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教师有意见怎么办(安徽省宣城地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家长对教师有意见怎么办(安徽省宣城地区)

资源简介

宣州区第七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参评论文
论文所属专题:德育与班主任工作总结论文
家长对教师有意见怎么办
有一天放学后,我给几个学生做课外辅导。其中,有一位女生,作业的错误比较多,我就让她最后一个接受辅导,想多用点时间给她讲仔细点。此时,这位女生的爸爸在办公室门前看到了我的这种做法,不过我并没有注意他当时的反应。事情过去了些时候,我却发现了一个特别的情况,就是很少看见那位女生的爸爸来接孩子。偶尔遇上也不像原来那样主动地和我寒暄和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是“相见不相识”,要么故意避开,要么擦肩而过。
这是什么缘故?我在这位女生取得较好成绩的时候,写了一封信给她的家长,想通过书信这种最能传递又最能产生沟通效应的方式去探听这位家长心中在想什么。我在信中赞扬了他关心孩子学习注意家庭教育的做法,列举了孩子在不断进步的事例。同时,也表达了非常喜欢他的孩子的感情。在信中我写了这样一段话:“你的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使我特别高兴,这不光是作为老师的一种特有心理。对我来说,也是因为看到了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和付出有了收获。我回想起课外辅导时,常常让你的孩子最后走,多给她讲解一些的情景。看到她现在有这么大的进步,真的好开心好感动。这或许是我教育的成功带来的愉悦吧,愿你也能分享我的这种快乐……”我让这位女生把信带了回去。没想到这位家长当天晚上就来到了我家,在无比感动的情绪中又表达了强烈的自责与内疚。这时,我才知道他对我态度上的冷漠是认为我让别的孩子先走,把他的孩子留到最后是歧视他的孩子,也是对他的一种惩罚。原来,是误解在家长与老师心中筑起了一堵墙。
由这件事,我想到家长对老师有意见的事可能常常发生,那么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应该如何对待呢?
我认为家长对老师有意见时,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都应该做到六个字:宽容、沟通、自省。
宽容,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所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宽容,就是对家长的意见要听得进,无论是实际的情况还是属于误解都应该大度的对待。决不能责怪家长,更不能赌气地去与家长争辩。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学校接纳的是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由于各个家庭的教育不同,他们对待学校老师的教育教学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片面意见,这是很正常的。而家长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关注,得到重视。所有的对老师的意见或误解都源于他们对孩子的爱,决不会有意的找麻烦、寻事端。所以,老师对家长的意见要保持宽容的态度,冷静地了解情况,分析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作为教师,还不应用带有功利色彩的眼光去看家长,这样会挫伤一些家长的自尊心。对待班上的家长,不论经济条件如何,工作单位好坏,都应一视同仁。每天保持和不同的家长平等地交谈,让家长感受到学校有一种宽松的氛围,孩子的老师和蔼可亲,从而对学校产生亲切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作为教师更要尊重每一位家长,宽容每一位家长,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要积极响应。每天要微笑地面对家长,主动与他们沟通。
沟通,就是要与家长密切联系,通过对话的方式,达到彼此的理解。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让家长知道,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但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以不同的方式与家长沟通。表现好的学生,我们大可公开表扬,这对于家长和学生都是一种鼓励,能够促使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对于表现差的学生,我们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场合,还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尽量站在家长的角度想想,注意语言的婉转。即要使家长能够清楚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又要他能冷静的看待孩子的问题,为接下来,对于孩子的教育打好基础。当家长对老师有了意见或与老师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隔阂时,作为班主任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首要的是让家长充分地把意见说出来,哪怕是误解也要虚心地听取。在此之后,就要通过适当的途径与家长进行接触,针对提出的意见,向他们说明情况,作出解释。并对自己或其他老师不足的方面表示道歉,表示改进的意见。同时,还可与家长一起谈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彼此之间接触的过程变成一种交流、商讨与沟通的合作过程。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家长对老师无论是意见还是误解都会烟消云散。
同时我们也应知道,我们是农村学校,许多家长都是来自农村。他们大部分都是本分老实的农民,而也有一些少数不讲理,素质相对差的家长。对于家中唯一的孩子,他们都比较溺爱。什么都听孩子的,自己的孩子都对,错都是别人的。对于这些家长,与他们沟通时我们要有耐心,并且特别讲话多注意。不仅要不卑不亢,而且要注意语言,能很好的驾驭批评的艺术。让这些家长了解孩子不对的地方,也要让他们认识到这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伤害,用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问题。
无论怎样,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还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一颗发自肺腑的,对学生充满热情的心。只有出自真心的关爱,才能让学生和家长真正接受。所以,在与家长相互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出自真心在关心他的孩子,而不是在应付他。不是因为孩子出了一些问题,让家长来收拾"烂摊子"。真挚的感情可以拉进彼此的心灵,让交流和沟通更容易也更愉快。可见沟通是融洽家长和教师心灵与情感的有效途径。
自省,就是面对家长提出的意见,每一位班主任或科任老师,都要自我反思,总结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我们是“人”,不是“神”。在工作中肯定有过错与失误,而这些过错与失误往往我们不易发现。作为学生家长能够及时的帮我们指出,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家长对教师的意见有时有片面的,也有误解的,但更多的可能是实际的。这些意见,我们应积极的听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只有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过错与失误,并改正了这些过错与失误,才能更好的搞好工作,教育好孩子。同时这也是家长对教育的一种关注、一份热情。班主任乃至所有的老师在虚心听取加强沟通的基础上,更应该冷静的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分析工作中的过错与失误。这样对自己才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使家长对自己的工作放心和满意。可见在家长有意见时教师及时的自省也是改进和完善自我的必然要求。
教师和家长之间是一种配合关系。处理好了,会做到思想互通、信息互通,有利于及时处理教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也有利于共同教育好学生。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甚至正常的教学秩序。面对家长的意见,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与家长沟通,与家长交流,不断的自我反思,找出工作中的过错与失误,与家长共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PAGE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