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俄罗斯帝国:占亚欧大陆面积42%占地球陆地面积1/63.3 俄国改革改革者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PPT模板:www.1ppt.com/moban/ PPT素材:www.1ppt.com/sucai/PPT背景: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www.1ppt.com/tubiao/ 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PPT课件:www.1ppt.com/kejian/ 语文课件:www.1ppt.com/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1ppt.com/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1ppt.com/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内容: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广学校教育影响: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消极:保留了农奴制,走上了扩张道路。性质:封建农奴制改革彼得一世改革 后世尊彼得一世为彼得大帝。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著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发动改革。他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他曾亲自操纵船只出海探险,险些坠海溺死。他假扮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彼得一世改革 给我20年,我还给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俄)彼得大帝 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2003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讲话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奴农俄国制俄国农奴制1649年形成, 少数封建领主或农奴主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并部分占有农奴;农奴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农奴被束缚在农奴主的土地上,处于社会最低层。改革背景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大国崛起》改革背景 17世纪时俄国的发展落后于其他的西方国家急需改革农奴、农民、奴隶区别 农奴:封建社会中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的农业生产者。在经济上受剥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利,处于社会最底层。 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 ,也有属于自己的私有土地, 人身比较自由。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得世一彼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革改1689年17岁的彼得一世亲政后,感到俄国的落后,于是调转俄国的发展方向,实行脱亚入欧。彼得亲身去西欧调查改革措施(1)政治上: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2)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オ。(3)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4)文化教育: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结果:俄国开始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圣堡得31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圣彼得堡。从此,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也打开了一扇通往当时先进文明的窗户。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俄国就此走向富强?里克亚米战争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土耳其、英国、法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1853-1856 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正如恩格斯说:“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俄国就此走向富强?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别 人均收入 (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 (公里) 制度 俄国 71 29(1860年) 1600(1860年) 英国 323 225(1850年) 14603 法国 150 9160 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讨论:1、如何评价彼得一世?(是“暴君”还是“大帝”?请用史实说明)????(俄总统普京:“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 主要成就 :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使俄国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奠定了近代俄国强大的基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其主要局限性:(1)是未能废除农奴制度(2)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3)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4) 改革加重农奴的负担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奴农危制机农奴制是俄国基本制度,到19世纪初俄国农奴超过2000万人,占全国人口90%以上地主在毒打农奴 材料一:农奴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并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 ——《法律大全》 材料二: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俄国报纸上,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 依据材料概括农奴的地位和处境?政治上:受压迫,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经济上: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改革背景 材料1: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 材料2: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 探究:结合以下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目的何在?目的:化解统治危机,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奴农危制机一个工厂主(资本家)的烦恼 年 代 农民起义 1801年~1810年 83次 1811年~1820年 124次 1821年~1830年 156次 1831年~1840年 143次 1841年~1850年 351次 1850年~1861年 591次 工人太少,素质也低,产量、质量都不乐观;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民太穷了,他不买,社会又不太平…… 依据材料概括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哪些阻碍?根源是什么?农奴没有生产积极性,生产率低下农奴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农奴没有自由,缺乏自由劳动力农奴时常发动起义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改革背景1818-1881亚历山大二世自幼被立为太子,学习治国之策。曾周游欧洲各国,深知农奴制是俄国落后的根源。1855年匆忙继位,正值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国力急剧下降之际,国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亚历山大二世的徽章标志青年时代的亚历山大二世历亚大山二世 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来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 为了阻止革命的发生,1861年2月19日(公历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特别宣言。在俄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实施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农奴取得的份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总值6.5亿卢布,但到1905年他们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赎金。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俄国官员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改革内容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被解放的农民由于土地减少、支付赎金,使农民骚动由1860年的126次增至1176次。亚历山大本人也成为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再由于亚历山大对国内反对派的严厉镇压,遭到了反对派的激烈反对,1881年3月,他在首都彼得堡被炸死,可以说为改革而献身。亚历山大二世遇刺亚历山大二世遗容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 ——列宁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改革影响 俄国1861年改革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取得的“份地”面积小、质量差,在取得“份地”时需要出钱赎买,赎买的价格比当时的地价要高出几倍。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的办法去换取资本主义的发展,致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改革影响相同点:①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②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③改革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对外扩张准备条件,加快了扩张的步伐。不同点:①背景不同:17世纪晚期,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西欧,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1861年改革,是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保证农奴主的政权,延缓革命的到来,宣布废除农奴制。②改革内容不同: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丝毫未触动农奴制度;1861年改革内容单一,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废除了农奴制度。③影响不同:前者加强了俄国农奴制度,增强了国力,使俄国走上扩张侵略道路;后者虽然很不彻底,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④改革的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的比较:练习精编(P82)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改革 时间 领导者 内容 性质 影响 彼得一世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1689年自上而下的封建农奴制的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赎买份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本课小结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适时的改革推动社会发展。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要坚持改革不动摇,支持、拥护改革。感悟谢谢聆听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