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十岁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今天我十岁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资源简介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案例
《我们十岁啦! ——四年级十岁集体生日系列活动》
导读表
一、
活动背景 ……………………………………………………………… 2
二、
活动目标 ……………………………………………………………… 2
三、
活动年级 …………………………………………………………… 3
四、
活动时间安排 ……………………………………………………… 3
五、
活动准备 …………………………………………………………… 3
六、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采访调查 …………………… 3
第二阶段:自主确定活动内容,制定班级活动方案 … 4
第三阶段:活动实施——我们在行动 ……………… 7
1.
制定小组方案并落实行动 ……………… 7
2.
自定“十岁成长礼” …………………… 11
3.
生命主题 ………………………………… 12
4.
感恩父母 ………………………………… 13
5.
“十岁成长礼” ………………………… 15
6.
四年级家长与孩子参加庆祝活动 ……… 18
第四阶段:活动小结反馈 …………………………… 20
七、
活动反思
(一)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的提高 ……………… 22
(二)小组探究能力的增强 ……………………… 23
(三)多元体验、评价的实施 ……………………… 24
(四)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 25
八、
附 件
(一)“十岁集体生日”系列活动开题(方案) …… 26
(二)“十岁集体生日”班级方案制定(方案) …… 29
(三)“十岁集体生日”系列活动感恩父母(方案) … 32
(四)“十岁集体生日”庆典活动主持词 ………… 36
(五)“十岁集体生日”庆典活动节目单 ………… 40
(六)“十岁集体生日”活动相关照片 …………… 41
“十岁集体生日”活动光盘
(案例、附件电子资料,活动过程视频资料)
我们十岁啦!
——四年级十岁集体生日系列活动
活动背景
民间一直就有为小孩子过“十岁生日”的习俗。生日那天,外婆家的亲戚带着大担小担的东西,来给外甥或外甥囡过十岁生日,家里杀猪宰牛、鞭炮锣鼓齐鸣,请来各处亲朋好友隆重地为孩子庆生,“小寿星”穿新衣、拿红包,好不快乐。随着时代的进步,“十岁生日”的传统仪式逐渐少了,但对它的重视程度一点都没减少,请客、办酒、收礼物、切蛋糕……我们不说如此的“十岁生日”有何不妥,因为“十岁”对孩子而言确实意味着很多。比如:孩子的生命即将走过第一个整十数;孩子从儿童时代即将跨入少年时代,应该更懂事、更有责任感、更懂得生命的意义了;在学校,孩子已经迈入中年级行列,成了一二年级小朋友的哥哥姐姐,应该成为他们的榜样……因此,庆祝“十岁生日”,无论是对父母长辈而言,还是对学校教师而言,都无可厚非。但这种传统的生日仪式是否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呢?值得探讨!我们希望孩子的“十岁生日”是快乐而有收获的,他们可以从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变得更有担当,懂得感恩,并为弟弟妹妹们树立榜样,因为——他们“长大”了!
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全程参与活动,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主张,并初步规划自己的十岁生日活动;学习撰写采访调查报告、方案计划表等。
学习使用调查、采访、网络搜索等探究方法,收集处理信息,了解知道父母、老师、同学的想法,为自己开展各项活动提供参考。
能够亲手制作礼物,送给同学、父母、老师、亲人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全程参与十岁集体生日活动,进行采访、网络搜索等技能的学习,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活动,并合理地整理收集资料。
2.邀请父母、亲人、老师共同参与十岁集体生日庆典活动,尝试做蛋糕、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并通过节目表演、照片、文字、视频等来表现自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集体生日的快乐,为亲人、老师、同学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来表达自己的祝福、感恩之情。
2.感悟生命意义,懂得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3.以小组合作形式,增强团队协作的精神,体会与同学交流合作的乐趣和收获。
活动年级 四年级
活动时间安排
十岁集体生日活动时间为两个月,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一周):活动准备,采访调查,为活动开展做好铺垫。
第二阶段(一周):自主确定活动内容,制定班级的十岁生日活动方案。
第三阶段(三周):活动实施,我们在行动——制定小组方案,并付诸行动。
第四阶段(两周):活动小结反馈,各种资料整理。
活动准备
设计学校十岁集体生日活动的内容、目标等。
准备十岁生日调查表。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采访调查
同学们,学校将要为大家过一个十岁集体生日,对于“十岁生日”,你想到了哪些问题?请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通过筛选,留下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学校为什么要为我们过这个生日?十岁生日有什么特别的吗?以前的十岁生日是怎么样的?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让我们通过采访、调查去寻找答案吧!
分组调查:我们可以对老师、父母、高年级的同学进行采访调查,寻找关于“十岁生日”的答案。
下发采访调查表,小组确定分工与采访对象,进行实地采访。
前几天我们对老师、同学进行了采访调查,大家都收集了很多资料,我们要把自己的收获都展示出来。
十岁集体生日采访表
组别
小屁孩队
组长
祝祺凯
受访者
刘老师
工具准备
相机、手机
汇报方式
口述、照片
第二阶段:自主确定活动内容
学生汇总十岁集体生日调查表的收获,并通过PPT的形式展示出来。
为什么“十岁”显得特殊?
与学生聊聊十岁生日:以前的十岁生日——有仪式感。
出示采访调查结果一:重视生日的父母会带孩子去旅游,有些带孩子在外面餐厅聚餐,送孩子所需要的礼物,如书、玩具、新衣服等,不重视的父母就吃个蛋糕、鸡蛋什么的,草草了事。
出示采访调查结果二:老师、同学是怎么看待十岁生日的,为什么特殊。
十岁意味着懂事、有责任感,即长大了,所以这个生日显得重要隆重。
学校是怎么看待十岁生日的?
出示采访调查结果三:为了让我们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让我们知道感恩父母、老师及其他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听听别人的意见,十岁集体生日可以怎么过?
出示采访调查结果四:我们可以与别人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为爸爸妈妈、老师做一件事,送一件礼物,为同学送上自己的祝福,为大家展示最棒的自己,为低年级的弟弟妹妹们树立榜样……
调查结果三为引领,让学生设想:我们的十岁集体生日可以做些什么?完成下表,大胆说出自己想做的。
我的十岁生日我做主
姓 名
班 级
我的设想1
我要和同学一起给爸爸妈妈唱首歌
我的设想2
我要给爸爸妈妈送一件礼物
我的十岁生日我做主
姓 名

班 级

我的设想1
我要展示最棒的自己
我的设想2
我要在学校里做一件好事
以调查结果、课堂设想为依据,学生与教师一起确定班级十岁集体生日活动主体方案,填写方案简表。
“十岁集体生日”活动方案
班 级

人 数
42
我们的活动一
为大家跳江南style
我们的活动二
做一本成长册给大家欣赏
我们的活动三
我们自己做衣服,举办一次时装表演
我们的活动四
送爸爸妈妈一样东西
我们的活动五
在学校做一件好事
分小组进行活动:学生认领班级活动,选出组长,制定计划方案,开始十岁生日实践活动。
教师提出建议:遇到困难时,每个小组可以寻求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比如表演节目可以寻求音乐老师的帮助,亲手制作礼物可以寻求美术老师、你们班主任的帮助。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为了更出色地完成任务,请事先制定计划方案,按计划行事,让你做的事情更有条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如照片、视频等。
指导制定计划方案:
以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的小吃》方案表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第三阶段:我们在行动
1.学生分别制定小组方案并落实行动。在家长的建议下,打算制作几本“十年成长手册”来呈现最精彩的自己,他们还邀请到了两位得力的帮手——美术柴丹丹老师和班主任楼迪波老师,制作方案如下: 孩子们在做好成长册之后,在班级内进行了展览,让同学们了解了不同时间段的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快乐成长,最后在集体生日那天,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爸爸妈妈,虽然礼物还非常简陋,但作为一份亲手制作的礼物,却让它显得特别珍贵。
(3)发动全班为别人送上一份生日的惊喜,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他们选择了制作贺卡,在制作前,他们访问了自己班的美术老师,获得了如何制作贺卡的经验与方法。
自定“十岁成长礼”:在同学们纷纷行动的同时,学校也采纳了三年级同学、家长、老师的意见与建议,准备为三年级同学举办一次“十岁成长礼”活动。
生命主题——“敬畏生命,文明守法”
举行一次“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应急逃生演练。
在“十岁集体生日”庆典活动中再次与爸爸妈妈重温“生命与爱”。
感恩父母主题活动
七、活动反思:
“十岁”——一个特殊的年龄,小时候常听大人教训小孩子:“都十岁了,还这么不懂事……”这其实说明了“十岁”是孩子“长大”的象征,应该敢担当、懂礼仪、有爱心、知羞耻……可以说是从孩童迈向少年的分水岭。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天真才是他们的特征,他们是在逐渐长大中,甚至还要受些挫折才能慢慢具备某些知识和能力,这也正是选择“十岁生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原因,既能给自己过个快乐的生日,又能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学习、探究、收获、体验。
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的提高
幼儿园的孩子已经知道了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十岁集体生日的主人是三年级孩子,所以学校、老师、孩子更应该形成这样的观念:突显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自主意识,逐步发展自主能力。本次活动我们着重把“自主”体现在自主提出问题、自主安排活动、自主设计方案、自主探究实践这几方面。
营造良好活动空间,显现孩子们的自主地位,提高自主问题意识与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正符合行知先生的理念吗,因此在十岁生日活动一开始,便引导孩子走进了“问题丛林”。
(1)自主从兴趣点入手
兴趣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好的引领者,孩子有了兴趣,活动的开展便有了保障。生日肯定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因为可以得到礼物,吃到美味,愿望得到满足等等。如果在“生日”前面加上“十岁”和“集体”,其实已经让孩子问题连连了,因为他们从没有过集体的生日经历,更不知道十岁有什么特别,这种“从没有过”的生日,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再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孩子们的问题便很容易形成了。同时,“问题”也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途径,两者相辅相成,提高了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性,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自主从儿童视角入手
孩子们观察世界的角度是特别的、儿童化的,因此他们的问题也是极具儿童特征,充满好奇的味道。在成人眼里,每过一个生日,就要长大一点懂事一点,但孩子不是这么看的,他们更多关注生日那天可以吃到什么、得到什么,非常直白,这也是儿童的天性。比如孩子在调查活动中提出的“你的十岁生日是怎么样的?”把儿童的好奇心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十岁生日那天我们可以做什么”这个问题非常滑稽,其实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他们又想征得大人的同意,这样就可以无所顾忌地玩了,这又体现出了孩子那种小小的担心、害怕,期望得到成人认可的心理。
(3)自主从直接经验入手
我们希望孩子的问题能够引领我们整个活动的开展,那就要针对孩子的直接经验来提出问题,在这里我们所理解的孩子的直接经验是指孩子亲身经历过的事物,以及个体所具备的某方面能力、特长等。生日活动就是孩子的亲身经历,引导他们从这个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思考十岁生日活动中做什么的问题,如果你只吃过生日蛋糕,那好吧,你就提出我要吃生日蛋糕,我要穿上新衣服;如果你有唱歌特长,那可以提出我为大家唱首歌;如果你有美术特长,那可以提出美化教室、制作贺卡……从自身直接经验提出的问题,不但能够让活动有效进行,而且能够让孩子始终具有探究问题的主动性,找到自己在活动中的存在感和角色定位。
适当指导干预,增强孩子们自主实践活动的能力
这得从两方面来说,首先,老师的适当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孩子依赖性心理。孩子们对大人有依赖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他们在慢慢长大,需要逐渐克服这种依赖心理,并逐渐成长为自主意识占主导的一个完整的人。十岁集体生日活动,我们力求给孩子营造自主空间——自主创设小组、自主选定活动内容、自主探究新知,自主实践活动,例如孩子们在活动中自主报名参加十岁生日庆典活动,定节目——排练——参加海选——再排练——写串词——演出,无一不体现出他们的自主性。
其次,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制定方案过程,还是实践方案过程,都还处于学习的过程,即便是自主能力的发挥,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间肯定是离不开成人的引导,老子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一个学习“自主”的机会。在十岁生日活动中,有一个孩子提出了做贺卡送隔壁班的同学,做贺卡严格来说属于美术学科范畴,而且是高年级的内容,那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超范围的,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侧面去看待这个问题——这不就是给孩子一个综合探究的机会吗?所以老师给了孩子们一些建议,比如去请教美术老师,听听她的意见与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既自主参与了这个活动,又锻炼了采访、调查能力,还获得了做贺卡的经验,是很棒的一个学习过程,虽然可能最后呈现出来的贺卡并不非常美观。
小组探究能力的增强
十岁生日活动在方案制定与活动实践阶段积极开发孩子们的小组探究能力,它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组织形式,首先它适合教师整体调控;其次它使活动更具针对性;还有能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发挥个性特长;最后是它对孩子团队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合理分组,分工明确
十岁集体生日活动丰富多彩,适合把相同兴趣点的孩子分在一起,当然也不排斥学生自由分组,教师根据个体差异、组员数量进行适当调配,达到各组平衡。分组之后,由组长牵头,分配小组工作,建议孩子们参考以下几点原则:公平公正,发挥个性,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十岁生日活动前期调查采访就突显了这几个原则:为了充分了解十岁生日,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了分组,在小组计划中详细说明了每位同学所要做的事情,而且这一分工也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体现了出来——两个同学提问,两个文字记录,一个视频记录,一个照片拍摄,一个汇总交流,小组顺利完成了十岁生日采访调查。
有效参与,显现个性
十岁集体生日活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某些小组存在的问题,例如在蛋糕制作过程中,出现了大包大揽的现象,制作全由一两名孩子完成,另外的组员只分配到了带工具材料的工作,因此在后来的生日蛋糕制作中,以某一小组为例,一一列出了各个组员的特点,由大家一起商讨,如何让各个组员都参与到生日蛋糕制作中来,经过讨论,每个同学都得到了一份“工作”,很多有较好美术基础的孩子得到了在蛋糕上作画的机会,细心的孩子则得到了在蛋糕上写字的机会,小组合作氛围得到了很大改善。
充分协作,注重交流
小组内的工作有些是分头完成的,而有些则是两人共同完成一份工作,如十岁集体生日庆典的舞台布置,由302班的几个小组完成,在设计阶段,老师引导组员一起商量交流,拿出初步的设想图,再由组内美术基础较好的两位同学共同完成;而在布置阶段,则为孩子们推荐了“流水线”合作方式,选气球——吹气球——绑气球——贴气球一条龙布置,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多元体验、评价的实施。
集体的生日,大家都应该快乐,或许在整个活动中,有些孩子并没有参与多少,但如果没有了他们,整个活动必定逊色不少,他们也是缺一不可的。每个孩子体验活动的方式是不同的多元的,我们应该看到这种现象的存在,而且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所追求的多元体验评价,有了它的存在,我们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以成果汇报展示进行体验、评价
很多孩子报名参加了十岁集体生日庆典活动,因为爸爸妈妈可以看到最光彩亮丽的自己,即使自己的表演真不怎么样。最有意思的是那个落选节目《龟兔赛跑》,整个节目没有音乐,没有对话,两个人上台只是表演了跑步,我不知道这两位同学是鼓起多大的勇气上台来的,或许他们比跳《江南STYLE》的那几个孩子,更应受到肯定。还有一些孩子选择了信件、贺卡、成长册来作为礼物送给爸爸妈妈,这都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努力的成果,展示了最亮丽的自己。
以信息反馈进行收获体验、评价
十岁生日活动中“敬畏生命文明守法”以及最后的活动反馈,都涉及到了孩子们的想法与收获,能够直观看到孩子们对事物的看法。不管收获大与小,我们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一点、两点都值得肯定,孩子们本就是在学习的道路上。
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本次集体十岁生日活动,虽然是在家长、孩子的赞美声中落下帷幕的,但我们依然深感不足。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还是很难处理“教”与“学”的度,这有孩子个体差异的原因,也有内容、目标的原因。另外在探究方法的学习使用中,光靠综合实践活动去落实是非常困难的,如十岁生日调查采访,因为没有其他学科的配合,既没连续性,又没整体性,有些孩子可能只涉及到了皮毛,并没有内化成自己的能力,而这太需要其他课程的共同介入了。本次活动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认同的声音,认为把这个活动搞复杂了,教师直接分配任务,既快速又有效,这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需要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