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过关任务(一) 家长签字: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1、以抽水风车,郁金香,奶酪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该国也是典型的通过填海造陆来扩大国土面积的国家。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3、巴西人爱踢足球,跳桑巴舞;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因纽特人冰上钓鱼、住冰屋;西班牙的斗牛比赛;美国NBA篮球队的命名等都反映了地理与风土人情的关系。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2、每幅完整的地图上都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3、地平面上有东、南、西、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共八个方向。(见右图)4、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正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5、在野外,我们可以通过指南针、北极星、太阳、河流、手表、树冠、树桩年轮等来判断方向。6、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简略,选用比例尺越小。 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学校地图),内容就越详细,选用比例尺越大。 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数字式(1:100000)、线段式( 0 1千米)。 6、常用图例和注记:过关任务(二) 家长签字: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1、①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②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例有: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登高望远、月食等3、地球有多大: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4、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即最长的纬线,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5、纬线和经线 纬线 经线定义 与地轴垂直相交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是垂直相交的半圆 特点 形状 圆圈(在南北两极缩小为一点即南极点和北极点) 半圆 长度 赤道最长,越往两极越短 全部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平行 所有经线相交于两极 0?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度数 0?—90? 0?—180? 代码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地轴:地球自转轴。 北极:地轴最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地轴最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0?经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判断东西经:度数向东逐渐增大的是东经(东大东经),度数向西逐渐增大的是西经(西大西经)。判断南北纬:度数往北逐渐增大的是北纬(北大北纬),度数往南逐渐增大的是南纬(南大南纬)。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赤道以南的半球为南半球,赤道以北的半球为北半球。6、低纬度是指纬度0°~30°,中纬度是指纬度30°~60°,高纬度是指纬度60°~90°。7、一个经线圈由2条经线组成,它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如50°E和130°W能组成经线圈。8、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20°W,160°E20 ?W以东到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以东为西半球。(如下图所示)180° 20°W 0° 160°E 180° 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9、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横纬竖经)。(在左下图度数后标上相应字母并判断右下图四点所属的半球位置)地球的运动 围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地球的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昼夜更替、地方时间不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地球的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极昼极夜现象、地球五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10、1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转。(北逆南顺)过关任务(三) 家长签字: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1、全球的海洋面积约占70.8%,陆地约占29.2%,所以人们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来说明海陆面积的比例。2、有人把地球称为“水球”,其依据是什么?是因为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的缘故。3、地球上东、西、南、北四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4、①从海陆分布看,南极附近以陆地(南极洲)为主,北极附近以海洋(北冰洋)为主。 ②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5、概念:大陆指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大洲是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合称。6、七大洲:①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E南极洲、F欧洲、G大洋洲【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由大到小)的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②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亚洲和太平洋。③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7、四大洋: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是太平洋;最浅、最小、最冷的大洋是北冰洋。②第二大洋是大西洋,呈“S”形; 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8、大洲之间的界线: ①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乌乌里大黑土)。 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③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沟通了大西洋(东侧)和太平洋(西侧))。④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白令海峡 ⑤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9、看图回答:(1)赤道穿过的洲有②南美洲、③非洲、⑤亚洲、⑥大洋州(2)赤道穿过的大陆是②南美洲大陆、③非洲大陆(3)太平洋沿岸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⑤亚洲⑥大洋州⑦南极洲大西洋沿岸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③非洲④欧洲⑦南极洲(4)南极洲沿岸的大洋有B大西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5)主要位于西半球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过关任务(四) 家长签字: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1、人们通常把陆地上的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2、陆地上的山脉主要有两大山脉带:一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如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如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山脉一般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3、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位于非洲;②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③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④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⑤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4、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山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5、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五部分。学看等高线地形图1、概念:等高线:指的是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2、高度的表示方法有相对高度和海拔高度两种,其中海拔指的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一般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大小。3、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单位为米,数值越大,即海拔越高。4、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区别: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平缓,等高线稠密的地方表示坡度陡峭。5、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等地形的等高线表示方法(见下图)。①鞍部:两个山顶之间低洼的部分③山顶:等高线呈闭合状且数值往里增大(注意与盆地地形④的区别:盆地地形等高线数值往里减小) ⑥陡崖:等高线重合或相交的地方⑤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地方(凸低为脊) ②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地方(凸高为谷)6、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山脊往往成为河流的分水岭。登山、修路一般选择等高线稀疏的一侧,是因为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陡崖下不适宜搭建帐篷,但适宜开展攀岩运动及观看瀑布景观。观看日出要选择地势较高的山顶。要开发较为刺激的漂流,应选择流经等高线密集处的河流,是因为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水流急。7、夏季暴雨时,山谷处容易引发山洪和泥石流,逃生时要选择与山洪或泥石流流向垂直的方向跑。过关任务(五) 家长签字: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四节 海陆变迁1、 地球表面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①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曾经这里是海洋 。 ②我国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河道及森林遗迹:说明曾经这里是陆地。2、 大陆漂移假说: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3、板块构造学说:①全球主要由六大板块组成即A亚欧板块、B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E太平洋板块和F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注: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②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③证据:a 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是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继续碰撞挤压。 b 红海和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是因为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地张裂拉伸。 c 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4、火山和地震: ①地球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②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典型国家:印度尼西亚、日本) ③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处在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日本处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震多发。过关任务(六) 家长签字: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在1800年以前,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以后,世界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到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70亿。2、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不断降低。3、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4、①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②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非洲,最低的大洲是欧洲。5、世界人口绝大部分住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带。 (1)其中亚洲①东部和②南部、欧洲③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④⑤东部为人口最为稠密区。(见下图) (2)原因是这些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开发历史早等。6、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A)人口稀疏的原因:位于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具体位置见上图)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B)人口稀疏的原因:沙漠广布,气候干旱。(具体位置见上图) 我国的青藏高原(C)人口稀疏的原因:海拔高(地势高),气温低,气候恶劣。(具体位置见上图) 北冰洋沿岸(D)人口稀疏的原因:纬度高,气温低,气候严寒。(具体位置见上图)7、人口稀少的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 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单位是人/平方千米。计算公式: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9、世界人口问题: ①人口过多出现的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加剧 ②人口过少出现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养老负担加重10、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过关任务(七) 家长签字: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1、根据人类的体质特征,分为三个主要人种: ①黄色人种分布:主要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还有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②白色人种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③黑色人种分布:非洲的中部和南部。2、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是肤色,但不是唯一依据。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2、拉丁美洲地区(即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巴西通用葡萄牙语,其他多数国家为西班牙语。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3、世界三大宗教:①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筑为教堂。②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典型建筑为清真寺。③佛教:世界第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典型建筑为寺庙。佛教对我国影响最大。4、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5、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6、聚落的分布特点一般有:①沿河流分布 ②沿公路、铁路分布 ③沿海分布。7、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问题。8、寒冷地区房屋的特点:墙厚,窗小——为了防寒保暖。屋顶高耸——有利于排雪。湿热地区房屋的特点:墙薄,门窗大——为了通风散热。屋顶较尖,多为斜顶——有利于排水。9、民居的特色一般与当地的气候有关。东南亚的“高脚屋”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北非民居与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有关。10、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讲英语——主要信奉基督教——教堂(尖顶+十字架) 西亚、北非——主要为白色人种——大多讲阿拉伯语——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清真寺(圆顶+星月)过关任务(八) 家长签字: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1、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概念 特点 天气 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多变气候 某个地方多年(长时间)的天气平均状况。 相对稳定2、今天风和日丽、昨天暴风骤雨、阴转多云等都体现了短时间,多变性,所以是天气;昆明四季如春、娄底夏季高温多雨等体现的是长时间,稳定性,因此是气候。3、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区,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4、空气污染指数反映了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被污染的越严重。5、常见的天气符号:(见教材P68,尤其注意多云与阴天、扬尘与沙尘暴的区别)。6、人类要根据天气情况来正确的开展生产生活,比如台风等天气不能出海捕鱼,沙尘暴等天气不适合户外体育活动,霜冻等天气不能插秧(水稻)等。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1、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气温的单位是摄氏度(℃),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mm)。2、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等温线大致和纬线平行,南北半球的等温线更平直的是南半球,原因南半球海洋面积更广阔。 ②世界气温由赤道(低纬度)地区向两极(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说明纬度因素影响气温。) ③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低;冬季海洋高,陆地气温低。(说明海陆因素影响气温。) ④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说明地形地势因素影响气温。)4、全世界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5、 ①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以下示意图要牢记) ②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其降水类型属于地形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7、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由赤道向两极,总的趋势是降水量逐渐减少)。②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③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的西岸降水少。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8、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过关任务(九) 家长签字: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人类活动。2、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①太阳高度指的是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夹角。 ②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就越强,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就越弱。 ③夏季气温高的原因:因为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地面得到的热量多。 冬季气温低的原因:因为冬季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地面得到的热量少。3、地球的运动与气候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使得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有规律的只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②地球在公转的不同位置,受太阳辐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因而形成了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2月)四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③牢记地球公转示意图(见下图)A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等长(平分)。B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C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上,此时昼夜等长(平分)。D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④一年内,太阳只能直射一次的地方在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上,能直射两次的地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4、海陆分布与气候①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低;冬季海洋高,陆地气温低。②一般而言,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5、地形地势与气候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6、人类活动与气候①温室效应:全球的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②热岛效应指的是在城市,城市中心的气温比郊区高。7、判断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①天津的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海陆因素。②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地势。③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地形地势。④赤道终年炎热,南极洲终年冰雪覆盖:纬度因素。过关任务(十) 家长签字: 地球上的五带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否有太阳直射现象,将地球表面分为五带。2、牢记五带示意图(1)五带的名称:A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B北温带、D南温带:没有阳光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C北寒带 、E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2)图中数字代表的纬线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纬度: ①北极圈 、66.5°N ②北回归线 、23.5°N ③南回归线、23.5°S ④南极圈 、66.5°S (3)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热带(A)(不包括南北回归线)。(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北温带(B)和南温带(D)。(5)夏至时,有极昼现象的是北寒带(C),有极夜现象的是南寒带(E)。(6)地球五带的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线。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㈠根据气温月份分配判定所在半球:若最高温出现在7、8月,最低温出现在1、2月,可判定为北半球;若最高温出现在1、2月,最低温出现在7、8月,则判定为南半球。㈡根据气温数值判定气候带:(以温定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寒带气温指标 最冷月气温 最冷月气温 最冷月气温<0℃ 最热月气温 >15℃ 0℃~15℃ 最热月气温>15℃ <10℃㈢、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以水定型)降水类型 全 年 降 水 特 点 气 候 类 型全年多雨型 >2000mm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少雨型 <125mm 热带沙漠气候 夏季气温较高且季节变化很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少,全年低温 极地气候全年均匀型 全年各月降水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多雨型 降水集中于夏季 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冬季多雨型 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过(注:季风气候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业生产,但降水季节变化大,也容易导致干旱和洪涝灾害。)关任务(十一) 家长签字: 2、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见下图)1)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大)、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亚洲的马来群岛等地。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非洲草原上常见的动物有狮子,猎豹,斑马,角马等,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春夏季迁往赤道以北的草原,秋冬季迁往赤道以南的草原。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少雨。2)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地区。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物叶片常常生成厚厚的蜡质层,目的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油橄榄、葡萄、柑橘是该气候中最常见的农作物。3)温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偏北部位(中国的东北部地区、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气候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该气候中受降水量多少的影响,植被类型呈现从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变化。)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气候特征:全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4)寒带气候类型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在北半球有两种寒带气候类型:一是苔原气候,二是冰原气候。南极洲属于典型的冰原气候。苔原气候区的特征: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冰原气候区的特征:终年严寒,降水稀少。5)高山高原气候在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分布有高山高原气候,这是由于海拔高形成的。其主要特点:以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特色。(如:一山有四季) 3. 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气候类型呈狭长分布的原因:受山脉的阻挡。4.主要气候类型降水量与气温曲线示意图(学会用气象资料图定气候类型以及判断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全年高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夏季高温少雨, (全年温和湿润 ) (夏季高温多雨, (冬冷夏热,冬季温和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 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较少)过关任务(十二) 家长签字: 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1、目前全世界有 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70多亿。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 ,其次是加拿大、中国 、美国,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3、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中国,其次是印度。中国人口世界第一位,面积世界第三位。4、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美国等是发达国家。5、从政治制度,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6、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大多数位于北半球;目前,位于南半球的发达国家只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7、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南美洲,大多位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8、在国际上,南北差距指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的差别,南北对话指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说明“南”代表发展中国家,“北”代表发达国家。)9、“金砖五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金砖国家(BRICS),由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 (?https:?/??/?baike.so.com?/?doc?/?1889706-1999391.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India)、中国 (?https:?/??/?baike.so.com?/?doc?/?1279856-24188840.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 (?https:?/??/?baike.so.com?/?doc?/?5736755-5949501.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组成,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 (?https:?/??/?baike.so.com?/?doc?/?6949088-7171489.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砖的复数形式(Bricks)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金砖五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10、根本上影响国际社会安定和人民和平生活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11、世界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英文简称为UN。总部设在美国纽约12、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简称是WTO。13、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4、汽车、电脑等的制造,零部件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体现的是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15、记住下列图标 欧盟 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WTO) 红十字会东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奥林匹克运动会CB东半球西半球④DCBA 锋面雨地形雨ADBADCA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