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律为准绳[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以法律为准绳[上学期]

资源简介

26、 以法律为准绳
教学目的
1、比较历史与现实中反映人治与法治的具体现象,说明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
2、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人治和法治的特点,知道实施人治或法治的不同后果,从中领悟依法治国的道理,体会法治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
3、自学树立守法意识,认识到自由只是在守法范围内的自由。
教学重点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
教学难点
人治和法治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提问:“在现代生活中,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电视上很多频道都开设了有关法治的栏目,‘依法治国’的字眼经常见诸报端,大家能不能凭感觉说说,法治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简单归纳,然后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生活在法治社会的教学
建议教师在完成活动中的问题前,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逐一进行介绍。可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基本常识,思考以下问题。
○ 有法可依的‘法’是指什么法?”(指宪法和法律。)
○ 我们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是由谁来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据人民的意志制定的。)
○ 除了宪法,你还知道哪些在我们生活中要遵守的法律?(劳动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多发言。)
○ 除了财政部,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行政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又是哪一个?(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国务院辖属的国家各个部委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属于国家的行政机关。)
在讲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对一些重大案件的审理和审判来具体讲授。如,近年来查处的高级官员腐败案、特大走私案、特大黑社会团伙犯罪案等等。
【活动答案】
○ 图3-20表现的是我国的立法机关根据人民的意志制定法律,以便有法可依;图3-21、图3-22是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严格执法的场面,图3-23表现的是我国司法机关。在法治国家中,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在治理国家的实践当中,必须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依法行使权力。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严格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规范地进行;司法机关要做到违法必究,确保司法公正、监督有力。图示还突出了宪法和法律规定了政府的权力以及公民的权利。其中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政府的权力都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政府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依法行政;另一方面,公民的一切权利受宪法和法律保护,同时也意味着,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都说明在法治国家中,法律是最大的权威,也是运用权力的依据和准绳。
○ 引导学生既可以举正面的例子,也可以举反面的例子,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即可。以“有法可依”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出现,一旦立法滞后,没有相应的法律,就难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随着网络的发展,虚拟财产出现,如果不及时立法,围绕虚拟财产而产生的纠纷就难以解决。
2.生活在“人治”社会的教学
有条件的地方,可播放反映法国大革命时期路易十四“人治”的影视片段,使学生对其“人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然后,让学生回顾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来加深对路易十四“朕即国家”的认识, 从革命前后的变化来了解人治社会的特点。(可以引用的相关材料,比如,1789年法国大革命赢得了普遍的欢迎,有的史学家称法国大革命是“法律的来临”,又有学者称,“巴士底狱是权力不受法律控制的象征,它被攻陷的事实则意味着早已存在于英国的法治进入了欧洲其他国家”,等等。)由此可以引导学生得出人治国家的一些特点:如权力不受法律控制,以言代法等等。
【活动答案】
○ 在人治社会里,谁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谁就说了算。
○ 中外历史上人治的例子都可以举,既可以举具体的事件,也可以举制度方面的例子。比如,中国古代专制社会中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是确定自己的儿子为继任者,而不是像现代民主社会这样,国家的领导人由选举产生。特权大于法的例子,比如,战国时期秦国商鞅用法很严格,太子犯法,商鞅顾虑太子将来要继承王位,不可以用刑,所以不得已只好让太子的老师替太子受刑。情大于法也是人治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如后周周世宗的父亲柴守礼杀人,周世宗明明知道,却不过问。
3. 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治与法治的教学建议
首先,让学生归纳人治与法治的表现,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人治与法治的不同后果,从表现与后果两方面来认识人治与法治的区别(法治与人治:划分二者的最根本标志是看在法律与个人的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的权威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价值评价。
然后,教师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对法治与人治的区别进行归纳总结。
法 治 人 治
基础 建立在的基础上,可以使国家的决策更好地体现民意,有效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建立在个人专断与独裁的基础上,是与落后的农业和的工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治国方式,是专制主义的表现
特点 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 随意性、多变性,造成社会不稳定
体现原则 体现平等原则,可以克服人治造成的等级与特权 体现等级与特权的原则
【活动答案】
○ 人治的表现还有:轻视法律;政治制度上实行的是专制制度;有法不依;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搞一言堂;任人唯亲,朝令夕改,大搞裙带关系等等。
○ 法治的表现还有:宪法和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政治制度上实行的是民主制;各级政府官员都要依法行政;民告官有法律可循;个人有可能十分肯定地预见到政府在某一情况下会怎样使用它的强制权力和根据对此的了解计划他自己的个人事务,等等。
板书设计
人治和法治
人治的根本特点:以言代法、以权代法
法治的根本特点:以法律为准绳
我国法律
法律体系
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
教学后记
“现实生活中的人治与法治”是让学生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来归纳人治与法治的表现,进而认识人治与法治的区别,了解它们的不同后果,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同时也是通过本课时的教学让学生明白我们的民主和自由是在遵守宪法和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