20 ℃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C错误;2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1.6克,100克乙物质不能全部溶解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6克/(31.6克+100克)×100%≈24%,D错误。
【答案】 B
考点突破
知识点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例6:如图为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用剩的食盐放回原试剂瓶 避免浪费
B 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中各垫一张相同的纸 保证称取的食盐质量更准确
C 用50 mL量筒代替天平量取所需的水 更加简便
D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加食盐的溶解能力
考点突破
知识点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解答】在做化学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污染试剂,A错误;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各垫一张相同的纸片,是为了防止药品污染天平托盘,B错误;用50 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更加简便,C正确;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速食盐的溶解,与食盐的溶解能力无关,D错误。
【答案】 C
考点突破
知识点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变式训练
1.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需要水______克,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______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克 12.6 15.3 20.0 25.0 38.2
考点突破
知识点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解答】200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0克×20%=40克,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需要水的质量为200克-40克=160克。设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S,则×100%=20%,S=25克,根据图表可知该物质在60 ℃时的溶解度为25克。
【答案】 160 60
考点突破
知识点7:与溶液有关的综合题
例7:一杯7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
A. 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溶质质量不变
C. 溶液质量不变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解答】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得到的是较低温度下的饱和溶液,A错误;晶体析出后所剩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质量减少,B错误;晶体析出后的溶液相比原溶液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液总质量减少,C错误;晶体析出后,得到的是较低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100%,可知此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正确。
【答案】 D
考点突破
知识点7:与溶液有关的综合题
变式训练
1.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考点突破
知识点7:与溶液有关的综合题
【解答】②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即该溶液属于饱和溶液,A不符合题意;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得到③中的溶液,③烧杯底部没有固体剩余,即③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②大, C、D也不符合题意;③中的溶液有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恰好是饱和溶液,故选B。
【答案】 B
考点突破
知识点7:与溶液有关的综合题
变式训练
2.在室温条件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2)乙溶液在加50 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________。
①溶解度        ②溶质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液的密度
考点突破
知识点7:与溶液有关的综合题
【解答】(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从甲烧杯内向乙烧杯内倒出50 mL溶液,剩余的溶液还是与原溶液性质一样,属于饱和溶液;乙溶液由于加入水,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2)溶解度的大小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及温度决定,温度不变,该物质的溶解度不变,因此①不符合题意;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比值,乙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加入水,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也增加,即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因此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由于氯化钠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的密度减小,即④符合题意,故选择②和④。
【答案】 (1)甲 (2)②④
考点突破
知识点8: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例8: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6%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答】解:硫酸的质量为50克×16%=8克,
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克/100克×100%=8%(3分)
答: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考点突破
知识点8: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变式训练
1.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将NaOH的溶液渐渐加入到C中,生成蓝色沉淀E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
(3)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考点突破
知识点8: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解答】(1)根据生成蓝色沉淀E可判断C中应该有可溶性铜盐,那么反应物中应该有铜元素,再根据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判断硫酸根离子的存在,且硫酸根离子应该来自C。所以黑色固体应该是CuO,A是H2SO4。(2)将沉淀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过滤。(3)由图乙可知有40 g NaOH溶液与CuSO4发生反应,根据CuSO4的质量可求出40 g 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而CuSO4的质量可由CuO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黑色固体是CuO,它的质量为8 g,因此可以求解。(4)所得溶液中溶质Na2SO4有两个来源,一是NaOH与CuSO4反应生成,这个用第(3)小题中的已知数据可求解;二是NaOH与过量的H2SO4反应生成。从图乙可知与H2SO4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为60 g,而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解出为20%,因此可以求解。
【答案】 (1)H2SO4 (2)过滤
考点突破
知识点8: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3)解:设8克CuO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uSO4的质量为x
CuO+H2SO4 === CuSO4+H2O
80 160
8 g x
160/80=x/8g x=16 g(1分)
根据图示可知与CuSO4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100 g-60 g=40 g
设与CuSO4恰好完全反应的NaOH质量为y,同时生成Na2SO4质量为a
考点突破
知识点8: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设与CuSO4恰好完全反应的NaOH质量为y,同时生成Na2SO4质量为a
CuSO4+2NaOH=== Cu(OH)2↓+Na2SO4
160 80 142
16 g y  a
80/160=y/16g y=8g
142/160=a/16g a=14.2g(1分)
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g40 g×100%=20%(1分)
答: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考点突破
知识点8: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4)根据图可知与H2SO4恰好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为60 g,设NaOH与H2SO4反应生成的Na2SO4质量为z
H2SO4+2NaOH=== 2H2O+Na2SO4
80 142
60g×20% z
142/80=z/60g×20%
解得z=21.3 g(1分)
所得溶液中溶质Na2SO4质量为21.3 g+14.2 g=35.5 g(2分)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35.5 g。
感谢欣赏



第24讲 水和溶液

一、选择题
1.(2019?绵阳)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8℃时,将40 g KNO3溶于100 g水得到饱和溶液
B.将43℃的Na2CO3饱和溶液升高10℃,有晶体析出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40℃降温至2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m(NaCl)=m(KNO3)>m(Na2CO3)
D.除去KNO3中混有的Na2CO3,可在40℃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
2.(2019?兴安盟)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电解水时在负极得到氧气
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D.软、硬水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
3.(2019?河北)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4.(2019?昆明)PbO能溶解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00℃时,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为100g?L﹣1
B.60℃时,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10%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
C.20℃时,PbO在10%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质量,一定小于在35%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质量
D.80℃时,将PbO溶解在10%NaOH溶液中达到饱和,然后降温至40℃,该过程中一定析出固体
5.(2019?襄阳)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
D.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6.(2019?泸州)以下是Na2CO3、NaHCO3的溶解度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0℃ 10℃ 20℃ 30℃ 40℃ 50℃ 60℃
Na2CO3的溶解度(g/100g水) 7.1 12.5 21.5 39.7 49.0 48.5 46.0
NaHCO3的溶解度(g/100g水) 6.9 8.1 9.6 11.1 12.7 14.5 16.4
A.40℃的饱和Na2CO3溶液升温到60℃,会析出晶体
B.60℃的NaHCO3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可得到NaHCO3晶体
C.30℃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Na2CO3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
D.20℃的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足量CO2,生成的 NaHCO3会部分析出
7.(2019?上海)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
A.蔗糖 B.麻油 C.食盐 D.白醋
8.(2019?广州)25℃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固体质量/g 5 10 15 20
现象 固体完全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 剩余少量固体 剩余较多固体
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 B.实验②说明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
二.填空题(共4小题)
9.(2018?盘锦)应用水和溶液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去,是由于洗涤剂具有   作用。
(2)向盛有等量水样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振荡,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泡沫较多,该试管内水样是   (选填“硬水”“软水”)。
(3)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通过   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10.(2019?抚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t1℃时,将10gA物质投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t2℃时,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小的是   。
(4)t3℃时,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 B.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11.(2019?贵港)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0.0 18.0 36.0 56.0
按如图步骤进行操作:

(1)甲属于   (填“易”或“可”)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2)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
(3)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   g。
12.(2019?云南)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2)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日常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3.(2019?沈阳)如图为KNO3、Na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KNO3的溶解度   (填“<“、“=“或“>”)NaCl的溶解度。
(2)80℃时140g KNO3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再现结晶过程:

本实验条件下,影响析出晶体质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   。
14.(2018?盘锦)现有一小包白色固体,其中含有氯化钠和少量的氯化钙,硫酸钠。为了除去氯化钙,硫酸钠。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溶解 将白色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A,玻璃棒的作用是   
除杂 第一步: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目的是   。第二步:充分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增多。第三步:待上述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得到澄清的溶液B和白色沉淀,溶液B中的溶质是   。
蒸发 向溶液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反思】有关物质除杂的问题,除了要选择正确的试剂,还要注意所加试剂的顺序。若将除杂操作中第一步和第二步的顺序颠倒,后果是   。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5.(2019?遵义)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M、N两点分别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两种溶液,当条件改变时,溶液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随之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M点表示该物质在与t2℃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M点所示的溶液变到N点所示的溶液,可以将M点的溶液降温至t1℃,过滤除去析出的晶体后,再将溶液升温至   ℃。
(3)t2℃时,若M点所示溶液的质量为70g,其中含溶质   g.再将该溶液降温到t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保留一位小数)。
(4)当恒温蒸发溶剂时,M、N两点的位置变化正确的是   (填字母)
A.M、N点均不动
B.M、N点均垂直上移
C.M点沿曲线下移;N点垂直上移
D.M点不动;N点垂直上移至曲线,不再变动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D;
6.B;
7.B;
8.C;
9.(1)乳化;(2)软水;(3)加热煮沸;
10.(1)t3℃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55;(3)B;(4)C。
11.(1)易,增大;(2)C、D,A;(3)50。
12. (1)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2)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等;(3)②;(4)B;
(5)肥皂水;煮沸。
13.(1)<;(2)不饱和;(3)热水的温度、热水的量。
14.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溶解 加速溶解
除杂 第一步: Na2SO4+BaCl2═2NaCl+BaSO4↓。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硫酸钠。第二步:碳酸钠 第三步:过滤,溶液B中的溶质是:碳酸钠、氯化钠。
蒸发 出现较多固体时,
【反思】后果是杂质氯化钡不能被除去。
15.(1)饱和;(2)t3;(3)20,16.7%;(4)D。





13





第24讲 水和溶液

考点 常见题型 考点分值
1. 关注水体污染及防治(理解) 选择、填空 2~4分
2.树立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应用)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3.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应用)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4.列举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5.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6.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的反应等)(了解) 选择、填空 2~4分
7.说出溶液的组成(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8.说明溶液的特点(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9.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10.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11.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理解) 选择、填空 2~4分
12.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13.说出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14.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15.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简单计算(应用)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16.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一、爱护水资源
1. 爱护水资源的原因
(1)淡水资源有限。
(2)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需要水。
2. 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1)节约用水
①生活中:一水多用,用洗菜水浇花等; 节水标志
②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________等;
③工业上: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等。
(2)防治水体污染
污染来源 防治措施
工业污染(未经处理的废液、废渣等任意排放) 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活污染(生活垃圾的随处堆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放,对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备考补充:河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氮、磷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二、水的净化
1. 常见的净水方法
净水方法 原理及作用
沉淀 静置或加入明矾,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凝聚成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淀到水底
过滤 除去水中的________性杂质
吸附 除去色素、异味和水中的一些溶解的杂质,常用________
杀菌消毒 加入杀菌剂(漂白粉、ClO2、Cl2等)杀灭水中的病毒、细菌
蒸馏 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形成液态水
【特别提醒】①经沉淀、过滤、吸附净化的水仍为混合物,通过蒸馏得到的水属于纯净物;
②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2. 自来水厂生产流程

三、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一). 水的组成
电解水实验(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1.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

2. 实验装置
【特别提醒】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________。
3. 实验现象
(1)通电后,两个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2)一段时间后,a、b中均有气体产生,液面均下降,c中液面上升,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大约为________。
(3)若在水中滴入酚酞试液,一段时间后与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溶液显________色,溶液中存在大量的________。
4. 气体的检验及判断
(1)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证明是氧气。
(2)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或点燃时有爆鸣声)并且产生________火焰,证明是氢气。
5. 实验结论
(1)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
(2)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3)水分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6. 结论推广
(1)验证了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____而原子____________再分。
(2)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
(核心素养)质疑与创新
1. 电解水时,发现产生O2和H2的体积比小于1∶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在电解水实验中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3. 该实验也能产生氧气,但是实验室通常不用该方法制取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水的性质
物理性质 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沸点100 ℃,熔点0 ℃,密度一般为1 g/cm3,是常见的溶剂
化学性质 (1)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2)在通电条件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酸:CO2+H2O=== H2CO3 (4)某些金属氧化物+水―→碱:CaO+H2O=== Ca(OH)2 (5)CuSO4+5H2O=== CuSO4·5H2O白色粉末变蓝,可用于检验水

四、物质的溶解
1. 溶液
(1)溶液的组成:溶液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①溶质: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溶质既可以是____,也可以是______、______。
②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水是较好的溶剂,除水外,常用的溶剂有酒精、汽油、丙酮、香蕉水等。
【特别提醒】乙醇和水混合,乙醇为溶质,水为溶剂;碘酒中的溶剂为乙醇。
(2)特点:溶液是______、______的混合物。

2.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组成 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固体小颗粒和液体组成的混合物 油状小液滴和液体组成的混合物
特点 均一、稳定 不稳定
静置后现象 不分层、无沉淀,无明显变化 产生沉淀

举例 糖水、碘酒、食盐水等 钡餐、泥水等 牛奶、肥皂水等
3. 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1)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明显________,如氢氧化钠、浓硫酸。
(2)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明显________,如硝酸铵。
(3)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__________,如氯化钠。
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定义:在一定________下,在一定量的________里________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________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 判断方法
(1)在条件(温度、溶剂的量)不变时,继续向溶液中加入这种________,观察是否溶解,若不再溶解则为饱和溶液,反之,则为不饱和溶液。
(2)一定条件下,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则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________溶液。
(3)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所得到的溶液一定为该溶质的________溶液。
3. 相互转化的方法
(1)对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不饱和溶液
(2)对于极少数[如Ca(OH)2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
不饱和溶液
【特别提醒】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但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4. 结晶
(1)蒸发结晶法: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析出,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________(填“大”或“小”,下同)的物质,如氯化钠。
(2)降温结晶法(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溶质析出,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________的物质,如硝酸钾。
六、溶解度
1. 定义:在一定________下,某物质在________溶剂中达到__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________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特别提醒】四要素
①条件:________  ②标准:________ ③状态:达到________ ④单位:________
2. 影响因素
3. 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1)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如硝酸钾、氯化铵等。
(2)个别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如氢氧化钙等。
(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氯化钠。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随压强的升高而________。
备考补充: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溶液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
①要使该饱和溶液的pH增大(溶质种类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②要使该饱和溶液的pH减小,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或者添加其他可以与溶质反应的物质。
分析:①该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该温度下已经饱和,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要继续溶解该溶质,可升高温度,增大其溶解度或恒温蒸发溶剂。②减少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方法有降低温度析出晶体,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将溶质反应掉,降低溶质的质量。
4. 物质溶解性的难易程度(S表示溶解度)

溶解度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性越____。
七、溶质质量分数
1.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所有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
2.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体积、密度的有关换算
(1)溶液质量(m)=溶液体积(V)×溶液密度(ρ)
(2)溶质质量分数=×100%
归纳总结:溶液中的“变”与“不变”
a. 溶液稀释后,溶质质量______,溶剂质量______,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b.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质,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______。
c.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______。
d.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再降温至原来的温度,则溶质、溶剂的质量会等比例减小,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八、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 溶液稀释的计算
(1)原理:溶液稀释前后,__________不变。
(2)计算公式:m浓×a%=m稀×b%或m浓×a%=(m浓+m水)×b%
其中m浓为稀释前浓溶液的质量、a%为稀释前溶质质量分数,m稀为加水稀释后稀溶液的质量、b%为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
【注意】实际应用中因溶液质量不便称量,一般用量筒量取体积,计算时需将质量和体积相互换算。
2.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一)用固体药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的溶液50 g为例)
1. 实验用品:氯化钠固体、药匙、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称量纸、烧杯、量筒、胶头滴管、________、蒸馏水。
2. 实验步骤

(1)计算:配制此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 g,水____mL(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水的密度为1 g/cm3)。
(2)称量和量取:用__________称取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________量取所需的水,选取量筒时量程要比量取液体的体积________,且越接近越好。
(3)溶解:将量取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________搅拌,直到氯化钠完全溶解。
(4)装瓶贴标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在细口瓶中,贴上标签,标签上应标注溶液______及________。
【特别提醒】溶解不能在量筒中进行,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 误差分析
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原因 操作
偏________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量取的水倒入烧杯时溅出
称取的氯化钠质量偏大 称量时右盘放了纸片而左盘未放
偏小 称量的固体药品质量比实际所需质量偏小 称量时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且使用了游码
固体药品中含有少量的杂质
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偏小 固体药品倒入烧杯时,纸片上有残留
配制的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实际偏大 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烧杯内原来有少量的水
(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1. 实验用品:______、______、胶头滴管、______、蒸馏水、浓硫酸。
2. 实验目的: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密度为1.07 g/cm3)1 000毫升。
3. 实验步骤
(1)计算:所需浓硫酸______毫升和所需水______毫升(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量取: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和水。
(3)溶解:将量筒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实验误差分析
浓度 原因 操作
偏____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实际体积偏大

烧杯内原来有少量的水
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体积偏小 量取浓溶液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在稀释过程中浓溶液有溅出
偏____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体积偏大 量取浓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特别提醒】溶液配制完成后,在转移过程中,若将溶液洒出来,溶质质量分数不发生变化。
重难点突破
溶解度及其应用
溶解度表格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命题点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1. 将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转化为饱和溶液。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物质的溶解度表判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再选择合适的转化方法进行转化。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通过增加溶质、降低温度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通过升高温度、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命题点2 根据某物质的溶解度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 如果配制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9.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则需要水________g,此时溶液的温度应大于________℃。
方法指导: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注意温度,在该温度下,比较该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所需配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若需配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则需要升高温度,再溶解溶质;若需配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则需要先降低温度再溶解溶质。
例1 (2018柳州)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g    0 20 40 60 80 100
Li2CO3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NaCl 35.7 36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5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固体,欲分离该混合物获得更纯的硝酸钾,可在较高温度时制成饱和溶液,然后______________。
(3)配制20 ℃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68 g,需水________g。





















参考答案

一、爱护水资源
1. 爱护水资源的原因
(1)淡水资源有限。
(2)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需要水。
2. 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1)节约用水
①生活中:一水多用,用洗菜水浇花等; 节水标志
②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__滴灌__等;
③工业上: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等。
(2)防治水体污染
污染来源 防治措施
工业污染(未经处理的废液、废渣等任意排放) 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活污染(生活垃圾的随处堆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放,对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备考补充:河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氮、磷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二、水的净化
1. 常见的净水方法
净水方法 原理及作用
沉淀 静置或加入明矾,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凝聚成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淀到水底
过滤 除去水中的________性杂质
吸附 除去色素、异味和水中的一些溶解的杂质,常用________
杀菌消毒 加入杀菌剂(漂白粉、ClO2、Cl2等)杀灭水中的病毒、细菌
蒸馏 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形成液态水
【特别提醒】①经沉淀、过滤、吸附净化的水仍为混合物,通过蒸馏得到的水属于纯净物;
②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2. 自来水厂生产流程

三、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一). 水的组成
电解水实验(将__电__能转化为__化学能__能)
1. 实验原理:___2H2O 2H2↑+O2↑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

2. 实验装置
【特别提醒】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_导电性___。
3. 实验现象
(1)通电后,两个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2)一段时间后,a、b中均有气体产生,液面均下降,c中液面上升,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大约为__1:2__。
(3)若在水中滴入酚酞试液,一段时间后与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溶液显_红__色,溶液中存在大量的_OH-___。
4. 气体的检验及判断
(1)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___木条复燃___,证明是氧气。
(2)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或点燃时有爆鸣声)并且产生__淡蓝色_火焰,证明是氢气。
5. 实验结论
(1)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了__氢气__和___氧气__。
(2)水是由__氢元素__和__氧元素_组成的。
(3)水分子是由_氢原子__和__氧原子_构成的。
6. 结论推广
(1)验证了化学变化中分子_可分__而原子__不可____再分。
(2)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1:8__。
(核心素养)质疑与创新
1. 电解水时,发现产生O2和H2的体积比小于1∶2,其原因是__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或氧气可能与电极材料发生反应,导致氧气体积减小,合理即可) ___。
2. 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在电解水实验中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__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___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3. 该实验也能产生氧气,但是实验室通常不用该方法制取氧气,其原因是__该方法不便于操作且耗能大、氧气产率低__。
(二). 水的性质
物理性质 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沸点100 ℃,熔点0 ℃,密度一般为1 g/cm3,是常见的溶剂
化学性质 (1)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2)在通电条件下分解:__2H2O 2H2↑+O2↑__(填化学方程式) (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酸:CO2+H2O=== H2CO3 (4)某些金属氧化物+水―→碱:CaO+H2O=== Ca(OH)2 (5)CuSO4+5H2O=== CuSO4·5H2O白色粉末变蓝,可用于检验水

四、物质的溶解
1. 溶液
(1)溶液的组成:溶液由_溶质__和__溶剂_组成。
①溶质: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溶质既可以是_固体_,也可以是_液体_、_气体_。
②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水是较好的溶剂,除水外,常用的溶剂有酒精、汽油、丙酮、香蕉水等。
【特别提醒】乙醇和水混合,乙醇为溶质,水为溶剂;碘酒中的溶剂为乙醇。
(2)特点:溶液是_均一_、_稳定_的混合物。
2.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组成 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固体小颗粒和液体组成的混合物 油状小液滴和液体组成的混合物
特点 均一、稳定 不稳定
静置后现象 不分层、无沉淀,无明显变化 产生沉淀 产生分层
举例 糖水、碘酒、食盐水等 钡餐、泥水等 牛奶、肥皂水等
3. 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1)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明显__升高__,如氢氧化钠、浓硫酸。
(2)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明显__下降__,如硝酸铵。
(3)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_基本不变__,如氯化钠。
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定义:在一定__温度_下,在一定量的__溶剂__里__不能_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_还能__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 判断方法
(1)在条件(温度、溶剂的量)不变时,继续向溶液中加入这种__溶质__,观察是否溶解,若不再溶解则为饱和溶液,反之,则为不饱和溶液。
(2)一定条件下,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则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_饱和__溶液。
(3)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所得到的溶液一定为该溶质的__饱和__溶液。
3. 相互转化的方法
(1)对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不饱和溶液
(2)对于极少数[如Ca(OH)2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
不饱和溶液
【特别提醒】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但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4. 结晶
(1)蒸发结晶法: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析出,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___小_(填“大”或“小”,下同)的物质,如氯化钠。
(2)降温结晶法(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溶质析出,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_大__的物质,如硝酸钾。
六、溶解度
1. 定义:在一定_温度_下,某物质在_100g___溶剂中达到__饱和状态_时所溶解的__溶质的质量_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特别提醒】四要素
①条件:_一定温度__  ②标准:_100g溶剂__ ③状态:达到__饱和状态__ ④单位:__g__
2. 影响因素
3. 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1)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升高_,如硝酸钾、氯化铵等。
(2)个别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降低_,如氢氧化钙等。
(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氯化钠。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下降__,随压强的升高而_下降__。
备考补充: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溶液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
①要使该饱和溶液的pH增大(溶质种类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_升高温度,并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__。
②要使该饱和溶液的pH减小,可采取的方法是_降低温度__,或者添加其他可以与溶质反应的物质。
分析:①该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该温度下已经饱和,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要继续溶解该溶质,可升高温度,增大其溶解度或恒温蒸发溶剂。②减少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方法有降低温度析出晶体,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将溶质反应掉,降低溶质的质量。
4. 物质溶解性的难易程度(S表示溶解度)

溶解度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性越_强__。
七、溶质质量分数
1.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所有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1)×100% ____
=____×100%________
(2)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
2.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体积、密度的有关换算
(1)溶液质量(m)=溶液体积(V)×溶液密度(ρ)
(2)溶质质量分数=×100%
归纳总结:溶液中的“变”与“不变”
a. 溶液稀释后,溶质质量_不变__,溶剂质量__增加__,溶质质量分数_减小__。
b.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质,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_不变_。
c.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__增大_。
d.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再降温至原来的温度,则溶质、溶剂的质量会等比例减小,溶质质量分数_不变__。
八、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 溶液稀释的计算
(1)原理:溶液稀释前后,__溶质质量__不变。
(2)计算公式:m浓×a%=m稀×b%或m浓×a%=(m浓+m水)×b%
其中m浓为稀释前浓溶液的质量、a%为稀释前溶质质量分数,m稀为加水稀释后稀溶液的质量、b%为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
【注意】实际应用中因溶液质量不便称量,一般用量筒量取体积,计算时需将质量和体积相互换算。
3.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一)用固体药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的溶液50 g为例)
1. 实验用品:氯化钠固体、药匙、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称量纸、烧杯、量筒、胶头滴管、_玻璃棒__、蒸馏水。
2. 实验步骤

(1)计算:配制此溶液需要氯化钠_5_ g,水_45__mL(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水的密度为1 g/cm3)。
(2)称量和量取:用__托盘天平_称取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__量筒__量取所需的水,选取量筒时量程要比量取液体的体积_偏大__,且越接近越好。
(3)溶解:将量取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__玻璃棒__搅拌,直到氯化钠完全溶解。
(4)装瓶贴标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在细口瓶中,贴上标签,标签上应标注溶液_名称__及__溶质质量分数__。
【特别提醒】溶解不能在量筒中进行,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搅拌,加速溶解__。
3. 误差分析
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原因 操作
偏__大_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量取的水倒入烧杯时溅出
称取的氯化钠质量偏大 称量时右盘放了纸片而左盘未放
偏小 称量的固体药品质量比实际所需质量偏小 称量时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且使用了游码
固体药品中含有少量的杂质
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偏小 固体药品倒入烧杯时,纸片上有残留
配制的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实际偏大 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烧杯内原来有少量的水
(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1. 实验用品:__烧杯__、_量筒__、胶头滴管、__玻璃棒_、蒸馏水、浓硫酸。
2. 实验目的: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密度为1.07 g/cm3)1 000毫升。
3. 实验步骤
(1)计算:所需浓硫酸_59.3_毫升和所需水_960.8__毫升(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量取: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和水。
(3)溶解:将量筒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实验误差分析
浓度 原因 操作
偏_小_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实际体积偏大 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烧杯内原来有少量的水
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体积偏小 量取浓溶液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在稀释过程中浓溶液有溅出
偏_大_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体积偏大 量取浓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特别提醒】溶液配制完成后,在转移过程中,若将溶液洒出来,溶质质量分数不发生变化。
重难点突破
溶解度及其应用
溶解度表格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命题点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1. 将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__增加溶质、降低温度或恒温蒸发溶剂____的方法转化为饱和溶液。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物质的溶解度表判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再选择合适的转化方法进行转化。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通过增加溶质、降低温度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通过升高温度、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命题点2 根据某物质的溶解度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 如果配制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9.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则需要水__122__g,此时溶液的温度应大于_40___℃。
方法指导: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注意温度,在该温度下,比较该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所需配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若需配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则需要升高温度,再溶解溶质;若需配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则需要先降低温度再溶解溶质。
例 (2018柳州)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g    0 20 40 60 80 100
Li2CO3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NaCl 35.7 36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5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Li2CO3__。(填化学式)
(2)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固体,欲分离该混合物获得更纯的硝酸钾,可在较高温度时制成饱和溶液,然后__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__。
(3)配制20 ℃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68 g,需水__50__g。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