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运动 课件(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维新变法运动 课件(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幕
无奈人生
1841年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朝廷出现统治危机,一方面由于巨额赔款导致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另一方面,朝廷官员铺张浪费,这就使百姓对政府官员越来越不信任,政府陷入信任危机,从而使得各种矛盾加深。
公车上书揭序幕
拒和、迁都、变法
甲:哎,甲午一役中国竟然败给一个蕞尔小国。实在可恨,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日本实行了君主立宪。中国要摆脱悲惨的命运,实现富强,必须像日本那样,进行改革,在政治上也学习西方
乙:师傅此话甚有道理,历代帝王皆是民贼,要想君主立宪
必须仿效西方设立议院,实现真正民主,弟子认为必须革新
丙:听闻两位兄台所言,犹如醍醐灌顶,中国必须革新!无论是草木虫鱼还是人类,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只有自强、进取,才能生存、发展,倘若昧于时势而无所作为,必将被淘汰出局
甲:哎,如果中国百姓皆此思想,那么中国之富强指日可待矣
乙: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来宣扬我们的思想,让中国的老百姓了解我们的思想
丙:对,就这么办
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





国闻报
强学会
中外纪闻
保国会
时务学堂
时务报
强学会
强学报
万木草堂
《时务报》
强学会
《国闻报》
思考
这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活动起到了哪些作用?
启发民智、制造舆论
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
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材料: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分别分布在20多个省。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美、法、俄、日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二幕
希望之光
“若变法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中国之治强,可计而日待也。”
——《上清帝第六书》
你觉得光绪皇帝会是怎样的反应?
“若不及时 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上清帝第五书》
他与康有为的合作又是如此紧密,以至于经常一起工作到深夜,在一天的时间里所能做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他的雄心,可是他又不愿放走他现在已经紧紧依靠、不能分离的辅助者。所以有一夜他再次破坏老传统,竟将康有为留宿宫中

——《光绪泣血记》



农历四月二十三(公元1898年6月11日)

明定国是诏书


光绪帝 爱新觉罗·载湉
高潮:戊戌变法
(wù xū,即百日维新)
官僚
八旗兵

资产阶级
读书人
任务:1、根据探究单将圆圈里的影响(数字)填入表格对应的措施中
2、讨论如果你作为资产阶级、官僚、读书人、八旗兵你们是否支持变法(可以根据材料提示),并说说原因
讨论时间五分钟
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发展等
军事方面: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实行征兵制等
文教方面:

有利于具维新思想的人参与政治,打破封建统治思想
举荐人才,取消旗人特权,裁汰冗员精简机构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打击封建官僚制度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增强军事和国防力量
废除八股,设立学堂,出国留学,翻译外国书刊

改变了官僚机构的构成
“百日维新”的内容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西学的传播
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探究: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变法失败之因在于新政诏书连篇颁发,然而……除(个别官员)之外,各部堂官和各省督府都观望、延宕、抵制、公开反对,拒不奉诏。
—范士华 :《 戊戌维新近代中国的一次改革》
材料二:“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儒,无杠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
——齐一山:《清代通史》,1923年
材料三:“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维新运动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下命令,其失畋是必然的。
——荣孟源:《中国近再年革命史略》,1954年
1、变法过快、内容过多,地方官员不支持


3、远离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2、皇帝缺乏实权,保守势力过于强大









第三幕
泣血瀛台

“朕不自惜,死生听天,汝等肯激发天良,顾全祖宗基业,保全新政,朕死而无憾。”----《光绪传》
“在中国, 挪动一张桌子也要流血”--鲁迅
谭嗣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意义: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依据图片及材料总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时务报》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面都这样的难题,我们该怎么办(可以从维新变法做的前期工作,失败原因等角度出发思考)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1、变法过快、内容过多,地方官员不支持
2、远离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3、皇帝缺乏实权,保守势力过于强大
4、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接下来面对的大多是触动既得利益、既有格局的深刻变革,将会面临更多的阻力。
一方面很多人期望改革,期望通过改革解决目前的各种难题,但另一方,一些人对改革不抱多大期望,因为他们知道改革太难了
以史鉴今
上清帝第六书(应诏统筹全局折)
光绪帝之希望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者必须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大业。
——“编者的话”
百日维新
百年维新
改革还在路上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
报刊学会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