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四季与二十四节气主题确定课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四季与二十四节气主题确定课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四季与二十四节气
——主题确定课(1课时)
?教学目标:?
激发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兴趣。?
科学合理地分组。
教学重难点:
激发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段时间一直很冷,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还冷10天左右,气温就会上升到10摄氏度以上了。你们猜老师怎么知道的???(天气预报、根据去年的天气推测、开日历上的节气)??
2、天气预报能告诉我们15天内的天气情况。节气却可以告诉我们一年的天气情况。??
二、阅读关于节气的传说故事??
从前,有一个浪子,家中颇为富有。可这浪子不知时令节气,不好好种田,成天只知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坐吃山空,把父亲留下来的一份祖业吃光了,后来只好向亲戚借贷。?
??时间长了,亲戚都不理他了。他只好向舅舅借衣服去当,把舅舅仅有的几件衣服也当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件稍值钱一点的棉袄了。?
??正月初一这一天,浪子名为上门给舅舅拜年,实际上就是为了借这件棉袄。一看舅舅把棉袄穿在身上,天气又是那样的冷,也没好意思开口让舅舅把这件棉袄脱下来。?
??好不容易等到到了二月份,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二月二十八,冻死鸡和鸭。”浪子一听,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三月份,天气逐渐转暖。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三月三,冻死单身汉。”???浪子知道舅舅是个单身汉,一听这话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四月份,天气更暖和了。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又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还是要借棉袄,就说:“四月二十,冻断树枝。”浪子一听,知道借棉袄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五月份,人们都穿单衣孔浪子心想:现在去借棉袄,舅舅还有什么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了一句:“吃了五月粽,寒衣不可送。”?
??到了六月份,天气热得很,人们都打起赤膊来了。浪子心想:我六月三伏天去借棉袄,看你还有何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人是不毛虫,单怕六月天的冷北风。”?
??到了七月份,天气仍然很热,浪子又找舅舅开口借棉袄。舅舅说:“吃了七月半的饭,放牛儿子堤坡站。”这意思很明白:?
??天气冷起来了,棉袄借不成了。到了八月份,浪子不死心,又去找舅舅。舅舅说:"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开始下霜了,谁还愿把棉袄借出去??
??到了九月份,浪子还是不死心,又去了舅舅家。还没有开口,舅舅说:“起了重阳风,虫子蚂蚁都要准备过冬—你就不要再打我件棉袄的主意J?o我以前接济你,实际上是害了你。你以后借东西典当是没有门了,我有也不会借给你J?o你还是好好种田,自己养活自己吧!”???后来浪子回头,勤扒苦做,终于积起了一份家业。?
小结:这则民间传说中讲述的,其实是节气的故事。“二月二十八,冻死鸡和鸭”,讲的是雨水节气;“三月三,冻死单身汉”,讲的是惊蛰节气;“四月二十,冻断树枝”,讲的是谷雨节气……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经过岁月的沉淀,给后代留下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二十四节气就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二十四节气反映出季节的变化,从事农事活动,准备好衣食住行。这个学期,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四季与二十四节气》。?
三、出示节气歌。朗读。?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短短28个字就概括了一年中的节气变化,古代农事操作以此为指导。节气歌还有下半部: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形成:?
“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大自然与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太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万物生长靠太阳。几乎所有的文明体对自然的认识中都不会忽视太阳的作用,农耕民族更是如此。在中国,商代就出现夏至和冬至的记载了。西周时期就知道“两至”?“两分”的概念,春秋中期,加上了“四立”的概念,到了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理念基本形成,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顺序则在西汉时期《淮南子》一书中,至此,沿用至今的“二十四节气”产生。“二十四节气”名称中,包含四季变化、气温特点、雨水状况、物候等,但中心思想是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
四、根据学生情况分组。(每组保证有组织能力强的组长和一位电脑能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