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二单元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第三课 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课时:4课时课程标准: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描述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说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意义;了解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知道问题的解决需要自身努力以及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教材分析:本课在第二课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具体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一一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材采取由分到总的方式,先分别介绍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然后综合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主要围绕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展开。人口问题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它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要综合地、全方位地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教材首先通过一则新闻报道,引入计划生育政策这一主题。然后,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阐述了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及其意义。最后,列举了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成就,进一步论证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性。“应对资源危机”──主要讨论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教材首先提出了要全方位解决资源问题。接着,从“开源”和“节流”两个大的方面,探寻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途径。除此之外,还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提出了资源空间调配的措施。最后,针对当前的现实,提出了立法的重要性。“重建我们的家园”──主要讨论防治和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环境保护是关系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教材首先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及其主要方针。随后,从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两个方面,列举了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及其成果。最后,提出了环境保护任务的长期性与持久性,并呼吁所有人的共同参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材首先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恶化,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在国际社会的号召下,我国也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运用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解决资源危机的措施;列举身边的实例或相关资料,说明国家为解决环境问题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态度与方法目标:运用相关图表、数据等资料,感受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就;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学重点:如何解决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难点: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导入 提问:我国的人口国情及人口的基本国策 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实行计划生育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8第一、二段提问: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提问: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目的 说明:婚姻法规定:女年满20周岁、男年满22周岁可以结婚;女方年满23周岁、男方年满25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夫妇达到晚婚年龄结婚后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0阅读卡, 讨论 回答:内容(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的成就 出示材料:1989年4月11日,“11亿人口日”;1995年2月15日,“12亿人口日”;2005年1月6日,“13亿人口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9图2-22、图2-23 说明:我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转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9图2-24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0阅读卡说说计划剩余政策对社会其他方面的积极贡献 合作探究:计划生育与生活质量的关系①相互交流家庭的生活条件及自己的消费支出;②算一算,自己的消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百分比;③如果还有兄弟姐妹的话,子女的消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会有什么变化?这对你的家庭消费会产生哪些影响?④对国家而言,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如果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水平会有什么变化?⑤简要说明计划生育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途径,不仅要从人口本身入手,更需要从“发展”的过程中去寻找,经济发展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因素,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 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回答: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出生率和妇女生育率持续下降 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回答:我国成人文盲率的下降和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的增加,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提高了人口的素质。 讨论、回答:人们的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婴儿死亡率越来越低、贫困人口越来越少、人均拥有病床位数的提高等等 讨论、回答:③在经济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家里的子女越多,个人的消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会减少,整个家庭的生活消费支出会上涨;④人口越多,整个国家的消费支出将增加,但个人的平均消费水平会降低;⑤布置作业 作业本教材P70活动内容 完成练习第二课时 应对资源危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导入 我国的资源问题 回顾旧知识 开源节流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1第二、三段说明:在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过程中,科学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2阅读卡思考:①摆脱水资源危,为什么首先把目光放在发展节水农业上?②发展节水农业有什么意义? 理解“开源”、“节流”的含义举例说明:资源的替代、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资源的回收利用、扩大资源二次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讨论、回答:①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生产用水的比重很大,而且农业用水中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②发展节水农业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危机,而且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地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说明:“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展示《中国水系分布图》提问:我国天然水系的分布有何特点?出示材料:我国长江及其以南地区集中分布着81%的水资源,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的37%,土地占45%,而平均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2,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作用 提问:“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平衡,请你为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平衡想想办法。 回顾我国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平衡 回答: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讨论、回答: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都联系起来了,形成了“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利用黄河贯穿我国西部和东部的天然优势,通过黄河对水量重新调配,可协调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关系,达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优化配置目标。 回答:修建水利工程、水库设施建设加强立法 说明:把资源保护纳入法制的轨道上来 说说你知道的保护资源的法规我们都来做节水标兵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3阅读卡提提节水的建议 讨论、回答:保护水源,不把垃圾倒入江河湖泊里布置作业 作业本教材P73活动内容 完成练习 第三课时 重建我们的家园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导入 我国的环境问题 回顾旧知识 生态环境建设 说明: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4第一段提问:我国保护环境的方针说明:保护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提问:我国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4第二段提问: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5阅读卡说明:“三北”防护林工程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提问:①“三北”防护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生态环境有什么特点?②我国冬季风的风向是怎样的?这种气候特点会给北京带来哪些影响?③“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对北京沙尘暴的改善有什么作用? 回答: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绝不能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回答: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回答:①开展防护林工程建设;②防治荒漠化,开展治沙工作;③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退耕还牧等。环境污染治理 提问: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4第三段、P76阅读卡 回答: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拟写发言稿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6阅读卡提问:你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谈谈这样做的意义? 讨论、回答布置作业 作业本教材P76活动内容 完成练习 第四课时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 说说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说明:基本国情决定基本国策说说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 回顾旧知识 讨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原则 说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7第二、三段说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和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说明:1994年中国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说明: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 回答: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要求(责任感强、道德水准高);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公共性)。理解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含义。 家乡的可持续发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8、79的阅读卡提问:①说说他们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考虑;②请你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几点建议。 提问:结合本地实际,请你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讨论、回答:①环保局的专家、农民和果农主要是从环境方面考虑的;矿产投资商和矿厂厂长、矿上工人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考虑的;村长和村里的长者是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综合考虑的;②矿厂可以拿出一部分钱购买一些环保设施,地方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布置作业 作业本教材P79活动内容 完成练习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