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上学期]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编写特点
1.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
2.先世界,后中国(在讲世界的时候,一方面侧重交待一些基本的概念,另一方面侧重一些全球性的问题)
3.以世界为背景,在世界的背景下,突出中国的问题
4.把问题和对策分开
5. 专题探究活动的内容,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反映国家大型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三北防护林
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 了解当今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主动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主题解读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既是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全球性问题,又是反映我国基本国情的突出问题;既是源于历史与地域关系的发展问题,又是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既是国家和社会面对的挑战,又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因此,只有了解当今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懂得三者协调发展的道理,才能主动关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在个人生活中自觉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三条主线
世界和中国的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世界及中国的资源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世界和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三大板块
世界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正确处理PRED的关系,实现人口、资源、
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单元结构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
第一课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一道难解的题:PRED的关系问题
行进中的世界人口列车
资源出现短缺
失去平衡的环境
第二课、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中国的人口状况和问题
中国的资源状况和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
人口警钟须长鸣
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
环境亮起“黄牌”
人口多
老龄化
素质低
总量大
开发程度利用率低
人均少
第三课 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
如何协调PRED之间的关系
环境治理
计划生育
如何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应对资源危机
重建我们的家园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资源的开源节流
课程标准解读
2-1 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
2-2 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3 了解世界和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国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2-4 描述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说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意义。
2-5 了解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知道问题的解决需要自身努力以及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2-6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教材处理建议
1、巧用、活用教材中的图片,用直观形象的材料,促进学生的理性认识。
2、注重挖掘乡土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和延伸。
3、本单元脉络清晰,既可按照教材的逻辑进行教学,也可打破教材结构,按照三条主线进行授课。
教法、学法建议
1、正确处理“课文”与“专题探究”的关系。
2、注重生活、注重实践、注重体验。
3、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4、重视笔头训练,培养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
一道难解的题
98洪水
人口急速增长
土地压力加大
围湖垦田
湖泊调蓄能力下降
洪水灾害
PRED的概念及其主要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历史与现实中感悟
从历史记载中证(PRED关系的演变)
辩 论
(进一步认识PRED关系)
从现实中感悟
塔里木河的治理
行进中的世界人口列车
人口增长带来的系列问题
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
人口在PRED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世界主要的人口问题
怎样看待人口和人口问题
印度
(人口增长过快)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
问题
地球上能养活多少人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
日本
(人口增长过慢)
资源出现短缺
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人口在PRED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资源短缺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自然资源与我们
关注资源枯竭问题
(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关系)
从身边的生活谈起
(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消耗的过程)
资源短缺
失去平衡的环境
环境的概念
不同时代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突出工业化时期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产生
关注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世界各地的关切
世界重大环境问题
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可能影响
(农业、沿海地区)
教学评价建议
1、本单元重点关注学生能否简单分析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各自特点,以及四者间的相互联系;能否利用具体事例分别说明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表达对世界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忧患意识。
2、本单元涉及到的数据、案例较多,但在评价时,并不要求学生记住这些数据或具体的案例,而应重点评价学生能否从具体案例和资料中,分析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基本国情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能否树立忧患意识。
教学评价建议
3、本单元涉及到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种种措施,在评价时不要要求学生从技术上把握这些具体的措施,只要他们能从集体问题出发,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直到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并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