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活动二 撕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次活动,通过撕纸,使学生初步掌握撕纸、粘贴等综合作画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学生对纸形的观察、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体验撕纸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意识。教学重点:掌握纸形的特征,学会对纸形联想。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对纸形的联想。教学方法:讨论法 演示法 教学准备:各种纸、双面胶或胶棒、彩笔、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范画,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是怎么完成的?二、提出任务:根据纸片形状制作一幅撕纸画。 要求:1、小组合作 ;2、题材不限,可作风景画、动物画、人物画、静物画等三、 作品分析: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分析。1、完成这项活动需要哪些知识,技法;2、完成这项活动需要哪些材料、工具,在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3、用我们的双手如何撕出各种形象;4、如何对各种纸片产生联想;5、如何将撕的各种形象通过粘贴、添画等方式让它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学生自学探究,教师在旁边监督和指导。四、组织实施:教师讲授新识(一、)纸的种类:(学生观察图片,得出结论)1、纸是人类的好朋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如(让学生回答):书、本、报纸、挂历、餐巾纸、传单等。(二)造纸对环境的影响:1、学生讨论回答;2、观察图片补充。(1)首先,树木被大量砍伐(2)造纸工业排放的一些固体废物如腐烂浆料、浆渣、树皮、碎木片、草根、煤灰渣等,占用场地,发酵变质,放出臭气,下雨时还会流出毒臭水,污染地面和地下水源。(3)生产过程中锅炉燃煤产生的废气和烟尘及机械的噪声也影响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健康。(4)教师总结:“尽我所能,节约用纸”,对纸进行重复利用,就是对环境的保护。下面请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如何用废旧纸张制作的艺术品。(三)撕纸画的概念:(学生观察图片得出)撕纸画是中国一种民间流行的艺术创作形式,利用五颜六色的旧挂历纸和各种废纸等撕成。它比用彩色笔作画更加自由、随意,简便易行,更加生动、自然,更能体现作者率真的天性。撕纸画很简单,就是用指头代替剪刀,把彩色纸撕碎变成颜料,然后我的手指就成了画笔。(四)、纸片的联想:1、让学生随意撕纸玩。2、让学生拿出自己撕的一张纸,问:你们看,它像什么?还像什么?(1)同一方向的联想:狗头、小白兔、人的头像、裙子、树、风景(2)转动不同角度进行联想:五、制作过程:有趣的撕纸添画活动:教师撕出几张形状不一致的纸片交给各小组,看一看,想一想,可分别想象成什么,像什么,根据它的形状,添画成不同的事物。各小组选派学生上台贴纸,添画,怎样使它一看就像你说的物体呢?(要求:想得妙,添得巧)1、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创作。2、颜色搭配协调。3、教师巡视指导。4、教师检查各组的进行情况。对没有完成的鼓励加油。六、评价总结:1、采用各小组自评、互评的方式围绕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新的发现。2、教师评价,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给予一定的激励和肯定。3、教师总结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点,总结各组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七、撕纸画作品欣赏:板书设计: 奇妙的撕纸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