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习大大很忙(四月行程回顾)回顾一下中国古代历史,我们曾学过哪些对外交流的重要事件?从中国近代史来看,西方的工业文明是以怎样的方式首先进入中国的?1840年1842年1856年1860年1894年1895年1900年1901年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面对中华民族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各自做了哪些努力和尝试?这些努力和尝试有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自主学习:阅读书本P108-111,猜猜下列的话形容的是哪一位先进人士?虎门一怒令硝烟,切恨西夷掠海沿。挥笔如风惊案动,长空万里舞云笺。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冠属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之境。鸿文硕学郁儒宗,才过古人,不掩其德;赤胆忠肝筹国是,谤满天下,无损于名。初见·始于颜值成就:《四洲志》为闭塞已久的中国社会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户。解说词:他生活在君主皇权达到顶峰的清朝时期,却也是近代走在学习西方前列的思想家,被人们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相知·陷于才华 《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较为详尽介绍西方的著作。解说词:他提出的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1.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和枪炮,兴办民用工业2.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武装军队,增设水师科。3.改革考试制度4.平等的思想与明末清初的士大夫们相比,魏源的思想有什么进步?开始认识到自己在技术、兵器和军事上的不足,主张向西方学习。相知·陷于才华 《海国图志》在中国和日本的不同命运资料 《海国图志》成书后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只印了1000册左右,有人甚至主张将其付之一炬,因为书中有对西方国家的赞美之词。 然而,就在美国军舰打开日本国门的1853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一位日本思想家读到《海国图志》,发现自已与魏源的观点有不谋而合的地方,十分惊叹。1、为什么《海国图志》在中国受冷落,而在日本却受欢迎?2、由此可见进步的思想家在当时将会面临怎样的遭遇?解说词:他是一位( );他是( );他是( )者。中国留学生之父海归伟大的爱国相知·陷于才华小组讨论阅读书本,你能给容闳写一段解说词吗?为什么容闳要促请清政府派谴官费留学生?你认为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容闳的计划推行了不到10年就夭折了,你如何评价清政府的行为?阅读书本 P109-110,回答下列问题完全是一种保守、倒退、自我封闭的行为1、郭嵩焘眼中的中西之间有什么差异?2、郭嵩焘为何会蒙受骂名,最终造成个人悲剧?解说词:“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 ——郭嵩焘材料一:郭松涛指出“西洋以游历交接为义,已成风俗,各国互相款接,不为异也。中国关缴禁不许民人私行出入,无至国外游历者……中国人眼孔小,由未见西洋局面,闭门自尊大……此最害事。”材料二:郭嵩焘发现,“西洋以商贾为本计”,中国则“重士而轻视农、工、商三者”,“西洋各国以通商为治国之本,广开口岸、设立领事,保护商民,与国政相为经纬,官商之意常亲。”西方提倡开放交流,中国推行闭关自守。西方重商贾,中国重士而轻商他的看法和行为不能为大多数国人所理解。相知·陷于才华设立译馆,主张要了解世界,编译《四洲志》,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促使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在《使西纪程》中阐述西方政教风俗远超中国,我们不能盲目自大。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们有什么共同的品质特点?都具有忧患意识和世界眼光,认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以开放的心胸接纳世界; 都想帮助国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探索强国之路;他们的见解和主张都不为主流社会和当局接受却依然坚持奋斗。相惜·忠于人品小组讨论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林则徐 魏源 容闳 郭嵩焘 慧眼看世界 当今中国在已经不是近代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崛起令很多西方国家恐慌,毫无根据地提出“中国威胁论”,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的发展,比如近日美国对华发动的贸易战。观看视频,结合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作为,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世界?(启示)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清醒认识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以开放的心胸接纳先进事物。慧眼看世界文明是多彩的, 文明是平等的, 文明是包容的…… 谢谢观看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