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 原始的农业聚落 课件(18张PPT)+微课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公开课】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 原始的农业聚落 课件(18张PPT)+微课视频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二课时 原始的农业聚落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原始农业聚落产生的原因。
知道原始农业聚落出现的意义,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依据资料,分析西亚地区聚落,比较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的异同。
快速阅读书本第98-100页,归纳原始农业聚落产生的原因
(提示:可从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生活方式等来总结)
一、原始农业聚落产生的原因
生产方式:
生产工具:
生活方式:
新石器时代
定居
出现原始农业、畜牧业
磨制石器
观察下面图片,猜想下随着时间的推进,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大约一万年前(时间),全球气候变得温暖起来(环境变化)。
由于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和狩猎无法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了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到的一些野生动物,以补充食物。
读图找出:原始先民栽培了哪些农作物?
驯养了哪些动物?分布有什么特点?
集中分布在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
中美洲最早培育出玉米和马铃薯
西亚是最早驯养羊,种植小麦和大麦的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1.观察下面的图片,猜一猜这些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石镰
石耘田器
石磨盘和石磨棒
陶器
2.观察对比下面的图片,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3.结合上面的图片,阅读课本P98内容。讨论: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
比较新、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陶器
采集、狩猎
依靠人工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畜为生
漂泊
定居
使用的工具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阅读书本第98-100页,思考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
1.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
3.促进居住方式由漂泊变为定居
2.促进生产工具的改进
原始农业聚落产生的原因
1.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
2.生产工具的改进
3.居住方式由漂泊变为定居
观察图8-10, 阅读书本99页,看看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①时间:
②地区:
③生产特色:



④生活特色:

二、典型的原始农业聚落
——迄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
约9000年前
西亚的约旦河谷
从事原始农业,制陶业
住着泥砖砌的房……
从事原始畜牧业,驯养牛羊狗等动物
使用从外地输入的石斧、石廉和弓箭
阅读书本第99-100页,自主归纳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存在时间、所在区域、生产生活特色。
①时间:
②地区:


③生产特色
A.建筑形式:
B.粮食作物:
C.饲养动物:
D.制作陶器:


距今约七千年
长江中下游地区,今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干栏式
干栏式
自然环境特征:长江中下游,气候温暖潮湿。
水稻
干栏式房屋利于通风、防潮,可防御猛兽虫蛇的侵袭。

黑陶
①时间:
②地区:


③生产特色
A.建筑形式:
B.粮食作物:
C.饲养动物:
D.制作陶器:


距今约六千年
黄河流域,今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
半地穴式
半地穴式
自然环境特征:黄河流域,冬较冷夏较热。

半地穴式房屋屋内有灶坑,冬暖夏凉。
猪、狗等
彩陶
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的异同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文化的异同)
长江
流域
气候湿润 水网密布
干栏式
水稻

黑陶
黄河
流域
气候干燥 河流较少
半地
穴式

猪狗
彩陶
相同点
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会建筑房屋,建立了村落,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过着定居生活。

遗址
生活
区域 自然环
境特征 建筑
形式 粮食作物 饲养动物 制作陶器
河姆渡聚落
半坡
聚落
农业聚落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实现了定居。

2.到处漂泊相比,定居有什么好处?
1.你认为农业的产生、家畜的驯养和陶器的发明,与定居的实现有什么关系?
三、原始农业聚落出现的意义
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发展,食物来源有了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加稳定,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
成因
新石器时代
典型
西亚(约旦河谷)聚落
最早
浙江河姆渡聚落
陕西半坡聚落
意义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
生产工具的改进
居住方式由漂泊变为定居
为人类迈向文明社会积蓄着力量
当堂测试
1.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出现在(  )
A. 西亚地区 B.北非地区 C.南亚地区 D.东亚地区
2.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 )
A.?北京人? B.顶洞人?????
? C.半坡人??????????D.?河姆渡人
A
D
C
4.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曾播放过有关人面鱼纹彩陶盆的节目。人面鱼纹彩陶盆出自________之手。(   )
A. 半坡原始居民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北京人
5.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
①定居生活? ②建造房屋? ③饲养家畜?
④制造陶器 ⑤使用打制石器 ⑥用耒耜耕地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
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 D.用耒耜耕地
A
B
C
课后作业
2.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并绘制思维导图。
1.完成作业本第八单元第一课
第二课时 《原始的农业聚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