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立夏小讲堂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立夏小讲堂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立夏”小讲堂
【教学目标】?
1.通过立夏课程的学习,树立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愿意成为祖国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2.通过小组分享、交流,深入、全面认识立夏。?
3.聚焦立夏“斗蛋”的习俗,通过创编有趣的“斗蛋”活动,培养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
1.通过小组分享、交流,深入、全面认识立夏。?
2.树立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愿意成为祖国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教学难点】?
通过创编有趣的“斗蛋”活动,培养创新的意识。?
【活动过程】?
立夏的由来?
(一)何为立夏?
?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立
夏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按照气候学的标准,5天平均气温达到22℃才算夏季开始。?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二)立夏的特点?
立夏三候是这样说的,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也就是说每隔5天是一候,立夏时间在阳历每年05月5~7日,所以我们在这个时间基础上加5天就可以推算出立夏三候中每一候的时间了。?
立夏的传说???????
表演小故事?
三国末期,后主刘禅经营的蜀国已是兵微将寡国力不继。这一年魏国大将邓艾奉命率大军伐蜀,兵逼刘禅投降。蜀国有位忠臣叫正,他对邓艾提出“刘禅乃一国之君,投降去了魏都后不能受到半点虐待,不能瘦一星半点肉,不然宁死不降”。邓艾答应了这一条件。??
刘禅投降后被带到了当时魏国的都城洛阳,魏国公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他住宅、绸缎万匹、美女百名。刘[禅从此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竟没有半点忘国之耻。第二年正叫人给刘禅称了一下体重,这忘国之君不仅没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三国演义》里有诗说“追玩作乐笑颜开,不念危土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
立夏与自然?
立夏的谚语?
立夏见夏,立秋见秋。?
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
立夏日晴,必有旱情。?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二)立夏谚语介绍?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谚语可分为农业谚语、生活谚语、气象谚语等。立夏作为重要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关于立夏的谚语有很多,涉及打雷方面、温度方面、晴雨方面、农事经验方面等等。?
1.?气象方面谚语?
打雷方面?
立夏雷,六月旱(湘)。?立夏日鸣雷,早稻害虫多(桂)。?
温度方面?
立夏不热,五谷不结(浙)。?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鲁)。?
晴雨方面?
立夏雨少,立冬雪好(苏)。?立夏落雨,谷米如雨?
2.?农事方面谚语?
立夏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芝麻小满谷。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小表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三)互动小课堂?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谚语,请讲一讲。?
立夏谚语诸如还有:“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立夏小满,江河水满”等等.?
立夏与文化——立夏的诗?
讲解古诗《三衢道中》?
?视频导入?
?介绍诗歌背景?
3.?讲解诗的含义?
4.?总结这首诗的特点与立夏的关系??
(二)其他立夏的诗?
1.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立夏的诗?
2.读读学习单上关于立夏的诗,圈一圈哪些景物能代表立夏?3.将这些诗根据内容进行分类??
(三)立夏诗与画?
1.根据画来猜是学习单上的哪一首关于立夏的诗,说说理由?2.选一首自己喜欢的立夏的诗简单配一幅小插图??
四、立夏的习俗与活动?
(一)斗蛋游戏?
1.?斗蛋的规则(斗蛋的一些技巧,例如选用散养的鸡下的蛋?蛋壳会硬些;煮鸡蛋时在水中加入小苏打煮出来的鸡蛋会变硬;选用头尖的鸡蛋;用小鸡蛋;冷冻);?
2.?立夏斗蛋的原因(说明古代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3.?演示斗蛋的技巧(准备四枚熟鸡蛋,请两组同学上台,一组快速撞击;一组缓缓用力)。??
(二)?称人的习俗?
1.?说明称人的习俗;?
2.?称人习俗的由来(三国时期称阿斗的故事);?
3.?称人的时候说吉祥话,请同学现场编一编自己想听到的祝福或者对他人的祝福。(击鼓传花,传递心愿与祝福)???
(三)尝新?
1.?各地尝新风俗不同;?
2.?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老家是哪里?立夏尝新吃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