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早期文明区域4 课件(4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早期文明区域4 课件(40张PPT)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8.2早期文明区域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早期文明区域
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表明人类
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让我们寻访人类文明的发样地,了解人类开启文明生活的主要标志在领略其文化道存时,感悟人关文明的沧桑巨变。
认一认







泰姬陵
万里长城
小组合作,读图探究
1.指出各大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及区域内的文明遗址名称?








2.这些文明区域位于哪个温度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这些文明区域大致处于温带。从地理环境上看,这些文明产生的区域大多邻近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这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及形成的先决条件。




古巴比伦
四大文明古国
两河流域——古代巴比伦
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
恒河、印度河——古代印度
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

大河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
大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文明产生的标志

文字 国家产生 阶级出现 文明产生
的时间 代表性的城市遗址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与
恒河流域
黄河与
长江流域

探究活动:阅读教材,列表归纳
列表归纳
区域文明 起源大致时间 文明特色
(文明的标志)
两河流域 距今5500年前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与
恒河流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距今5500年前
距今4500年前
大约4000年前
阶级的出现、国家的形成、楔形文字等
国家的建立、象形文字等
种植棉花、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阶级分化等
夏王朝的建立(国家产生)、甲骨文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有哪些?
阶级的分化(等级的出现)
归纳
国家(城市)的出现
文字的发明
幼 发 拉 底 河







新月沃地孕育的文明
一、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
——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祭司神殿征战弓箭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爱在西元前
周杰伦
气候
河流

干旱少雨
这种自然条件下,该地区农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农业发展依靠人们修建的灌溉系统。
幼发拉底河
和底格里斯河,
河流水量不稳定。
幼 发 拉 底 河







自然条件
过去是热点,现在也是热点
当农夫收回的谷物远远超过了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后,社会上层慢慢形成了依靠农夫养活的手工业者、商人、祭司和书吏等阶层,国家政权、有组织的宗教和新的社会秩序也初露端倪。而且,他们还发明了文字。
伊拉克
2.文字:

1.两河流域的环境特点:
两河流过,土地肥沃,利于农业生产

苏美尔人图画文字后来演变为楔形文字
3.城市:
(读图找出)
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乌尔、乌鲁克

前者比较形象比较直观,后者比较抽象但表达更加自由。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他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
《汉谟拉比法典》
尼罗河颂

万岁,尼罗河
你来到这片大地,
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啊,隐秘之神,
你已将黑夜引导到白昼,
我们庆祝你,求给我们指引。
你种植了拉神开垦的花园,
给一切行走者以生命;
你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
沿着你自天国下降的旅程。
食品的珍爱者,赐予谷物的人,
普塔神啊,你把光带到每一个家里!
赞美尼罗河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为什么?
提示:地理位置、气候
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部
热带沙漠气候
炎热干燥,
全境90%为沙漠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自然条件
手工业商业发展
农业发达

距今5500年出现国家


村落城市兴起

古代埃及兴起
这说明了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古代埃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所以,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
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距今5500年
距今5000年
距今6000年
二、尼罗河流域
出现象形文字
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初步统一的国家建立
——古代埃及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请你根据《收割者》所描述的情景,用文字勾勒一下尼罗河畔古代埃及人民的生产生活风貌。
图中主要描绘了两个时期的景象:播种期和收割期。生产时,劳动人民使用简单的犁耕工具,集体劳作。收获时,硕果累累,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可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总之,该图描述了尼罗河畔的古代埃及人民在辛勤地耕种的情况,反映出埃及是一个农耕文明国家,同时也说明了尼罗河促进了古代埃及农耕文明的发展。
霍特僧侣墓葬中的壁画
古埃及的象征——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群中最著名的:哈夫拉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以及门卡乌拉金字塔
万物终消逝,金字塔永存
——阿拉伯谚语
三、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天竺
古代印度
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南亚次大陆
(南亚次大陆指的是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地区。)
地理位置
气候
河流

土壤
温暖湿润
定期泛滥
肥沃
该流域在南亚地区占有什么地位?
是整个南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自然条件
公元前4500年,印度河流域的经济状况如何?
出现了城市国家。人们学会了修筑堤坝,引水灌溉农田,种植棉花,还通过海陆与其他地区进行频繁的贸易。
公元前4500年出现城市国家


摩亨佐·达罗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城四周有城墙围绕,面积约有一平方千米。城中央是一座建在巨大的人造山丘上的堡垒,堡垒四周筑有高墙。堡垒内部有一个很大的浴池,在举行宗教仪式之前,祭司和统治者可能到这儿来沐浴。堡垒内还有一个巨大的粮仓,用来贮藏粮食。居民区的主街宽达10米,街道笔直,在街道路面下还建有下水道。富人住的房屋用泥砖砌成,还有拥水设施同
街上的排水沟相连另外,一排排简陋的小屋,很像是给士兵、劳工或者奴求居住的宿舍。这说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财产不平等和阶级分化现象。





婆罗门(第一等级)
吠 舍(第三等级)
刹帝利(第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祭司贵族
国王、武士、官吏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掌握神权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种姓制度
图2-5中国境内氏族聚落重要的遗址的分布,这些遗址的分布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共同点:这些遗址都位于大河两岸。
原因:
(1)地势低平,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易于开垦和耕作。
(2)地处温带,气候温暖,水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灌溉条件,适宜发展农业。
四、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中华民族的摇篮
大约4000年前,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建立
课堂小结


两河
流域

尼罗河
流域

印度河与
恒河流域
大河流域的
文明发祥地

长江与
黄河流域

阶级的分化、国家的出现和文字的发明,都是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文明
古国 所在
地域 年 代 共同点 原因
探究
古代
埃及 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年 都产生于大河流域,受惠于大河母亲的哺育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古巴
比伦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约公元前3500前
古代
印度 印度河与恒河 公元前2500年
古代
中国 黄河、长江流域 约公元前2070年
比较四大文明古国
水是生命的源泉,大河是文明的摇篮。在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在印度的恒河平原,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在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人类历史最先在这里绽放文明之花。大河流淌过的地方,不但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就是那昼夜轰天鸣响的波涛,也催促着人们不断地奋进追寻。我们应该铭记大河的情谊,从心灵的深处感激大河无私的奉献。我们是文明的传承者……请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保护、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历史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