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课时设计:1课时?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探究学习,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特有的历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学目标:?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科学根据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和理解。?2、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气候特征、动植物特征、传统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等。?3、通过诵读立夏节气中的诗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立夏节气的基本常识、习俗、诗歌等文化内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确探究节气的流程及学习方法。?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资料,2人一个小组配“挂蛋”的材料包,前置性学习单和学习材料,游戏单。?学生课前准备:每名学生课前通过前置性学习材料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前置性学习。?教学过程:?一、初识“二十四节气”?1、(前置性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由来。?2、(课上做简单的回顾)通过练习题来回顾课前学习内容。?二、师生构建问题引入新课?(课件)出示一张2019年5月份的月历。?师:你能找出这张月历上有关节气的信息吗?生答?师:下面我们就“跟着节气去探究”,一起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师:关于“立夏”节气,你想探究哪些内容呢,请与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探究“立夏”节气?1、认识“立夏”。?师:立夏在每年5月5-6日之间。古书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其中“立”:建始也,“夏”:假也。“立夏”:物至此时皆假大。意思是说春天发芽生长的植物到此时已经长大了。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进入夏天。?2、“立夏”节气的天气情况及气候特征。?①立夏时节,天气渐热,雷雨增多,动植物都开始迅速生长。我国江南地区进入雨季,多阴雨连绵天气。?②介绍2016、2017、2018年成都立夏当天的天气情况。?③对比2018年上海、漠河、三亚的天气情况。感受: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很大。?④课后探索:请小朋友们在学习单的温度计上记录今年立夏那天我国主要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3、介绍立夏节气时动植物和农业生产的情况。?①候:中国古代以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年就有七十二候。(视频介绍)?②一候:一候蝼蝈鸣。昼伏夜出的蝼蝈开始鸣叫。(视频:蝼蛄的鸣叫)?③二候:二候蚯蚓出。蚯蚓因感到阳气渐盛而群起出土。?④三候:三候王瓜生。?王瓜是一种药用藤本植物,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蔓延开来。?⑤其他动植物:青蛙、芍药花、樱桃。?⑥农事活动:?作物出苗:立夏时节,谷雨时种下的玉米、豆子、棉花等作物都已经出苗。冬小麦的籽粒逐渐饱满(灌浆),需要及时浇水、锄草。?喷洒农药:果树上会出现很多爱吃果子的蚜虫,尽管它们和其他生物一样有生存的权利,但农民伯伯为了让果树多留下果子,还是会喷一些药剂来驱赶它们。?4、立夏节气的一些民间习俗。?①古代立夏祈福----迎夏、启冰。?②有些地区有“立夏称人”的习俗。?③立夏挂蛋和斗蛋-------探究活动“立夏挂蛋”??介绍“立夏挂蛋”的由来。?B.小朋友动手制作“彩绳蛋”。?(学生分小组完成制作挂蛋的彩绳网,并将鸡蛋模型装入其中,完成作品)?请小朋友用真实的鸡蛋进行“斗蛋”的游戏。?时节饮食----立夏尝鲜。?四、玩“立夏棋”?通过玩“立夏棋”,学生回顾刚才所学的有关“立夏”的内容。?五、与“夏”有关的诗歌?师:我们一起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么描写夏天的呢??课前请学生收集一些与夏天有关的诗句,在课堂上分享。?2、教师提供一篇与“夏”有关的古诗,听读古诗,感受古代文人眼中的夏天。?六、课堂延伸与提升?师:我们今天从哪些方面探究了“立夏”这个节气呢?(学生讨论)?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有关立夏节气的知识,你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自己去研究学习其他你最感兴趣的节气并与大家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