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公民基本权利(第二课时)课件(20张幻灯片)+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公民基本权利(第二课时)课件(20张幻灯片)+2视频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2课时
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疫情期间,全面封城、出入需要检测,这是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吗?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力量,团结协作,群防群治,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四十条
 
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
不是
【学习任务】
仔细阅读课本P34—P40,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及地位分别是什么?
2.我国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有哪些规定?
3.我国公民享有哪些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01
PART
ONE
人身自由
严某在网上发帖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土地。次日一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整天。
思考:
1.严某的检举行为是在行使哪一权利?
2.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
3.你认为严某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并说出其法律依据。
一、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宪法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宪法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宪法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宪法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人格尊严权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名誉权
荣誉权
道德、品行、才干
肯定和褒奖


近年来,部分商家擅用黄渤先生姓名及肖像,公然发布诸如“黄渤携手人气正新”“黄渤携手居居侠”“黄渤投资了开海”“开海据说这是黄渤在老家投资的”“影视巨星黄渤,粤之锋陶瓷”等虚假商业宣传信息甚至擅以黄渤先生为原型制作蜡像展出、收费,吸引社会公众和广大消费者进而牟取利益。
人格尊严权
部分商家的行为侵犯了黄渤的哪些基本权利?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黄渤先生肖像权、姓名权纠纷系列案件相继胜诉。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民法通则》第100条
除此之外,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冒用。
——《民法通则》第99条
你的身边有哪些体现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或现象吗?请举一例说明。
以下行为体现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
隐私权
人身自由权
名誉权
姓名权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荣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宪法》第四十条 
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
——《民法通则》第102条
如果必须要放弃下列中的两项基本权利,你会选择哪两项?并说说你的感受。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基础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新知整理】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名誉权
荣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
最基本、最重要
这些现象与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有关?
没有收入的烦恼
停课不停学
警惕网络诈骗
受教育权
财产权
劳动权
02
PART
ONE
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权利
劳动权
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们致敬
在这一场战“疫”中,如果没有医护人员们的英勇奉献,此刻我们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第42条
二、社会经济权利
没有收入的烦恼
小A的文章被杂志选中刊登,获得了200元稿费;
小B在路边捡到一只宠物犬,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狗;
小C的爸爸每个月工资4500元;
根据遗嘱继承,小D继承了外祖母留下的一套房子;
小E在超市参加消费满188抽奖一次活动,抽中一袋洗衣粉;
小F卖掉了偷来的手机,赚得500元;
生日时,小H收到了很多的礼物。
×




×

以下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吗?
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
——《民法通则》第79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宪法》第13条
财产权
1.未成年人有财产权吗?
2.你有哪些私有财产?
4.你是怎样行使财产权的?
3.这些私有财产怎么来的?
比如:手机
占有权
使用权
收益权
处分权
财产所有权
占有权
对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使用权
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
收益权
在经营、使用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处分权
处理财产的权利,即决定财产命运的权利。(所有权的转移)
我买了一台手机。
我每天用手机参加线上学习。
我把手机租给邻居,每个小时2块钱租金。
爸爸的手机坏了,我把自己的手机送给了他。
财产权
温馨提示:钱的使用属于处分权。
物质帮助权
疫情对我们家经济影响不大,我的爷爷奶奶有养老金,能够承担我们日常生活的开支。
1.爷爷奶奶有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什么权利?
2.哪些人能享受此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宪法》第45条
三、文化教育权利
受教育权知多少?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义务教育法》第2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义务教育法》第1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第46条
1.仔细观看视频,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与受教育有关的信息?
2.国家为什么要采取众多措施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教育呢?
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制定资助政策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受教育权
广场舞大赛
蒲岐抬阁
民间艺术表演
表彰科技研究
城市书房
百姓书屋
3.除了教育,国家还通过哪些方式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呢?请试举一例。
文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宪法》第47条
你还知道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呢?
请同学们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了解更多公民的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社会经济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
人身自由








【课堂小结】
1.受教育权
(权利、义务)
2.文化权利
2.劳动权
(权利、义务)
1.
财产权
(占有、使用、
收益、处分)
3.物质帮助权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