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1 生活需要法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②生活离不开法律?③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④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2、在家中,我们受婚姻法的保护;在学校,我们受义务教育法的保护;在社会上,我们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在路上,我们受相关交通法律法规的保护;在商场购物,我们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将来,我们还会受到劳动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这说明了法律①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②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③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 ④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在我们生活的小区、我们的学校以及公路两侧经常会竖立着各种普法的宣传牌,如宣传婚姻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看到这些内容,你会感受到A.法律只与我们家庭生活有关? B.法律只是用来规范成年人的?C.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D.法律是一成不变的行为规范4、“国家就像一部复杂的机器,其运行必须有章可循,必须有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如果没有法律,国家机器就难以运行,国家承担的职能就难以实施。”这句话说明的最佳观点是A.国家的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 B.国家的政治生活离不开法律C.没有法律就没有国家 D.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5.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②法律可有可无?③法律无处不在,深深地嵌人我们的生活之中 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6.下列对法治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②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④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针对危害广大人民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加重了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处罚力度。这表明A.我国法律的最主要作用是保护公民权益? B.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C.生产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D.生产经营者的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8、右图漫画说明,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时A.用暴力来治理环境污染 B.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企业的污水排放C.强调法律至上,依法治国 D.坚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9、每晚7时许,广场舞爱好者在各个小区空地上挥汗起舞。这边是《小苹果》,那边是《最炫民族风》,各种音乐竞赛高音、舞队噪声,让周围居民苦不堪言。律师认为,在增强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同时,还需执法部门严格执法。这说明了①法律能解決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②日常生活中的矛盾还需要法律来调整③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④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为人们生活服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某名人的儿子方某16岁,为寻找刺激,突发奇想给某机场拨打了“报警”电话,称一架航班有炸弹。警方立即调动了大批人员对机场进行安全检查,航班因此被延误5个小时,损失上百万。方某因此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上述材料告诉我们①公民要尊法学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②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③生活中公民不能开玩笑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违法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1、简答题目前,我们国家主要的法律部门分为: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法、劳动法、刑法、诉讼法、公司法等。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个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什么是法律?请举出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两部法律。?(2)为什么说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治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秉持法律这根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材料二: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材料三:伴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全社会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但必须看到,中国社会中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信访不信法的现象依然存在。当群众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热衷于到上级领导机关上访,存在着“信访不信法”?的问题。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甚至“弃法转访”"“以访压法”,案件结不了,成为困扰各级法院的“老大难”问题。(1)材料一说明我国坚持的治国方略是什么?其总目标是什么????(2)“法律就是国王”和“国王就是法律”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你更赞同哪一种理念?请说明理由。??????(3)为让“信访不信法”的人由“信访”转变为“信法”,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答案:1—5 CBCDD 6—10 BBCDC简答题答案:(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2)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材料分析题答案:(1)答: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答:“法律就是国王”体现的是法治;“国王就是法律”体现的是人治。我更赞同法治。理由: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3)答: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学会依法办事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 法律在我们身边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通过了解法治的发展进程,增强自身法治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知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知道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点 生活需要法律 难点 法治的发展进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视频:疫情防控,法治同行2、思考: 新冠肺炎抗疫过程中,为什么需要法律呢? 观看、思考。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想一想:疫情期间,下列情况如果没有法律...... 2、总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节。 3、材料分析: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与2003年“非典”疫情的相同之处在于,病毒的源头都来自于野生动物。此次疫情爆发后,进-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4、思考:疫情爆发后,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成为热议话题,这说明了什么? 5、总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6、说一说: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 7、辩一辩: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总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2)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下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9、知识拓展: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10、哪些是我们的权利?那些是我们的义务? 总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3)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法治的脚步】1、材料分析一 2、总结:法律的产生 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材料分析二思考:分析以上两则材料,古代社会统治者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规定说明了什么?4、总结:法律的本质 5、人类社会法治发展进程 6、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7、总结:法治的含义8、材料分析三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针对各类妨害疫情和复工复产的犯罪活动开展打击,截至2月24日,全国公安机关先后查处涉及疫情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2.2万起,刑事拘留4260人。截至4月1日,全国公安机关涉境外输入疫情防控案件近200起。 据统计,截至4月8日,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涉疫情刑事犯罪案件3158件3918人,审查批准逮捕2749件3311人,依法不批准逮捕291件409人;受理审查起诉2461件3084人,审查提起公诉1883件2305人,依法不起诉58件77人。 9、思考:依法防疫取得的成就,体现了法治的哪些意义呢? 10、法治的重要性 1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思考、回答。 讨论、分析、回答。 思考、回答。 阅读、思考、回答。 分析、讨论、回答。 分析、讨论、总结。 阅读、思考、回答。 列举疫情背景中的违法行为,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列举生活中各种法律,以及观点的辨析,促使学生了解生活常见法律,树立正确法律意识。 通过各个年龄阶段法律的列举,引导学生感受法律伴随人的一生。 从历史资料角度,在时间的角度上引导学生去思考法律的产生,了解法律的本质。 通过列举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引导学生感受我国不断加强法治建设,朝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不断迈进。 以疫情期间公安机关处理的违法行为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法治在生活中的意义。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思考:新冠肺炎抗疫过程中,为什么需要法律呢?疫情防控,法治同行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一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通过了解法治的发展进程,增强自身法治观念。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知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知道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点:生活需要法律 难点:法治的发展进程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01法律的产生02法律的本质03法治的含义04法治的重要性0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06新课导航Part 0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想一想:疫情期间,下列情况如果没有法律......囤积消毒液消毒液物价上涨,给老百姓生活带来困扰,应发更多的非法盈利行为,破坏正常市场运行。想一想:疫情期间,下列情况如果没有法律......贩卖假口罩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与公共安全,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多压力。想一想:疫情期间,下列情况如果没有法律......隐瞒出境史危害他人健康安全和国家疫情防控,对疫情蔓延和反弹带来重大风险,引起社会恐慌,扰乱社会秩序。(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节。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与2003年“非典”疫情的相同之处在于,病毒的源头都来自于野生动物。此次疫情爆发后,进-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思考:疫情爆发后,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成为热议话题,这说明了什么?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说一说: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学校生活说一说: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家庭生活说一说: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社会生活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辩一辩: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2)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下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法律权利: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法律义务: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据法律规范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保证权得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当负有义务的主体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自己的义务时,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承担相应的责任。知识拓展: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哪些是我们的权利?那些是我们的义务?1.刚出生时,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还可以为我申办身份证。2.到了上学年龄, 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3.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4.一般情况下,年满十六周岁,才能就业。人身权利受教育权、受教育的义务被抚养权劳动就业权哪些是我们的权利?那些是我们的义务?5.年满十八周岁, 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6.年满十八周岁, 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7.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8.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劳动报酬权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它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书本85-86页(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节。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2)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下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它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Part 02法治的脚步2、法律的产生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氏族习惯自觉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一切重大的事情都由全体氏族成员平等地讨论决定,不存在专门理社会的特殊权力机构。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王朝(国家) —夏以及维护夏朝统治的法律制度。据文献记载,夏朝的法律称为“禹刑”。在古巴比伦,公元前1792年,汉谟拉比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帝国,为加强国家统治,编制了一部法典, 即《汉谟拉比法典》。它刻在一个高2.25米的石柱。上,树立在巴比伦的神殿里。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旱、保存最为完好的一部成文法典。任何一个去偷牛、绵羊、猪、山羊的人, 如果它属於神或者属於皇宫, 这个扒手将为此付赔上三十倍的代价; 如果他们属於国王的自由民, 他只需付十倍的代价 ; 如果这个扒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付款,他将被处以死刑。 ——《汉谟拉比法典》《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gāo yáo)之刑也,请从之。(释义:"昏":自己做个坏事而窃取他人的美名;"墨":贪得无厌、败坏官纪;贼:肆无忌惮地杀人,这三种罪都要处以死刑。) ——夏朝 禹刑分析以上两则材料,古代社会统治者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规定说明了什么?3.法律的本质:书本87页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人类社会法治发展进程(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本质是“神治”(2)国家产生后,统治阶段开始创制法律,但本质是“人治”。(3)现代国家,任何人需要遵守法律,用法治替代了人治。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2014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0宪法修正案规定:我国开始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我国现行宪法1982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 4、法治的含义:书本87页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针对各类妨害疫情和复工复产的犯罪活动开展打击,截至2月24日,全国公安机关先后查处涉及疫情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2.2万起,刑事拘留4260人。截至4月1日,全国公安机关涉境外输入疫情防控案件近200起。据统计,截至4月8日,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涉疫情刑事犯罪案件3158件3918人,审查批准逮捕2749件3311人,依法不批准逮捕291件409人;受理审查起诉2461件3084人,审查提起公诉1883件2305人,依法不起诉58件77人。思考:依法防疫取得的成就,体现了法治的哪些意义呢?5.法治的重要性:书本87-88页(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书本88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生活需要法律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脚步(1)法律应生活需要制定和颁布(2)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3)法律规定了权利与义务(1)法律的起源、本质与含义(2)法治的含义和作用(3)法治中国建设成果课堂小结拓展空间法律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体现着人类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与同学分享中华民族法制文明史上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历史故事,并谈谈你的体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1生活需要法律.pptx 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doc 9.1生活需要法律练习.doc 疫情防控,法治同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