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7.3.3俄国改革俄国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 彼得大帝。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著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发动改革。他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一、彼得一世改革 给我20年,我还给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 ——(俄)彼得大帝 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普京背景 (政治、经济、文化科技) 内容 (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生活习惯) 性质 (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阶级领导的?) 影响 (结合背景分析) 阅读课本p71页内容,完成下面表格。一、彼得一世改革改革背景①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那时的俄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彼得一世改革改革背景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大国崛起》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一、彼得一世改革改革背景彼得一世③1689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实权。 1697年,彼得一世化名后带领使团去西欧考察学习。使团途经瑞典、普鲁士,前往荷兰、英国和奥地利。在他们那里,他亲自深人造船厂,认真学习造船术和航海知识。他还去访问了牛顿等著名学者和专家,虚心向他们请教,并聘请了一些技师到俄国工作。一、彼得一世改革改革内容①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②③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改革影响性质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质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二、农奴制改革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公里) 俄国 71 29.8 1600 英国 323 388.8 14603 法国 150 89.8 9160 1860年欧洲国家经济形势比较表经济上:19世纪中期,俄国的工业有了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阻碍,仍然与西欧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二、农奴制改革 材料一: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年 代 农民起义 1801年~1810年 83次 1811年~1820年 124次 1821年~1830年 156次 1831年~1840年 143次 1841年~1850年 351次 1850年~1861年 591次 政治上:广大农奴不堪忍受日益沉重的剥削,经常发动起义,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材料二二、农奴制改革改革背景经济上:19世纪中期,俄国的工业有了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阻碍,仍然与西欧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政治上:广大农奴不堪忍受日益沉重的剥削,经常发动起义,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思想上: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批评时政,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暴露了农奴制弊端,加剧了国内矛盾。直接原因二、农奴制改革1853年,为了扩大势力范围,同时转移国内矛盾,俄国发动了对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二、农奴制改革俄军帆船英国军舰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二、农奴制改革时间 人物 内容 性质 影响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允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二、农奴制改革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 ——列宁二、农奴制改革时间 人物 内容 性质 影响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允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①积极影响: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了俄国走向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二、农奴制改革1.说明这场改革很不彻底,是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了一场“合法”掠夺2.改革是农奴的人生得到解放,成为自由人,社会地位提高亚历山大二世遇刺二、农奴制改革 被解放的农民由于土地减少、支付赎金,使农民骚动由1860年的126次增至1176次。亚历山大本人也成为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再由于亚历山大对国内反对派的严厉镇压,遭到了反对派的激烈反对,1881年3月,他在首都彼得堡被炸死,可以说为改革而献身。二、农奴制改革时间 人物 内容 性质 影响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允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①积极影响: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了俄国走向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②消极影响:农奴制的残余势力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改革 时间 领导者 内容 性质 影响 彼得一世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1689年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赎买份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课堂小结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