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初中社会与法治中考复习指导读图知史、比较辨史、论从史出等方法的运用课件(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初中社会与法治中考复习指导读图知史、比较辨史、论从史出等方法的运用课件(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为例
读图知史、比较辨史、论从史出等方法的运用


CONTENTS
方法一
读图知史
方法二
比较辨史
方法三
论从史出
方法一
读图知史
陈独秀
李大钊
蔡元培
胡适
鲁迅
1
2
3
4
6
7
8
11
10
9
13
14
16
12
15
5
(1)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2)以4张为一组,对历史图片进行分类(按时期)
并简要解说这段历史时期。
1、大革命 2、土地革命 3、抗日战争 4、解放战争
大革命时期
5
9
1
15
土地革命时期
12
6
14
2
抗日战争时期
3
4
7
11
解放战争时期
13
8
10
16
方法二
比较辨史
思维导图应用的核心
和特点相对应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式的思考记忆方式,简单的来说,思维导图应用的核心就是三个字:
经济:
土地改革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八字方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
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中共八大
七千人大会
外交:
抗美援朝
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重返联合国
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科技:
两弹一星
氢弹
杂交水稻
经济: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政治:
文化大革命
外交:
中苏关系恶化
人民军队
国民党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遵义
毛泽东
十一届三中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民经济
中国共产党能及时纠正自身的错误
挫折 纠错
国民革命失败 创建 ;武装反抗 反动统治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 开辟“ ”的道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召开 会议:确立 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1961年中央全面调整
文化大革命 召开 :开辟 道路
方法三
论从史出
35
(2017·绍兴卷)25(2)那一天,烽火燎原。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七七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日烽火中的重要节点。(6分) (评分:分层次给分)
(2017·湖州卷)23(2)根据材料二,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4分)(评分:分四个层次给分)
(2019·绍兴卷)24(2)请运用所学知识,联系下列史料,阐释五四运动中学生行为的正义性。(6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论从史出
材料二
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邓小平说:“胆子要大,敢于试验,勇于创新,“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陈独秀说:“积压了近百年的民族情绪,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我们应顺乎潮流,推波助澜,彻底改变这个世界。” ——1919年
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围绕“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角度自拟一个结论,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你所提出的结论。7分(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性强)
第一步:审清问题。(依据什么?是证明观点还是提炼观点?证明什么观点?)
第二步:分析材料。(以论证总观点角度观察提炼材料,从各个材料中能得出哪些分观点?这些分观点对论证总观点有什么作用?)
第三步:构思答案。(如何联结这些分观点,以有力证明总观点?可以往哪些方面拓展?)
材料一:五四运动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 材料三:改革开放
结合材料一至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依据
观点——自拟
总观点
评分标准
等级 等级描述 得分
前结构层次 没有结论;没有应答,应答与论点无关 0
第一层次
(单点结构) 使用一个材料简单表述;使用一个材料并能结合材料分析(事件及影响)得出结论
2—3
第二层次
(多点结构) 使用多个材料简单表述;使用多个材料并能结合材料分析(事件及其影响)得出结论 4—5
第三层次
(关联结构) 使用多个材料(事件及其影响)建立起联系,从历史、现实等多个角度,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材料运用较充分,论证较严密,表达较清晰 6—7
学生的答案1
学生的答案2
(摆明观点)
单点结构
只解读材料二,材料能为观点服务,没有建立完整的逻辑联系
学生的答案3
(摆明观点)
意识到了多材料论证,但论证过程中,从材料中得出的观点缺乏与总观点联系的紧密度。
多点结构
参考答案:
抽象拓展层次:在关联结构的基础上,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概括,论证严密,表达清晰。 如:结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是人民和历史的必然选择。
1、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愤怒的中国人民爆发了从学生到工人的全国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1949年,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选择。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是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 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和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