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目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件(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目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件(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导入
日本——敌人、朋友?
材料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
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江泽民
材料三:“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读者》
为什么“蕞尔小邦”日本在当时
也加入了侵略中国的行列中?
甲午战争: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
  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
  2.野心满满的日本早就制定了侵略中国的政策,他们要从侵略中国的台湾开始,进而侵占全中国,最终是亚洲乃至全世界。这次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日本政府蓄谋已久,并做了充分的准备。
  3.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为日本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
  4.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刺激了日本的侵略欲望。



旅顺大屠杀
黄海战役
甲午战争:战争经过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甲午战争
1.背景:
2.时间:
3.过程: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变得强大起来,开始图谋侵略中国,并选择朝鲜作为跳板。
1894——1895年。
① 爆发:
1894年,日本利用朝鲜爆发起义之机,引诱清军入朝,继而以反对清军入朝为借口,挑起战端,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②黄海海战:
1894年9月,中日海军在黄海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奋勇杀敌,重创日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全舰将士英勇抗日,壮烈牺牲。
③旅顺大屠杀:
④1895年初,日军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战火很快烧到中国境内,日军接连占领大连、旅顺等地。在旅顺,日军对当地居民实行大屠杀,死难者有18000余人。
旅顺大屠杀
中国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结果
在谈判中,日本拿出预先拟定的条款摆在李鸿章面前,只准李鸿章说“允”或者“不允”。日本限定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手续,李鸿章请求宽限时日,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李鸿章
伊藤博文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内容及危害
割地增多
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刺激了
列强的瓜分野心。
赔款增加
势力深入
增设工厂
加剧了人民的负担,有利于
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
  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
需求,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内 容
危 害

《马关条约》的签订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
影响?











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通商口岸
中日甲午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1.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2.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后几年中,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争:影响
《马关条约》后,中国的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中英《南京条约》
①割让香港岛;

②赔银2100万元;

③五口通商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定关税。
中日《马关条约》
①割让辽东半岛、 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银二亿两;

③增开口岸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④在华设厂。
④经济侵略加剧;
⑤受控制程度加深。
①割地面积增加;
②赔款数额倍增;
③侵略深入内地;
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探究:对比下列两个条约,你有何看法?
《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请仔细观察教材图8-12,思考下列问题。
  1.甲午战争后,列强以哪种方式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列强还以哪些方式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对中国会带来什么危害?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经济侵略
  这标志着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已由商品输出为主进入到资本输出为主的新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

开设工厂
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等方式


沉沉酣睡我中华,
  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民知醒宜今醒,
  莫待土分裂似瓜。
找一找:
  哪些国家在中国有势力范围?
  它们的势力范围分别在哪里?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经济侵略
课文图8-13

割占和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长江流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瓜分中国
势力范围: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实力所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在这片领土上,该国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他国染指。
租借地:资本主义国家用强迫定期租借的方式占有的他国领土。租期有长有短,长的高达99年,期满归还。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门户开放
从此,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日益扩大。
①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背景:
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美国因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而失去了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机会。
②“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
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取得的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机会。
③影响:

“门户开放”政策,实质美国政府企图用 “机会均等”的手段,缓和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让美国有机会插足别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之内,保证中国市场对美国资本和商品的自由开放。
《时局图》是1898年谢缵[zuǎn]泰先生创制的一幅反映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漫画。原图上有黄遵宪的题诗。现在原件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档案馆。图中虎代表英国,熊代表俄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
对照时局图,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19世纪末俄国、法国、英国、日本几个国家在中国的大致势力范围。
时局图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瓜分中国
北极熊,代表俄国,整个长城以北和新疆;虎,代表英国,长江流域;德国,象一条毒蛇把山东紧紧缠住;狂蹦乱跳的青蛙,代表法国,伸向我两广、云南;小太阳,日本,我国的福建。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代表美国。






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示意图

1842年 《南京条约》割占

1860年 《北京条约》割占

1898年 英国租借地 新界
课堂小结
  在沉痛、愤恨和思索中,我们了解了这一段屈辱的岁月。请问,此时此刻,大家有着怎样的感受?
畅所欲言
徐骧领导的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徐骧:
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