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变废为宝》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从废弃物品的妙用入手。?2.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的同时,引发学生节约资源、珍惜资源的体验和情感,启发他们的环保意识。?3.促进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教学准备:?矿泉水的瓶子和瓶盖、废弃的卡纸、纸壳。?剪刀、双面胶、水彩笔。?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生诵读儿歌《人有两件宝》: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节综合实践课,就需要孩子们用手又用脑的去把一些废弃物品变成“宝贝”。出示本课的课题《变废为宝》?二、认识废弃物品对环境的危害?1.学生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知道的废弃物品有哪些?(如:塑料瓶、鸡蛋壳、纸杯、吸管……)这些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危害?(侵占土地,污染环境。)?2.学生汇报,教师总结。?3.既然这些废弃物给环境造成了那么大的危害,我们应该这么做呢?(保护环境,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三、怎样才能把这些废弃物变成宝贝?1.出示课件:用废弃的彩色纸、塑料瓶等废弃物品,加工成的工艺品。除了图片的这些宝贝,孩子们还能用什么废弃物,变出什么宝贝?你们能不能动手做一做,并填写好作品报告单呢??2.出示“作品制作报告单”。?3.教师出示自己用废弃物做的作品,根据报告单上的任务介绍作品,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动手创作的能力。?可爱的小熊:先用两张光碟拼凑出小熊的身子,用双面胶粘贴在纸板上,再在废弃的黑色卡纸上画出小熊的耳朵和四肢、蝴蝶结、眼睛,用剪刀剪下来后分别粘贴在光碟的各个部位,这样可爱的小熊就做好了。收获:勤俭节约,不要浪费资源。?智慧树:先在棕色的卡纸上画出树干,用剪刀剪下来粘贴在纸板上,再把塑料瓶盖用双面胶粘贴在树枝上,这样智慧树就做好了。收获: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废弃材料做宝贝,快乐多又多。?4.让学生去选择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废弃材料(也可以用学生自己准备的废弃材料),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能把今天的废弃物品变成最好的“宝贝”。?5.填写“作品制作报告单”。?6.作品展示。?四、分享交流:同学们,谈谈你们今天的收获??五、教师总结:?要想山更青水更绿,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一起去保护,希望你们能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回去给家长做好宣传,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合理变废为宝能够更环保,同时也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时时做到勤俭节约。?板书设计:?????????变废为宝?塑料瓶?纸杯??????????保护环境?易拉罐????????勤俭节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