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节约调查与行动一、调查背景?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大多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其实,从人均意义上讲,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不丰富,是一个贫水的国家。水资源虽然可以再生,也可重复利用,但受气候影响,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缺。水利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而且将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同样,电力紧缺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节约用电,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作为祖国未来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种水电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势,提倡“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二、调查目的?1、了解我国水电资源的真实状况,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2、组织同学进行一次关于水电资源观和节约意识的社会调查,培养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3、争做节约资源的宣传员,并能在生活中自觉节约能源。?重难点:了解我国水电资源的真实状况,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三、调查对象调查对象:部分学生、老师以及学生家长。??四、成立组织?组??长:刘诗雨?(负责规划筹备,撰写报告)?辅导员:崔宏昌老师?(负责活动指导,保障安全)?调查组:史欣怡??李畅(负责前期调查,确定方向)?问卷组:崔羲予??汤丽可?(负责制定问卷,指导作答)?统计组:汪洋龙??赵瑞涵(负责审阅问卷,统计数据)?分析组:谢子墨??李璇(负责分析数据,探寻原由)?规划组:杜涵笑??李沁瑶(负责设计规划,制定措施)?五、活动步骤?1、4月6日,由辅导员崔老师召开准备会,确定人员分工。?2、4月7日—8日,调查组开展前期调查,走访一些同学、老师、村民,了解大概情况,确定调查从“有没有节约的思想意识、有没有实际的节约行动、有没有养成节约的意愿”这三个方面开展。?3、4月9日,问卷组在辅导员老师的配合下一起完成了调查问卷的制定,一共14道调查题目。?4、4月10日,学校召开家长会,问卷组利用这一时机完成了调查问卷的作答。统计组及时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工作。?5、4月11日—12日,分析组从三个方面对反馈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几个典型问题进行了分类数据研究。?6、4月13日—14日,规划组就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应对措施和后续活动方案。?7、4月15日,全组人员配合组长一起合作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数据分析?1、调查对象分析?本次调查对象共计60人,性别方面其中男31人,女29人;年龄方面10岁以下3人,10—19岁17人,20—39岁19人,40岁以上21人;身份方面学生20人,家长29人,教师11人。本次调查的对象基本涵盖了各个年龄层面,采集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比较性别和年龄以及身份在节约水电方面的差异,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这3个选项,后来经过统计数据分析,发现相关性并不大。?2、数据分析?节约的意识方面,46.67%的人正确意识到我国水资源的匮乏;81.67%的人意识到节约用水非常有必要;85%的人会偶尔或者马上去制止看到的浪费行为;91.67%的人在经常传达着节约的思想和理念。这些都意味着他们懂得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节约的行动方面,41.67%的人只是偶尔注意废水循环利用,还有15%的人认为没必要在意这回事;只有13.33%的人认为身边的浪费现象不是很严重;40%的人家里只使用小部分节能电器,还有10%不使用节能电器;11.67%的人离开时从不在意电器有没有断电。看来从意识到行动这一步很多人还没有跨出去。?养成节约意愿方面,76.67%的人在别人指出自己的浪费行为后愿意马上改正;88%左右的人认为公共场所的节约标语会帮助自己节约;85%的人认为本次调查会帮助他提高自己的节约意识。这些都说明他们愿意在生活中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七、推广节约意识?1、设立“无水无电日”,让人们通过体验活动真正认识到水电资源的宝贵,从而意识到去节约水电资源。?2、培训“红领巾节约水电宣传员”,让同学们把节约的思想最大化的传播到学校周边的村庄、单位、企业。?2、开展“节水节电小窍门交流会”让大家互相交流生活中的一些节约水电的小窍门,掌握节约的技巧,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倡导节约。?总而言之,节约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我们所有人的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