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是社区“小医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区(环境布局、居民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养成倾听的习惯。2、过程与方法:(1)、选择样本,进行调查,设计调查提纲。(2)、查阅资料,了解社区。(3)、调查、访问社区的居民。展示、设计宣传栏。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调查周围同学、访问居民使学生了解社区,从中发现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教学准备4、教师准备:掌握社区的一般知识,搜集社区变化的资料,设计宣传栏提前做准备。5、学生准备: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关注社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养成倾听的习惯。2、通过调查周围同学、访问居民使学生了解社区,从中发现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内容分析与活动指导2、活动与体验教学过程一、内容分析与活动指导第一部分:情景提出,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案,课本中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提出更多问题。第二部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二、活动与体验1、看书中图片,从社区的概念、社区的发展变化、社区存在的问题、国外的社区是怎样的方面做了提示。提示学生联系所在的社区实际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使问题源于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生活解决问题。2、制定研究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性格特点结组,教师指导制定活动方案。(1)交流进行记录。(2)班级交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报方案,并引导学生互评,不断完善。(3)研究问题总结。3、制定研究方案活动内容、几个步骤、到哪里去、小组成员分工、联系人。老师、家长负责小组安全,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在他们需要的时候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活动指导2、活动与体验教学过程一、活动指导1、第一个活动:小调查:(社区的历史;社区的基本情况)分三步:(1)调查社区的历史;(2)社区的基本情况;(3)社区的人数。方法是:调查访问的形式,调查完后填书上第33页社区情况调查表,然后进行分析“想一想:哪些是平时不太注意的,哪些是新的发现”。2、第二个活动:小探究要学生发现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发现病源,第二个活动教材中提示了四种活动:一是河水变臭的污染源,查找人们生病与河水污染的联系;二是调查饭店门前小树枯萎的原因;三是观察记录公路破损的情况及成因;四是了解草坪被破坏的原因。分三步:(1)调查同学,看一看我们社区有什么病源。(道路破损、草坪践踏)(2)访问周围的居民,弄清原因。(3)进行调查与讨论。4、第三个活动拓展与创新——病源找到,拿出治疗方案。1、分组进行调查,找出社区存在的问题。2、记录下社区存在得分问题。3、树立警示牌。5、第四个活动拓展与创新——我们的“治疗”方案和行动。1、根据病因,小组进行“处方”治疗。2、开展系列活动。3、记录下活动的过程和感想。二、写出调查报告。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交流活动成果2、设计制作宣传栏教学过程一、交流活动成果1、各小组设计制作宣传栏(1)、整理前面活动记录,进行分类。(社区知识、社区的病源、对我们的危害、方法措施)(2)、选择确定内容。(3)、设计形式和版面。(可采用黑板报的形式设计小样)。二、展示交流与评价1、小组展示2、教师评价,本组学生合作有什么收获。(自评、互评)激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