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近代自然科学能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极大发展的原因有()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基础③科学家们勤奋努力研究④科学研究得到了教会支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兴”的含义是()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C.欧洲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D.宗教神学文化的复兴AB知识回顾第一课走出中世纪的蒙昧从14世纪开始,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的重大变革。最终,科学得到了传播,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广为弘扬。封建专制统治和宗教禁锢渐渐不得人心。革命的时代即将来临。封建专制统治和宗教禁锢1727年3月的一个凌晨,牛顿在睡梦中长眠,终年84岁。英国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葬礼上王公大臣跟随在送葬行列,场面非常壮观。牛顿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那是埋葬英雄的地方。一位来自法国人年轻人目睹了这一切,牛顿的理论、英国举国上下对牛顿的尊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法国人在英国呆了三年,但这三年却影响了他一生。回国后他致力于向公众传播牛顿的学说。他是谁?伏尔泰他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启蒙运动“启蒙”(enlighten)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材料三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人文主义材料四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思想: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思想因素: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根本原因)科技因素: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社会的思考一、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阶级因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顶峰:地点:核心:18世纪后半期,在法国达到顶峰源于英国,中心在法国,波及全欧,影响全世界理性主义即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二、启蒙运动兴起的概况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思考:“现实的黑暗”指什么?“理性的阳光”指什么 “理性的阳光”:指按照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意愿来改造世界(科学、自由、平等——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现实的黑暗”:就是指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的迷信和无知愚昧。三、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观点孟德斯鸠卢梭当时法国出现了一些思想家。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号召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伏尔泰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出生于巴黎,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伏尔泰是一位多才的作家,他的著作清新、机智。常带有绝妙的讽刺,对封建教会和封建制度的反动统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深受法国人民的爱戴。1778年,伏尔泰逝世于法国和瑞士边境的小城,1791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民把他的遗骸运到巴黎著名的先贤祠重新安葬。人们在他的灵车上写着这样的句子:“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材料一:教皇是“两足禽兽”。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罪恶的根源”。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材料三: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材料四:“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反对政治迫害、宗教愚昧提倡天赋人权(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倡导君主立宪制言论自由生而平等(1)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反对政治迫害、宗教愚昧(3)倡导君主立宪制(2)提倡天赋人权: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1、伏尔泰-----启蒙运动的巨匠作品:《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伏尔泰语录:伏尔泰追求的自由是什么?要把人们从中世纪的愚昧和蒙昧中解放出来,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想社会。“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伏尔泰对儒家伦理道德创立者孔子极为仰慕。他特别赞赏孔子思想中的“仁爱”与“宽容”,视之为区别善恶的尺度。伏尔泰高度评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他赞扬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伏尔泰与中国的渊源孟德斯鸠(1689-1755)孟德斯鸠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他不仅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还是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2、孟德斯鸠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整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胜衰原因论》路易十四路易十四的名言:朕即国家;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会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那一切便都完了。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国家避免暴政的办法就是将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分开,使其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国王只有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分别属于议会和法院。孟德斯鸠还强调三权互相制约的重要性,即防止腐败和极权。观点:实践:反对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还强调三权互相制约的重要性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原则2、孟德斯鸠-----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作品:《论法的精神》美国的三权分立卢梭(1712年~1778)他幼年辍学,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既使他饱尝了寄人篱下的辛酸,也使他目睹了社会不平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强烈渴望社会平等。他凭借活跃而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撰写了名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在巴黎先贤祠中,安葬着卢梭。棺木正面雕刻着一只手,拿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这支火把很快将点燃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点燃整个巴黎乃至整个世界。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社会契约论》旧时代:西方存在近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时代新时代:以民主,自由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时代3、卢梭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主权来自人民不能分割和转让,人民有任命、罢免与监督行政人员之权,有推翻专制制度的起义之权。——卢梭《社会契约论》卢梭的主要观点:人民主权人民主权思想,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甚至有权举行起义,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卢梭的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产生过很大影响。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袖许多都是卢梭学说的信徒。《人权宣言》许多条文几乎直接照搬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原文。国民大会的成立和审判路易十六都援引了“人民主权论”。卢梭人民主权论的影响: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其思想体现在《人权宣言》中。3、卢梭-----“激进的民主战士”观点:影响:人民主权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其思想体现在《人权宣言》中。作品:《社会契约论》随着启蒙运动的深入,读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成为时尚。一些人还把伏尔泰和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房里。本图是一位法国贵妇和朋友在伏尔泰塑像下读伏尔泰的作品。作品地位 主要观点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启蒙运动的巨匠(1)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反对政治迫害、宗教愚昧;(2)提倡天赋人权: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3)倡导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重要的启蒙思想家(1)反对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2)提出三权分立/制约平衡卢梭《社会契约论》“激进的民主战士”提出“人民主权”理论AC1.伏尔泰对某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伏尔泰描述的政治制度是()A.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制C.君主专制D.公民直接民主2.““这一运动的领袖们将理性应用于经济、宗教和政治等领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使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猛烈的抨击。”下列人物中属于这场运动的领袖的是( )A.达 芬奇B.哥白尼C.伏尔泰D.拿破仑1778年,伏尔泰和卢梭相继离开人世9年后(1787年),美国颁布联邦宪法他们逝世6年后,康德回答了什么是“启蒙”11年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哀叹:“就是这两个人把法国(波旁王朝)给毁灭了。”100多年后,中国的严复们开始阅读启蒙思想3.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囚禁。在狱中,他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路易十六的话实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的意义,即( )A.冲破了宗教神学和封建思想的禁锢B.促进了欧洲工人运动C.阻碍了法国社会发展D.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A四、启蒙运动的影响对欧美:启蒙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对世界: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影响,如鼓励了近代中国和日本的一批仁人志士为改造社会而斗争。【拓展】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在批判对象上,文艺复兴主要____________;启蒙运动____________。②从批判形式上看,文艺复兴借助的名义,披着宗教的外衣;启蒙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_______;启蒙运动还集中在_______中进行。④从思想特点上看,文艺复兴提倡__;启蒙运动崇尚__,启蒙运动思想家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且启蒙运动还描绘了_____________,从而使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______________。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批判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完全抛开宗教的外衣,直接公开批判教会与封建专制文学艺术领域思想政治领域人性理性更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未来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蓝图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意义:14世纪至18世纪末欧洲的思想文化和科学的深刻变革,人们冲破思想的牢笼,精神获得解放,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的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走出中世纪的愚昧4.《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②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③启蒙运动兴起 ④工业文明在欧美普遍建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C启蒙运动(17---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经济因素: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阶级因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政治因素: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思想因素: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技因素: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社会的思考二、启蒙运动兴起的概况顶峰:18世纪后半期,在法国达到顶峰地点:源于英国,中心在法国,波及全欧,影响全世界核心:理性主义三、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观点1、伏尔泰-----启蒙运动的巨匠观点:(1)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反对政治迫害、宗教愚昧;(2)提倡天赋人权: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3)倡导君主立宪制2、孟德斯鸠-----重要的启蒙思想家观点:反对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还强调三权互相制约的重要性实践: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原则3、卢梭-----“激进的民主战士”观点:提出“人民主权”理论影响: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其思想体现在《人权宣言》中。四、启蒙运动的影响1、对欧美:启蒙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2、对世界: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影响,如鼓励了近代中国和日本的一批仁人志士为改造社会而斗争。文艺复兴走出中世纪的愚昧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3启 蒙 运 动.docx 6.1.3启蒙运动.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