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口警钟须长鸣》教学设计长江中学 史红伟课程标准2-1 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形势。2-2 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3 了解世界和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人口警钟须长鸣”是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的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旨在通过各种图表和统计数据,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列举身边的典型事例,说明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给资源、环境与社会带来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树立人口忧患意识。了解我国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资源忧患意识。了解我国的环境问题;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通过了解这些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树立环境意识。因此,教材在本单元中,首先就探讨了我国的人口问题,这样,可以为后面分析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奠定基础。“人口警钟须长鸣”──主要围绕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而展开。教材首先用直观的数据,呈现了我国当前的人口总数。然后,回顾了我国人口发展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人口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增长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我国人口的两个主要特点:人口数量大和人口素质低下。最后,选择了人口因素中对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人口数量和人口文化素质,阐述了它们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及其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如: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带来的沉重的压力。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了解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②过程与方法:在小组讨论和辩论赛的活动中,培养大胆展示自己,与人合作,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解社会问题,关注社会问题,树立人口忧患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重点:认识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难点: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教法与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学规律和青少年的年龄特点,适当设计研制教学所必须的图表,搜集教学图片及适量运用电化教学投影片等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教学质量。采用集体合作讨论法中的小组辩论与个人阐述相结合。2、论辩式教学。学生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组辩论,提出正反两方面的不同意见、根据和理由,然后提出来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讨论可以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促使问题解决。3、在“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4—6人的若干个小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并组织进行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评价,设立一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集体讨论,老师负责整理、分析、评价。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教学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与教的流程导入新课:设计思想: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人口警钟须长鸣。 从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拥挤的人流)入手,通俗易懂。再引出我国的人口总数,通过观看视频,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问】先请大家观察几幅图片。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人多、人山人海) 有谁知道中国目前有多少人口呢?(答:13亿人口)那么13亿人口日又是哪一天呢?请大家观赏一个短片!【观赏】视频片段:《中国第十三亿个公民的诞生》。【叙述】13亿人口日是哪一天呢?(2005年1月6日)北京的那个小男孩真是非常的幸运,成为我国第十三亿个公民。然而这个小男孩的哭声却给我国人口问题敲响了警钟!13亿人口的大国是怎样产生的呢?请大家来仔细分析。我们进入本堂课的第一环节,“求知篇 透视人口国情”。一、求知篇 透视人口国情(基础教学):设计思想:本课教学分三个环节进行:一、求知篇 透视人口国情;二、体验篇 人口警钟长鸣;三、实践篇 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避免了课堂的枯燥、乏味,把“知识教学”与“活动开展”结合起来,体现了新课改的“多维互动”。“人口数量大”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一大特点,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人口素质不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两个内容,学生容易理解,通过直观的图片和数据揭示出来就可以了,至于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和对策,在“体验篇”环节再展开。1、“人口数量大”的教学(合作探究: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究中国“人口数量大”的教学内容)【展示】《中国人口每增加两亿大约经历的时间》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有什么原因。2、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怎样?有什么原因。3、1980年后到现在,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如何?4、预测一下,205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会是多少?【叙述】请大家仔细分析以上图表,带着问题,打开课本,进行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分左右两大组,各两个问题)【总结】通过学生的合作,由各组代表进行分析,展示讨论的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2、“人口素质不高”的教学【播放】小品《开汽车》【提问】这个小品,反映了驾驶员的什么问题?(素质低)引入“人口素质不高”的特点。【展示】[数据资料一]和[数据资料二];即“四国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比较”和“我国各类残疾人统计数据”。【总结】“人口数量大”和“人口素质不高”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两大特点。3、“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教学【展示】“预测我国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的资料。【提问】以上资料又是反映了什么问题?(答:“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总结】“人口老龄化加剧”是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又一个忧心的问题。那么,“人口老龄化”会带来什么影响呢?(社会保障问题,劳动力短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倡尊老爱老美德)【承转】大家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人口问题的两大特点是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还出现了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有人认为“人多好。人多力量大。”,也有人认为“人多不好。人多消耗的财富也多。”究竟“人多好”还是“人多不好”呢?现在,我们进入第二环节——“体验篇 人口警钟长鸣”。在课堂上举行一场简单的辩论赛,辩论的题目就是“人口”与“人手”(展示“辩题”与“规则”)开始准备。二、体验篇 人口警钟长鸣(体验问题)设计思想:初中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已经开始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而且,在课余时间里会因为某个问题而争论不休,通过不断的争论,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同时有利于调节学习气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争辩,使学生明确一个结论:“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人口发展应以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水到渠成。1、小小辩论赛【辩题】:观点一:人多力量大,干什么事都容易。观点二:人口越多,消耗的社会财富也越多。【规则】分组选择各自观点,请每个同学准备充足的论据来论证你方观点。双方轮流发言,无须举手。一 方在规定时间内无言以对,即告失败。【活动】“小小辩论赛”【总结】启示: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承接】而我国的人口国情就是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这种状况,肯定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你在生活中是否有深切的体会呢?2、七嘴八舌话影响【活动】学生自由发言,点击出示有关图片。【展示】人均资源表、漫画、交通、就业等一组图片。带来哪些负面影响?【总结】带来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导致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3、13亿的乘除法【承接】通过我们仔细分析人口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温家宝总理提出的“13亿的乘除法”就容易解答了。请大家来做做13亿的乘除法。(学生思考,回答)【总结】在乘法的括号中填上就业、交通、医疗卫生、住房等,在除法的括号中填上资源总量、国民生产总值、教育经费等。重视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因为我国人口已敲响警钟。【承接】现在举国上下早已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峻性。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我们进入第三环节,“探索篇 直面人口危机”三、实践篇 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 (课堂深化)设计思想:“体验篇 人口警钟长鸣”环节已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为了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设计了这个环节;同时,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对以下内容——“人口问题带来的压力及其对策”进行深入的实践和探讨,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意义重大。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注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特点,从易到难,“跳一跳,摘桃子”。【提问】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展示】计划生育宣传画 (答: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宣传计划生育的标语。【总结】那么,你能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做些什么呢?【承接】说得好!宣传人口国策,好好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非常重要。大家的想法与北大教授不谋而合。【总结】最近北大教授孔寒冰撰文指出------(展示材料) 当前中国的人口问题,除了人口数量大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人口结构问题(人口的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就业问题、人口的综合素质等),其中尤以人口的综合素质最为关键。人口的综合素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口的身体素质,二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三是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21世纪的栋梁之才,为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应该积极锻炼身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使命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做一名无愧于时代的新青年。这是今天老师带给你们的赠言,以共勉。【结束语】提高自身素质,解决人口问题,任重而道远!请全体起立,举起右拳,发出庄严的青春誓言。(班长领读)【作业布置】小组合作,收集我国人口方面的资料,出一期板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