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学会宽容教学目标:1、能说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2、能品析文章结构及论证语言。3、学会宽容待人,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劝说他人。教学内容及步骤一 导入看故事新闻,谈发现体会。出示祁黄羊举贤不避仇、将相和之负荆请罪的flash故事短片和下面的标题新闻。新浪网标题新闻:不满母亲牢骚话 一男子竟然打落母亲两颗牙男子拒交两角存车费 抡钢锁将看车人打成脑出血七旬老人在北京西客站餐厅休息挨服务员巴掌学生谈谈发现体会。宽容是一种博大的爱,是化解矛盾的良药。宽容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多一些宽容。由此导入课文。二、初读课文 明白道理请你来当小老师:1、讲出作者观点。明确:人与人相处,要多一些宽容。2、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为难能可贵?明确:要做到宽容,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者有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互敬”。 3、文章最后一段并不是讲要“多一些宽容”,是否多余?明确:不多余,是文章观点的补充论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强调宽容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对丑恶甚至罪恶的姑息,要明辨是非、分清敌我 ,该批评、惩罚的还是要批评、惩罚。这样,文章做到了既旗帜鲜明,又滴水不漏。三、再读课文 评点品味请你来当评论员:要求:选择自己认为写得很好或自认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摆明理由,写好批注。示例:1、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注:三个“一种”,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突出了要做到“宽容”的要求之高。2、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这一层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摒弃私心杂念……把困难留给自己”,是从正面讲道理,说明“让”能消除矛盾;“争名于朝……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从反面讲道理,说明“争”的后果。四 补充课文 添加事例要求:语言叙述简洁,讲清事实即可。示例: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五、运用课文 实践出真知请你来当调解员要求:引用课文中关键性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下面画面中两位同学进行劝说。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