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课件(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课件(27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27张PPT。空白演示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卢浮宫埃菲尔铁塔第三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思想文化领域的
变革从精神上动摇宗教神学和封建君主的统治。17、18世
纪,英国和法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美国人民经过斗争,获得国家独立。这些国家先后建立
起资本主义制度。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路易十四“朕即国家”这句话说明大革命时期法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君主专制国家;在国王路易十四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一、法国大革命 1、原因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年-1715年在位,自号太阳王,他宣称“朕即国家”。 材料1:在当时的法国,由于封建势力割据,层层设卡抽税,从中部运到西部的商品,货价竟比原价提高了20倍左右。
材料2:18世纪的法国,农民占人口的80%以上,但是90%以上的土地属于国王、教会、贵族所有,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随意离开,资本主义在发展中缺少必要的自由雇佣劳动力。(1)经济: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的奢华生活,造成了财政危机,为了弥补国库空虚,政府竭力加重赋税,大大加重平民百姓的经济负担。 (2)社会:统治者挥霍无度造成财政危机路易十六,路易十五之孙,20岁时,祖父病逝,留给他一个千疮百孔的法国。他对治国安邦之术丝毫不感兴趣,但才艺俱佳,喜欢制锁和打猎,外号“锁匠皇帝”。  大权受王后安托瓦内特左右,她生活奢侈华丽,致国库空虚,债台高筑,人称“赤字夫人”。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加重税收,社会矛盾激化。革命前,法国社会分成三个等级。教士、贵族属于特权等级,几乎不用交税。第三等级尤其是农民深受压迫,他们供养特权等级,交纳赋税,却无政治权利。拥有神权拥有政权有钱无权无钱无权(3)政治:封建等级制度森严,阶级矛盾尖锐 漫画中教士压在农民的前半身,贵族压在后半身。老农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勉强支撑佝偻欲仆的身体。他的口袋里还露出催交王粮的通知单,而教士的衣袋里装满逼交各项供奉教堂的税单。它是大革命前法国社会的真实写照。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们批判 和宗教愚昧,提倡“ ”、“ ”、 “ ”。
专制主义平等 民主自由(4)理论: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1789年5月5日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以解救政府财政危机,遭到第三等级的反对,得到巴黎人民的支持。路易十六调集军队,驱散举行集会和抗议的巴黎人民企图解散议会,激起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路易十六三级会议会场在三级会议上国王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等级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解决财政问题,增加第三等级的赋税.要求召开制宪会议( 制定宪法,限制王权 )(5)导火线:1789年,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筹款,引起第三等级的不满。一、法国大革命
1、原因
(1)经济: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2)社会:统治者挥霍无度造成财政危机
(3)政治:封建等级制度森严,阶级矛盾尖锐
(4)理论: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5)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6)导火线:1789年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筹款,引起第三等级的不满“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 巴士底狱建于14世纪,原先是一座军事堡垒,后来改为监狱,是国王囚禁政治犯的地方。伏尔泰就曾被关押在这里。所以,在法国人民心中,巴士底狱一直是封建专制的象征。据说,当起义群众攻占了巴士底狱后,路易十六惊恐地问身边大臣:“这是一场叛乱吗?”大臣回答:“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一、法国大革命 2、过程(1)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1789年7月)①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为纪念这一天,7月14日成为法国的国庆日。在攻克巴士底狱后,革命形势快速发展,国王被迫屈服。
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②颁布《人权宣言》资料 《人权宣言》声称:“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结合材料,谈谈《人权宣言》的历史进步性。《人权宣言》阐明了人权、法治和民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对于动员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想一想,《人权宣言》的内容反映出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之间有什么关系。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法国大革命则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一次伟大实践。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宣布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③制定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保留国王路易十六法国大革命使欧洲各国的君主非常恐惧,他们同路易十六相勾结,甚至发动武装干涉。在同国内外封建专制势力的斗争中,法国人民不断把革命推向前进。(2)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1792年8月)1792年8月,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打败前来干涉的外国联军。1792年9月,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9月,路易十六以
叛国罪被推上断头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后,欧洲各国非常害怕,欧洲一些国家组成反法同盟,攻打法国。然而当局无力抵抗外国军队,巴黎人民于发动第三次起义.罗伯斯比尔等人掌握了政权,实施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措施: 把共和国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
卖给农民,限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严惩反动分子,
动员一切力量反对内外敌人。(3)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1793年)---法国大革命的顶峰①1789.7.14日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②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③制定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1792.8,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打败前来干涉的外国联军。
①废除君主制,
②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③处死国王路易十六1793年,巴黎人民于发动第三次起义.
罗伯斯比尔等人掌握政权,实施革命措施,将革命推向顶峰一、法国大革命 2、过程三次革命的转折关头,是谁推动了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人民群众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人民多次起义的原因
1.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不愿退出政治舞台
2.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
3.法国工业资产阶级相对弱小
4.外国武装力量的干涉范围广,遍及全欧洲,影响全世界;
群众基础广泛,人民群众在革命中显示了伟大力量;
革命更彻底,封建专制被彻底推翻。
一、法国大革命 3、特点 材料1 它是直至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
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恩格斯
材料2 这场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并给以沉重的打击,它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根据材料,归纳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影响。一、法国大革命 4、意义二、拿破仑帝国1、初露锋芒:法国大革命期间,拿破仑在平息国内叛乱、抗击外国
军队的战斗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2、发动政变: 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很快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拿破仑十分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清除封建法规,打击封建势力,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3、建立帝国: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4、措施: 经济上:十分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
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对内 法律上: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
对外 反法联盟一次次与法国较量,一次次败在拿破仑手下。
拿破仑大军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对占领的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的欧洲》图到1810年,拿破仑不仅是法国的皇帝,又是意大利的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者,瑞士的仲裁人,西班牙、荷兰、那不勒斯王国、华沙大公国及其他附庸国的太上皇。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资料l 在所有的附庸国里,贵族丧失了特权,各种职业向有才能的人开放。庄园制度实际上被废除了。教会失去了它往日的权威,宗教裁判所被宣布为非法,什一税被废除,教会财产被没收。信仰自由变成了法律。被占领地区都引入了法国大革命的主要原则,采用《拿破仑法典》。
资料2 拿破仑要求所有的附庸国提供金钱和士兵。德意志人、荷兰人、比利时人、意大利人、波兰人甚至西班牙人都在他的军队中服役打仗。附庸国支付法国军队的大部分费用。1805-1812年,意大利约有一半的税收都给了法国。根据材料尝试评价拿破仑战争。法军所到之处废除了封建制度,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激起当地民众的反抗。是法国大革命的延续和扩大;
由卫国战争变作侵略战争.(1)帝国的转折点—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利1812年5月,拿破仑远征俄罗斯。俄军坚决抵抗拿破仑侵略,9月16日,拿破仑率军进军莫斯科,拿破仑本以为亚历山大一世将会妥协,即将到来的寒冬季节,与俄罗斯人民坚决不投降,是拿破仑的最大阻力,法军不是战死就是冻死,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不到3万人.5、覆灭莱比锡战役,拿破仑被迫撤退。在败退途中,法军遭到联军的重大打击,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返回巴黎,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1815,兵败滑铁卢。(2)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评价拿破仑拿破仑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政治家。
他镇压了叛乱,粉碎了欧洲“反法联盟”的多次武装干涉,打乱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促进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觉醒,稳定了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这是他活动的主要方面,是他的主要功绩。
拿破仑后期的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引起了欧洲人民的广泛反抗,这是他的错误,但功大于过。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1640—1689年1775—1783年1789—1794年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君主
立宪制共和制共和制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比尔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法国大革命(1789年开始)
1、原因
(1)经济: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2)社会:统治者挥霍无度造成财政危机
(3)政治:封建等级制度森严,阶级矛盾尖锐
(4)理论: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5)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6)导火线:1789年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筹款,引起第三等级的不满
2、过程 时间 成果
巴黎人民 1789年---1791年 ①1789.7.14日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第一次起义 ②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③制定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巴黎人民 1792年---1793年 1792.8,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打败前来干涉的外国联军。
第二次起义 ①废除君主制,
②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③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巴黎人民 1793年---1794年 1793年,巴黎人民于发动第三次起义.
第三次起义 罗伯斯比尔等人掌握政权,实施革命措施,将革命推向顶峰
3、特点 范围广,遍及全欧洲,影响全世界;
群众基础广泛,人民群众在革命中显示了伟大力量;
革命更彻底,封建专制被彻底推翻。
4、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影响。
二、拿破仑帝国(1804年--1815年)
1、初露锋芒:法国大革命期间,拿破仑在平息国内叛乱、抗击外国 军队的战斗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2、发动政变: 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很快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
3、建立帝国: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4、措施 经济上:十分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对内 法律上: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
对外 反法联盟一次次与法国较量,一次次败在拿破仑手下。
拿破仑大军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对占领的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5、覆灭 (1)帝国的转折点—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利
(2)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