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 课件(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明治维新 课件(26张PPT)

资源简介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明治维新背景
1、19世纪中期处在幕府统治下的日本,面临着内忧外患
内忧:闭关自守,封建落后。天皇大权旁落,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农民、中下级武士、资产阶级不满幕府统治,导致幕府统治危机
外患:美国打开日本国门,其它列强接踵而来,民族矛盾尖锐。
激化了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摇摇欲坠。
倒幕运动的胜利:1868年,讨伐幕府的武装在京都附近战胜幕府军队,推翻幕府统治。
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往东京。
二、明治维新内容
1868年开始,明治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改革措施。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殖产兴业)
文化: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军事:进行军事改革、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军队。
法律: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三、明治维新影响
1、积极:(1)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2)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极:但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烈。
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课件26张PPT。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德国统一 ——于1871年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广大落后的亚非拉国家面临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如中国,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俄国农奴制改革 ——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美国内战 ——废除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促进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此时日本的情况如何?内忧外患646年大化改新19世纪60年代
明治维新1、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2、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3、701年,日本编订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基础。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仿照隋唐制度向西方学习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向世界范围延伸。一些
国家为摆脱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纷纷掀
起变革,发生了德国统一、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及日本明治
维新等重大事件,这些国家陆续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崛起,资本主
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天皇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日本睦仁天皇的年号维新即改革 公元1192年到1867年,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经历三大幕府的统治。 一、镰仓幕府
(1192——1333年)
二、室町幕府
(1336——1573年)
三、德川幕府
(1603——1867年)幕府时代德川家康天皇将军大名(诸侯、藩主)武士 只是傀儡 毫无实权掌握政权 组成幕府农民、中下级武士、资产阶级不满幕府统治,导致幕府统治危机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农民、
城市平民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商人、
新兴地主 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对外: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幕府禁令黑船来航日本的国门被美国打开黑船事件之前本是怎样的对外政策?
黑船事件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闭关锁国西方列强接踵而至,被迫与美国等国有签订不平等条约。
日本内忧外患,国内矛盾激化维新缘起:日本国门被打开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内忧:闭关自守,封建落后。天皇大权旁落,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农民、中下级武士、资产阶级不满幕府统治,导致幕府统治危机外患:美国打开日本国门,其它列强接踵而来,民族矛盾尖锐。
激化了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摇摇欲坠。面对这些矛盾,日本怎么办?一、明治维新背景1、19世纪中期处在幕府统治下的日本,面临着内忧外患要挽救民族危机,必须推翻幕府统治。一群中下级武士对现实非常的不满,组成倒幕派,发起了“倒幕运动”。
东京面对危机局面,一些中下级武士逐步放弃了排斥西方的做法,转而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1868年,讨伐幕府的武装在京都附近战胜幕府军队,推翻幕府统治。2、倒幕运动的胜利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往东京。实权在将军手中,政府设在江户(东京)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庭设在京都
1868年开始,明治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改革措施。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二、明治维新内容1871年为了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思想和技术,日本派大型考察团,出访欧美各国,实地考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情况。 仓岩使节团最后用“始惊”“次醉”“终狂”三个词来概括这次考察。
请思考:仓岩使节团“始惊提什么?陶醉什么之中; “终狂”他们决定要为什么而疯狂?“始惊”就是他们看到的西方文明后那种吃惊的程度;
“次醉”就是陶醉在西方文明之中;
“终狂”就是下决心发疯地学习西方文明。1、政治方面: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岩仓使节团的副使伊藤博文访美时,曾在旧金山发表演时洋洋得意地说:“欧洲废除封建制度需要进行长时期的战争,而日本滴血未流、一弹未发就废除了封建制度。”“废藩置县”的措施,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1874年大久保利通《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横滨丸”从筑地驶往横滨 。创办官营企业1872年通车的日本第一条铁路。 为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兴建了大批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和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扶持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横滨丸”从筑地驶往横滨 。富冈缫丝厂于明治5年(1872年)由明治政府为实现日本的近代化而第一次成立的制纱厂。 日本第一台火车机车1872年建成的东京火车站仿照欧美设立新式学校;
普及初等教育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提倡学习欧美生活方式3、文化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提高日本国民素质
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4、军事方面:开始实行征兵制(近代日本军队自称“皇军”)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意义:明治宪法虽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但毕竟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5、法律方面: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法律: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进行军事改革、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军队。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二、明治维新内容 1871年,日本最早的日报《横滨每日新闻》发行图为1880年,朝野新闻社在银座成立。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用电池供电的弧光灯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明治时代建立的东京上野公园仔细观察上面这张图,找一找哪些是当时的新事物,哪些是旧事物,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主动向西方学习,在多个领域引进西方文明。新事物:蒸汽火车、铁路、电线、西服旧事物:帆船、人力车、马车、日本和服日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成为亚洲强国,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的影响?三、明治维新影响1、积极: 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2、消极: 但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烈。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制定了“大陆政策”思考:归纳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俄、日、德、意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途径。
(课标: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归类:
①英国和法国:
②美国:
③俄国和日本:
④德意志和意大利:方式:
①资产阶级革命
②民族独立战争
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④民族统一运动——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