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改革 课件(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俄国改革 课件(25张PPT)

资源简介

俄国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 ①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那时的俄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
③1689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实权.
目的:改变落后面貌,使我国变强
内容: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要求俄国人学习西欧的生活方式
影响: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但保留了农奴制,走上了扩张道路。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861年改革)
1、原因: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
政治上,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暴露农奴制的弊端,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直接)
改革的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3、改革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改革的内容——废除农奴制
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体现了进步性
经济上: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金,体现了掠夺性
5、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1)积极: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2)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农奴制残余,沙皇专制制度),阻碍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课件25张PPT。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向世界范围延伸。一些
国家为摆脱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纷纷掀
起变革,发生了德国统一、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及日本明治
维新等重大事件,这些国家陆续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崛起,资本主
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俄国改革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地主监督农奴在田间劳动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农奴使用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俄国盛行农奴制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而当时俄国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通过以上材料你会有怎样的认识呢?彼得大帝,是后世对彼得一世的尊称。彼得一世(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之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俄罗斯沙皇(1682年-1725年)、俄罗斯帝国皇帝(1721年-1725年),著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发动改革。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对俄国推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彼得仪表非凡,高大魁梧,也是世界最高的皇帝。精力充沛,潇洒欢快。但是他时常发脾气,饮酒过度时就大发雷霆。彼得除了政治和军事才能外,还对射击、印刷、造船等做过研究。彼得一世学习西欧的科学技术,改变俄国现状1689年,掌握实权,为了使俄国成为
强国,他大力推行改革。匿名去西欧留学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一、彼得一世改革背景:
目的:
内容:
影响:彼得一世
俄国之父改变落后面貌,使我国变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
要求俄国人学习西欧的生活方式①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那时的俄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
③1689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实权.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
欧洲强国之列。但保留了农奴制,走上了扩张道路。材料一:19世纪初,俄国已有少数手工工场开始使用蒸汽机;30年代起开始大量进口机器,一部分手工工场逐渐转变为现代工厂;到50年代末,俄国出现了自己的机器制造业。蒸汽做动力的轮船也从30年代起开始航行。1837年俄国修筑了从彼得堡至沙皇村的铁路。从1801年到1860年,俄国外贸额增长了3.5倍。 材料二:18世纪末,英、俄两国的产量大致相等,到19世纪中期,英国增长了30倍,俄国只增加了1倍。通过材料,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你有怎样的认识? 俄国的资本主义在19世纪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却比西欧落后。导致俄国比西欧落后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农奴制的阻碍俄国当时资本家的主要烦恼劳动力少
市场 狭窄
技术薄弱
社会环境不稳定 工人太少,素质也低,产量、质量都不乐观;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民太穷了,他不买,社会又不太平……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有啥办法搬开这块绊脚石……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649年,沙皇阿列克谢颁布《法律大全》,取消了农民的一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农奴的房屋睡觉的农奴的孩子以上材料说明农奴哪些情况?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完全束缚在土地上。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十分严重。由于长期被奴役、农奴体质很差,生产效率极低。
农奴生活水平低下,也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下列图表说明了什么?政治上,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出现统治危机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思考:A、俄国发动克里米亚战争的目的有哪些?

B、为什么俄国最终战败?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对外战争转移人民视线;
控制土耳其;争夺地区霸权政府的腐败;装备的落后摆脱统治危机。克里米亚战争(1853)(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思考:
1、俄国发动克里米亚战争的目的有哪些?

2、为什么俄国最终战败?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对外战争转移人民视线;
控制土耳其;争夺地区霸权政府的腐败;装备的落后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已无力对抗资本主义制度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列宁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直接原因)。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必须立即进行改革,没有时间再耽搁了。”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材料二: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改革的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可能性:亚历山大二世上台,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强制改革。革命改革改革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861年改革)1、原因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直接)政治上,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2、改革的目的:
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3、改革的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政治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供了自由劳动力4、改革的内容——废除农奴制经济上:促进农业的发展;
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金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但必须出钱赎买。进步性掠夺性(1)积极: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2)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农奴制残余,沙皇专制制度),阻碍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5、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6、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1)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也是地主阶级对农民一次公开、野蛮的掠夺。
(2)进步性:
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转折点
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1689年1861年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解放”农奴;
赎买份地。自上而下的封建农奴制的改革。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学习探究美国黑奴与俄国农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美国黑奴在种植园劳动↓俄国农奴在田间劳动  同:
  异:
  意义:两种制度都是极端残暴、野蛮的制度,都严重阻碍了两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内战废除了黑奴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极大地加快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农奴制带有封建社会的性质,是与封建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美国的黑奴制则与资本主义生产相连,是寄生在资本主义制度上的一颗毒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